(第三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網路世界與春劫特質的表裡應證
發表人:金城(緒訊)
靜宜大學教師/天帝教開導師
摘 要
網路世代的來勢洶洶,一如春劫的生機四伏、危機處處,任誰也擋不住這股末世狂潮。人類文明的藤蔓在廿一世紀的此刻,以超越以往百倍的速度在人類的世界裡竄敪,地理的隔閡被打破了,傳統的價值被質疑了,倫理的規範被顛覆了,上帝的信仰被動搖了,這在在的透顯著「春劫已至、存亡當下」的時刻終於來臨。本文以一個科技研究者的省思,與一個天帝教神職人員的情懷,對網路文明的建構式毀滅(Consturctive Destruction)與紅后法則(The Red Queen Rule),以「反應元」的價值系統與詼諧調侃的語句,作次利弊交叉的探索,以解除唯物與唯心之間的彼此矛盾,嘗試以「心物合一」的圓融觀點,提出當以怎樣的寬容心態,來面對網路世界與春劫「生機、危機、轉機」一一呼應的當下處境。
網路世界與春劫特質的表裡應證
金緒訊
本 文
在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裡,首先是由三百萬年前的類人猿站立肇始,突破了手腳四肢的先天限制;至一百五十萬年前開始新石器改進,開始了工具的使用概念;到五十萬年前瞭解火的運用,以石器陶器延展了生活的便利。緊接著開始了文明性的大躍進。在五千年前有了語言的溝通能力之後創造了文字,而開始能精準的描述與傳承經驗,迅速有效的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此突進式的進步,脫離了一般動物的進化法則,展現了地球上其餘生物,所無法比擬的「文明躍進」模式,大步甩脫了耗時萬年方能逐緩進行的DNA「物種進化」模式。此一本質上的進化突破,一舉扭轉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劣勢。讓人類這種地球生物,能以如許嬴弱的身軀,透過刀槍對抗虎獅;能以如許沒有效率的消化器官,透過農牧得以溫飽;能以如許沒有禦寒保暖能力的皮膚,透過皮裘度過寒冬;能以如許不利於繁衍的十餘載幼童期,透過婚姻綿延子孫。輾轉通過了殘酷無情的演化過程,與大型哺乳類動種的競爭勝利,而生存壯大至今日,不再受獵食獸的威脅,反已狩獵為樂;更為了糧食供給而燒林墾荒;藉著行動工具之便而移民漫擴;主宰著地球上的絕大資源。這在在都是靠著「知識力量」向自然奮鬥,而扭轉乾坤的。非若此等文明的躍進,人類早已滅絕。即便苟存於世,亦不過是一類體力較差的無毛猩猩而已。畢竟人類與近親黑猩猩之間的DNA差異僅有百分之一點六而已。
而網路的蓬勃發展與迅速普及,更象徵著人類的再一次的文明躍進。至今雖僅數年的推廣,但網際網路的觸角,已經在技術上由電話撥接,而至寬頻專線,正如火如荼的搶入社會與家庭的各個角落。影響著成人的工作方式,青年的學習方式,乃至孩童的遊戲方式。網路科技正挾著龐大的商業利益,在政府政策與財團投入的前導推瀾之下,以強大的風潮與跨越年齡的滲透力,一波波的推向所有熱衷於競爭優勢的團體與個人。科技革命的旗幟,大纛向前,向世人展現著網路世界的影響深透、無遠弗屆。
在網路文化的發展裡,最核心的首要特質就是「建構性的毀滅」。其意謂著任何一種創新的科技問世,都將伴隨著生活理念的更替,與毫不留情的顛覆傳統價值與市場生態。例如當年的PC(個人電腦)問世,快速的取代了傳統的大型電腦的主流地位;當簡易實用的避孕藥品普及社會各階層時,就產生了性的解放與婚姻制度的動搖;當ADSL的寬頻網路技術出現,立刻取代了MODEM的撥接網路市場;甚至eMail的普及運用,立刻使 FAX 的市場需求萎縮。
第二個特質就是「紅后法則」的絕對遵從。其藉著愛麗斯夢遊仙境裡兇殘的紅心皇后,來比喻生物之間互相掠奪的生存競爭,永不停止。一旦故步自封、停止進化,就被淘汰、注定滅絕。例如由細菌的致病,抗生素的抑菌,到細菌的抗藥性,抗生素的再研發;由電腦病毒的出現,防毒軟體的普及,到電腦病毒的再進化,防毒軟體的再出發;這在在的不斷應證生物世界與網路世界的競爭生態裡,唯有日夜不斷進化的往前邁進,才能生存於世的殘忍事實。這裡面沒有是非對錯,只有你死我活。
原本科技的發展,在人類的事界裡,是偶發與緩慢的。就如中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紙張、火藥、印刷術」都是在千年的歷史中,偶然的被發明出來,而每一項成就,也都都展現過「建構性毀滅」,例如紙張取代了竹簡絹帛,印刷技術取代了謄寫工作等,都是確確鑿鑿的歷史事實。網路時代裡,由於知識經濟的興起,展現出「報酬遞增、大者橫大」與「全球、無形、關連」的三大成功要素。致使全世界的財閥均以大規模的投資,來豢養數以萬計的高等腦力人才,組成專業的科技研發團隊,日以繼夜的研究可以申請專利、提出著作權與獨占市場的新高科技產品。因此3G手機、掌上型電腦、電腦遊樂器、藍牙無線通訊…等新技術與新產品,以日新月異的態勢,源源不斷的在市場與各種傳媒上推出,強烈的吸引著渴望新科技產品的e世代心靈,與挖空e世代群族的荷包。
人類文明在過往的短短五十年中,由原子彈的研究而跨進次微米與奈米的應用領域。這種以快速致富為號召,誘惑所有人類的科技菁英,全力投入高新技術研發的智慧形產業,正以愈演愈烈的研發速度,不斷的挑戰過去,迎向未來。恰似人造海嘯般的對e世代撲天蓋地的襲來,一波波的擊倒傳統中的事事物物。僅短短數十年的文明進展,幾乎超越數十萬年的人類進化總和。以中道的立場來說,這是一種對生態平衡的耗損甚至迫害,使得原本可以亙古恆常的地球系統,隨著人類的慾望而流向必然潰滅的不歸路。人類已然的成為了地球生命的癌細胞,正以毫不停歇的科技擴張,肆意掠奪著萬生萬靈的生存空間,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恣意的帶往毀滅的終點。毀他者必自毀亡、不惜福則福報盡。無窮無盡的貪婪與擴張,正是人類與癌細胞都有的共同生命特徵。
隨著網路藤蔓的生展,在地球上產生了一次無形無影的基因突變,新的e世代人類迅速的出現了。他們的習性喜歡熱鬧八卦,心靈上卻孤獨疏離;他們的有強烈的族群特質,行為上卻絕對自我中心。他們貪慕虛榮的渴求成功,總夢幻著一夜成名,卻又無法吃苦耐勞與承擔重責大任;他們不屑於傳統束縛亟欲脫離,但又對父母的依賴慎重索求無度;他們在口語閒聊間似乎無所不知,但在文字雕琢的能力上卻淺薄粗陋;他們在媒體上熱中參與吸收甚多,但在學問上卻懶得用功懂得甚少。簡而言之e 世代的穩定特性,幾乎是熱力學的公理證明「最低能量(熵)、最大亂度(熵)」的真實寫照。
當然,利弊得失總是同時存在,年輕的e世代也有許多過往人類所沒有的優點出現。首先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超過既往,與老一輩的學習意願與成效比起來,的確要出色的太多太多,尤其是在電腦網路這類數位工具的學習使用上,更是突破以往的書本閱讀形式,以聲光多媒體的網際網路,瞬間穿透時空的限制,跨越洲洋取得第一手的資料,進行著立即而有效的知識建構,這對過去的人類是無法想像的純熟科技應用能力。再者是水平思考,天馬行空的創新能力,完全不受束縛,因此年輕的e時代,作風大膽突破以往的保守攀籬,展現了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多元化的社會價值,無顧旁人的自我實踐,與不拘形式的邁向成功。種種形式的打破傳統,讓人類的價值系統完全的解構,重新的走入了一種類似奈米結構的完全解放之中。
這種超自由度所帶來的人性改變,是物理性與化學性一體俱呈的。一如黃金變成了奈米分子,呈現的是不再是亮麗金屬的金光閃閃,而是敏感試劑的血紅片片。新生的e世代人類,不再背負傳統的倫理包袱,不再尊崇道德與學識上的權威,不再耗費時日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他們一生都僅追逐「眼前的、感官的、易行的、可及的」權勢名利與情慾刺激。由傳統的角度上看,這種順水奔流的人性是墮落,與背棄上帝的;但由自然的角度來想,這種效法萬物的本性是昇華,是回歸根源的。畢竟過往所謂的美好人性,其實是包裹了一個反熵的「神性」在性靈裡,讓人類學習與接受超越獸性的道德律,在驅除體內陰濕寒重的電子同時,更需耗盡一生的歲月,修持向善與不斷提升性靈和子的能量,以達保守心神合一的奮鬥過程。這與保持一滴墨水的型態在海中,是一樣的困難。畢竟「順生成人,逆修成聖」,維持極高的和子能量與維持內聚的精氣神不漏散,都需要對抗整體環境的低焓與順熵,拚命奮鬥至死。這種超越動物本能的人性修練,是種完美的神性追逐,本質上是違反自然的反熵作用,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偉大情操。
反之,讓人類回到動物獸性的本質裡,卻是再也穩定不過的容易事兒。餓了想吃,渴了要喝,睏了想睡,見了想要,發情想交。這都是上帝在創造地球萬物的同時,就已經給了人類的核心訊息指令,牢牢的嵌入在人類的 DNA 裡,任憑文明躍進,任憑科技革命,人類這部身軀,還是沒能掙脫上帝的原始設計。因此,讓人性回到最基礎的原點上,也就變得最容易理解,與最容易操控了。看清了「名利權欲」的本質,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從來沒有在人性裡被遺漏一天過。而所謂e世代的新新人類,僅不過是大膽的承認了獸性才是人性的真實基礎,而道德意識與價值判準都是執政者透過教育機器運作,加諸於後天的行為準則,為的是方便控制人民的行為,維持政權的穩定性罷了!況且若以衛道之士的道德律條,對e世代人類的性愛追逐、咨意放浪的程度加以批判,那再怎麼危言聳聽的社會頭條,也不及歷史裡的多數皇帝花樣的一半之多啊!所以,當眾人謾罵著猴腦鴨掌的老饕與象牙犀角的盜獵者同時,若想一想過往的歷史裡那些「乾旱千里、易子而食」怵目驚心的真實記載,也就不知道吃人行為的殘忍荒謬,能否脫離獸性發作泯滅人性的合理解釋了。
另一則e世代的現象,是傳統婚姻制度的鬆動,這好似對基督教文明肆虐得逞的一大諷刺,更是多數人類經不起誘惑試驗的一個統計事實。畢竟生物世界的自然鐵律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動物有配偶的習性,卻沒有婚姻的制度,而現今多數國家所採行的一夫一妻制,是基督教文明藉著上帝真理所宣告的一種公平創見。本意雖好,卻禁不起兩千年的文明考驗。況且人類活在地球上已經百萬年了,若當初不靠著野蠻的能耐、優勝劣敗、奪妻生子、強種強族,想必人類這個物種,早在發明工具與使用文字之前,就已經滅絕於世了。因此,由黑猩猩的行為觀察裡,可以肯定的推測,原始的人類社會裡,婚姻的制度絕不是一夫一妻的,因為那會造成人類物種的反淘汰,讓人類無法順利的走過品種改良的漫長 DNA進化旅程。若能順此思路延伸,則在避孕的技術普及與女性的經濟獨立此兩大條件成熟之下,婚姻的目的僅剩下「繁衍子孫」這個合法項目。若只想要享受性愛而又不願為人父母,此兩大過往的矛盾需求,可以透過現代的避孕方法而同時滿足。則年輕 e 世代人類的速戀上床與淡漠婚姻的普遍現象,也就脈絡清晰、毫無令人驚訝之處了。
以此而推論盛行現世的「網路援交」,則傳統道德中對貞操的期盼與束縛,更是顯得偽善自私而潰不成軍。當所有道德的約束都被網路世界狠很拋棄時,就能清晰的明瞭e世代新新人類的價值觀裡,沒有甚麼東西比眼前所能拿到的現實利益更重要。畢竟上帝與仙佛的審判在遙遠的死後;而金錢與享受的誘惑卻在此刻的眼前。反焓反熵的克己復禮、清心寡欲,那是相信仙道的修行者所倡導的高調,對活繃亂跳的e世代人類,並無法產生由衷嚮往的念頭,除了反焓反熵是件違反自然的累人事兒之外,上帝的審判與死後的輪迴,也無法確確鑿鑿的驗證是否存在。因而對活在當下的解釋變得直率,生命的真諦就是追逐快樂與逃避痛苦,最好能吃喝玩樂到爽死,簡而言之就是要活的痛快淋漓。這樣的態勢不僅在升斗小民的身上可見、在年輕學子的身上可見,甚至在國家元首的言行舉止上也可見典範。
以保守的心態來看,以上的行為態度非常危險,其實換個角度看穿了反倒十分安全。因為所有的人類能量都在「低焓順熵」的狂亂行為裡,消耗殆盡。在這樣的行為模式裡,人人必定自我中心,誰也不願關心別人,因此任憑誰有舌燦蓮花的本事,也別想靠著主義而煽動群眾賣命。希特勒、史大林、毛澤東這幫狂人,在今日的e世代社會裡,毫無成功的機會更無人崇拜。柏林的圍牆因此倒塌、俄國的共產主義因而崩潰,未來兩岸的敵對僵局也必然消失。想一想有兩個豆鑵,一個裝紅豆,一個裝綠豆,找個籮筐來把兩罐豆子往裡一到,搖晃幾下,就成了混和均勻的狀態,紅綠混雜分佈,再怎麼搖晃,也搖不出個紅綠各邊的名堂來。這就是低焓順熵的的熱力學定理。所以讓人類再自私、再膚淺、再墮落,也就是如今社會的這個模樣了,等充沛的能量耗盡之後,系統會越來越穩定,要再壞也壞不到哪兒去了啊!這不就是道家所謂的「聖人滅盡,大盜難存」的寫照嗎?而這兩三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不正像是一場青春期的勇猛躁進與狂亂不安嗎?等走過了春劫,步入康同之後,地球上一切過往因人類單獨採取文明進化,而所造成的自然戕害與掠奪紛亂,都將因e世代的來臨,而讓人類的進化能量快速耗盡而終歸平靜。有時想開了還真覺得這是上帝創造人類時,就留下來的「自我引爆、安全裝置」,嵌入在 DNA 裡,聽其自然運化,的確高明!
網路的世界,是極其合乎渾沌理論的。一如大同真經所謂的「二大聖善、曰易曰同」,在網路文化裡,強調的是「彼此認同、彼此尊重」。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最好與最壞是一樣的,都可以揚名立萬與垂範千里。因此知識的普及傳世與色情的氾濫猖獗都是一樣的能耐彰顯,沒有孰是孰非一興一落的道魔消長;而成功暴起與失敗暴落,也是一樣的泡沫與虛幻,沒有誰的機會比誰大或誰的機會小比誰小,大家各憑本事一爭長短。想一想這與向天奮鬥中「仙佛無法使人成為仙佛,仙佛也無法阻止人成為仙佛」的道理竟是一致不二的。
反之過往的道德規範裡,正邪不兩立,神佛不可欺,強調的是黑白分明的兩極對立,應元與反應元的兩個系統,化合成了一個彼此推動的太極圖,生生不息的運轉推動,時時刻刻的磨難著人間。這就是「行、清、平」的氣運裡,行劫與救劫互為消長,而上帝在兩個系統中調和平衡的救劫理論基礎。但「春、康、同」的運作方式,是否仍然會套用前述的模式,而陷入無法掙脫的劫難漩渦中呢?若根據網路世界的特質來進行推敲,肯定不會是推轉的鬆緊模式。而會採取整體解構,返本還原的渾沌模式,唯有如此,才能一舉化消對峙千年的高張態勢,而在迅速的耗盡人類能量後,將地球系統轉向新的「低焓順熵、隨遇平衡」。
其實看穿了,人類的突躍進化、地盤伸張,根本就是地球系統的禍亂根源。因為人類的舟車器械、槍砲藥物,使得絕大多數上帝所創造的地球生物已然滅絕,或幾近滅絕。這種以人類為宇宙中心,以人類為地球主宰的思潮,不但威脅著地球的存滅,更撼動著未來宇宙的和平基礎。若上帝是宇宙的主宰,是大公無私的的萬物創生者,哪裡會世世代代的寬容人類行徑之囂張與猖狂,屢犯屢懲的行劫措施,早已難挽回由於人類突躍進化而導致地球滅絕的最終命運,因此在毀棄地球與收返原人之前,上帝本著無上的慈悲,必然發動最後的一撥救劫行動,這就是春劫的到來,在亂序之中、更顯有序的「返本還原、歸於渾沌」。人類由上帝所創生,而 DNA 也早已在生命的起源,嵌入了真實的原始人性,網路的興起絕不是科技進展的一環巧合,而是上帝要打破僵化建制,重新挽救地球生態的必然手段!
在新的網路世代交替裡,新舊汰換的速度迅雷閃電,人人充滿著成功的希望,也同時充滿著失業的恐慌。屆齡退休的期盼,被隨時淘汰的壓力取代。百年老店的傳承,已成為子孫求新求變的最大考驗。偶像藝人的崛起,通常是名氣大於演技的包裝炒作。沒人用過的爛點子,不管能否成功,都得先請個專利,用來保護自己與折服別人。反正在網路的虛擬實境裡,真作假時真亦假,假作真時假亦真,3D的立體恐龍,仿真的新聞主播,透過了螢幕播出,誰也無法分辨真偽。快速的崛起,當下的殞落,已成為廿一世紀網路時代的成敗常理。一張樂透的幸運降臨,可以使得負債累累,開不了鍋的窮小子,轉眼瞬間成為人見人羨的億萬富翁。一場911的恐怖事件,兩架自殺飛機,可以使千名華爾街的股市菁英,剎那之間英年早逝,還留下數十億美金的經濟損傷。說穿了,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樣的怪事,因此活著一天就享受一天,似乎就是個最合乎投資報酬率的生活方式。畢竟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不玩白不玩、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就是個不吃虧的理兒嘛!人不能活的太較真兒,那太乏味也太不實際了。其實把這種「玩世不恭」的心態,仔細的品味起來,還真有點「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覺知,與做到「一切不想、不想一切」的豁達呢?
最後談一談面臨如潮湧來的網路世界,有甚麼能掌握的新轉機。對跨國企業而言這是個市場機制的興起,透過一個網路銷售的機制,可以廿四小時無遠弗屆的做到守株待兔的低成本銷售服務。對教育機構而言這是個走出教室、顛覆傳統的必然趨勢,透過寬頻網路的架設普及,人人都有機會獲得公平且良質的教育機會,山區、沙漠、荒島裡的兒童,可以透過互動式網路教學,而避免了文盲的不幸遭遇。對社會團體而言這是個小眾族群得以生存的絕佳模式,在過往的大數法則時代裡,少數團體是不被重視的,試想一般的普羅大眾,誰會對「賞鳥族」有太多的族群認同,而主動投入關切與熱情參與呢?但是在今日網路科技如許發達的環境裡,三五千個散落在全球各處的愛鳥人士,可以透過架設虛擬的網路組織,而跨越國界彼此分享觀鳥的心得與喜悅。對宗教組織而言這是人類進化的轉捩點與道德存亡的關鍵時刻,該如何透過網路藤蔓的蓬勃發展,迅速的將弘教推展的運作虛擬化,透過網路的傳播技術,將上帝的教化轉譯成各種不同語言文字,放在即時更新的網頁資料庫中,讓宗教的訊息與脈動,能瞬間跨越海峽、千里無礙的推向彼岸,傳遞出上帝的祥光,與溫暖的宗教情懷,迎招四海之外的原人來歸。當然首要之先,是捨棄過往狹窄的道德偏見與救贖樣版,採取更寬合的人性認同與族群包容,才能獲取e世代新新人類的尊重,再者是培訓弘教人才具有良好的多國語言能力與網路傳播科技的熟稔實力,以消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與穿透網路暢談教義的傳媒阻撓。有了這樣的前瞻與準備,則開拓廿一世紀的網路道場,是個宗教組織前所未有的最佳發展機會。當然在迅速無情的網路競爭裡,這樣的機會,稍縱即逝!畢竟網路上的情報資源,每日成千上萬的湧現而出,作不到第一名,就必然被淘汰,這就是「百花齊放、萬教齊發」的春劫現象。
結 論
由黑白分明的「太極」返回渾沌初闢的「無極」,正是網路世界與春劫啟運的無窮動力與既定目標。人類在離棄自然倒行逆施的採行「文明進化」數千年之後,仍然沒能掙脫上帝造人的原始設定。終於在 DNA 百萬年來的堅忍卓決與毫不退讓的奮鬥之下,認清宿命而順應天性。放棄對抗「低焓順熵」的自然定律,也放棄了對超越人性的神性追逐。紛紛擾擾幾千年來的階級對立,與虛假偽善表裡不一的崇高戒律,在網路世界沒有秘密可言的烈陽曝曬之下,所有覆蓋著偉大傳統的文化僵屍必然化氣消散。困擾著人類千年一座座難以效法的道德牌坊,亦終將倒去,不再豎立。網路世界的來臨夾雜著春劫的啟運,是危機處處卻也是生機片片。需以寬容的覺醒與一抹宗教的仁慈來看待,這不該解讀成人性的悲慘墮落,而該看成上帝的最終堅持。畢竟人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對大地回春、百獸歡鳴的期盼,一直被埋在永不放棄的人類 DNA 裡,奮鬥不懈的在地球上傳承了百萬年,若能體受這份對「人性回春、萬物平等」的堅持不讓,就能感恩上帝對浩瀚宇宙無私無我的大能大愛。人類脫下了萬物之靈的桂冠,卸下了統御萬物的權杖,瞭解了自性的平凡與渺小,承認了自然的平等與偉大,不就是上帝始終不變的教化。
網路世代與春劫啟運的同步到來,對地球甚至宇宙的整體生命,都攸關重大。以人類為宇宙的中心,強調正邪不兩立的老套路,在宗教蓬勃發展的千年以來,只是讓推展呆澀、越繞越緊,遠離人群、日趨式微,根本無法讓地球的潰解命勢真實解套。如今唯有效法「敬其所異、愛其所同」的胸襟氣度與大同思想,方能見容與生存於世。因此宗教人士莫再自詡君子不群的人性本善,與離形去肢的智慧圓融,定要放下一切「逆焓反熵」的神性教條,學著接受「建構性毀滅」與「紅后法則」此網路文明裡的兩大競存鐵律,瞭解「全球的、無形的、關連的」網路生態已成事實、無由抗拒,必須要學習接受與知深善用資訊網路的新環境。更寬和體恤的瞭解人性、融入人群;落實的以痌瘝在抱、同生共死的心境重新出發;方能突破過往的鎖閉僵局,跨越不沾人煙的自修清規,勇敢而敏捷的縱入網路世界,幫助惶惶不安終日的新e人類,度過春劫的重大考驗,邁向康同。對此芻蕘之言、悖逆之語,尚望仁智賢達,能不吝斧正一二。
後記
我喜歡在清晨的校園裡閒逛,有一天在草叢邊的石碑上看到如下的一句儆醒佳句,讓我矗立深思,久久不能釋懷,如許簡單的至理,竟然到了華髮之年,才得心神領受了上帝的大義,問心有愧!
“ The opposite of love is not hate but indifference “ from Mother Teresa
「愛的反義並非仇恨,而是漠不關心」,這是德蕾莎修女墓碑上的遺言。
緒訊20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