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淺 論 祈 禱 發表人:林靜竅(本名:林奕梅) 天人研究學院天人合一研究所 研究生 摘 要 「人窮則呼天」,祈禱乃天人親和的管道。本文試由介紹天主教的祈禱親和與佛教的念佛感應,與天帝教相互印證、參照。並藉著祈禱狀態的探討,了解天人之間相應之道,與所能達成的境界為何。 天與人原為一體,當人去除私念,捨己犧牲,以天意為依歸,秉持信、願、行至誠祈禱,則極易與天親和交通,並獲至極大的感應。 在個人修持方面,祈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其他方面,天主教的祈禱可以改變自然環境;影響人心,福音廣傳;求神寬恕,不毀滅人民。佛教的念佛,若人人均能念到本心湧現,頓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境界,那麼極樂淨土即在人間。天帝教的祈禱,若能效法涵靜老人「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即使一息尚存也要效忠上帝」的祈禱、奮鬥精神,則能化延核戰毀滅浩劫,回到上帝身邊。 總之,祈禱的力量可以天心人心相互貫通,超越無形有形,產生不可思議的應化。 淺 論 祈 禱 壹、前 言 祈禱乃是一種天人親和的狀態,由於精神貫注,念念集中,親力上應和力,而產生感應。《教義》:「是故心理感應之說,自古有之。本教及基督教之祈禱,…道教佛家之誦經持咒,皆以此也。」 由於佛教與天主教乃是最為普遍,深入人心的宗教。本文試由介紹天主教的祈禱親和與佛教的念佛感應,與天帝教相互印證、參照。 在天主教方面,由祈禱的基本意義、基本態度及祈禱的類型的純粹介紹,來看其與天帝教的相似、相異處。另外,在佛教方面,由於法門眾多,在考量與天帝教的祈禱(念誥—持誦上帝聖號)最為接近的法門之下,選擇以念佛法門中的「持名念佛」(持誦佛號)作為研究。期能使人由其中略窺祈禱貫通天心人心的精神力量。 貳、天主教的祈禱 天主教祈禱乃是一種「天人會晤」,能直接與 上帝交談溝通的精神狀態。其最高境界稱為「妙觀」(或譯為靜觀),是一種直見天主,與主合一的交感狀態。 當人處於此種情境,以「正直公義」的心向天主祈求,必獲恩准。而其所發出的力量可以克服種種障礙,超越無形有形的束縛,獲致無比的顯化,得以改變自然界的現象,感召人心廣傳福音,寬赦人類不予毀滅。此種人心相應天心的自然運化,與帝教的祈禱親和有其相似性。 一、祈禱的基本意義 有關祈禱的基本意義,可從各方面來探討之。 (一)聖經中的指示:聖經不給我們祈禱的定義,卻給我們述說一些祈禱的實例。譬如古經中說亞巴郎替索多瑪城的居民向天主求情(參閱創十八16-33)。梅瑟為以色列選民轉求天主平息義怒(參閱出三十二11-14)。聖詠表達作者向天主的敬拜、讚揚、感恩、悔罪、求恩等善情。 新經記載耶穌如何興奮地感謝天父,因為祂把天國的奧秘啟示給貧窮謙卑的人(參閱路十21-24)。也記載了耶穌在山園中向天父哀禱(參閱瑪廿六36-46)。瑪竇和路加兩位聖史給我們留下了耶穌親授的美妙禱詞-天主經(參閱瑪六9-13;路十一2-4)。 (二)教父們的教導:教父給我們綜合地說祈禱是什麼。部分教父簡單地說祈禱是人舉心嚮往天主。例如:聖尼羅(約四三0年)說:「祈禱是舉心歸向天主。」。聖人大公勿沙(約五八0-六六二年)說:「那祈禱時的聖寵,使我們的心靈,與天主結合」。別的一些教父說祈禱是人同天主交談。像:聖經盎博羅削(三三三-三九七年)說:「原來我們祈禱,就是同祂(基督)談話;我們念聖經,就是聽祂談論」。聖師熱羅尼莫(約三四二-四二0年)說:「你祈禱,你和淨配談心;你念聖書,祂-淨配-便給你答話」。聖若望葛利瑪(約五二五-六00)說:「祈禱,就其性質而論,是人和天主的密契交談」。 (三)神學家和靈修家的說法:神學家們都在發揮教父們的教導,只是表達方式不同。靈修家中,我們引證聖女大德蘭的話,她說:「照我想,祈禱不是別的,而是深度的友誼,屢次同我們知道深愛我們的天主個別談心」。 (四)祈禱是「天人會晤」:綜合以上有關祈禱的種種說法,可稱祈禱為「天人會晤」。這個會晤要求:第一,整個人的投入,為此念經時有口無心,或默想時分心走意,就沒有整個人的投入!第二,整個人用心神會晤天主,因為天主是神,眼不能見,手不能摸。第三,整個人用心神在信德內會晤天主,因為祈禱中的天主,不只是哲學推論出的天地主宰,還是耶穌啟示給我們的三位一體的天主;為此只在信仰之光下才能會晤得到。[1] 祈禱不僅只是向上帝求恩。其實,一如聖經所指出的,天人會晤是人向天主朝拜、讚美、感謝、悔罪等,又以孝愛的心,向天主表達信、望、愛,這才是基本的祈禱。 二、祈禱的基本態度 一個準確而合宜的祈禱態度,可以發揮禱告最大的影響。當人以敬畏、懇切、信服的心向 上帝祈禱,必蒙悅納。 (一)無助而渴望 「人的盡頭,往往是神的起頭。」人常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脆弱,而欲尋求神的幫助。即使是身為天父聖子的耶穌亦不例外。路加福音:「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路二十二44)這種無助而渴望天主的拯救正是祈禱的一種要件。著名的天主教作家諾溫神父說:「祈禱是沒有權力者和無可求告者的唯一力量。」人們的無能為力感,並非僅是人們尋求 上帝幫助的一種動機。「無能為力感乃是真正禱告的一種條件。」 「無助」是對自己的判斷,「渴望」則是對主的期待。在聖經裏,那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婦人,因著來摸耶穌的衣裳而得著醫治(可五25-34),即因急切渴望而得到治療。而那位三十八年的癱子,深知因自己癱瘓的緣故,在畢士大池水動的時候,無法搶先下去,在絕望中,注意力焦點轉到耶穌身上,反而在眾病人中特別得了醫治(約五2-8)。因為神的恩典奇妙,基督的救贖完全,聖靈的能力浩大,我們可以肯定:主是我們的拯救。是以,當我們帶著無助而渴望的心情來投靠主,是我們蒙福的開始。 (二)信靠而認定 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他若心裏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十一章22-24節) 「只要信是得著的」的應許,是聖經中最奇妙的應許之一。然而要得著這樣的能力,首先,應當信服神。耶穌說:「你們當信服神。」這句話是說在「信是得著的」之前。這乃是說,相信應許的能力,完全單賴對應允的人的信心。而內心充滿信心的禱告狀況,不論它是否發聲,在 上帝看來,就是對祂所作的呼求。所以經上記著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上帝的喜悅。」(來十一:6) 信心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耶穌以挪山投海來作比喻,只要人「心裏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是以「凡你們的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來的,就必得著。」祂不只在這裡如此說,在別處也有類似的應許:「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你們若有信心…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十七20)若神的靈按祂的話語要在信徒心中作工,必須全然透過信心,那麼神的應許不能不成就,信心是神應許的先聲與憑據。若是心懷二意,心存疑惑,則祈禱便不易產生效果。經上說:「祇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得著甚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一:6-8) 信心乃是成就一切的要件。聖經言:「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 上帝的榮耀嗎?」(約十一:40)又說:「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太八:13) 只要人們的祈禱是按照神的旨意的,是公義的,而非妄求,則所求無不得著。經上說:「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六:37)耶穌在世時,就是過著這種信心與祈禱的生活,是以祂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引領人們在祈禱之中更接近神。只要全心全意的信賴依靠神,開放自己的心靈與主合一,那麼,即如耶穌所說的:「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馬可福音十一章22-24節) (三)順服而捨己 世人因違逆 上帝而與祂分離,耶穌則以畢生服從 上帝旨意,捨卻一己之生命,而為全人類祈禱贖罪。 曾經有人問耶穌:「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的?」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你的主 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二十二36-40)因為耶穌對全人類的愛,他願意犧牲自己,完成 上帝所交付的使命。所以,祂也要求祂的門徒要效法祂的精神。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可八34) 在耶穌的門徒中,保羅即是把性命擺在一邊。當保羅最後一次要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一路上到處有信徒警告他說,你到那裡一定要遭受到鎖鏈,遇到危險。他們把保羅勸到一個地步,保羅沒有法子忍受,就說:「我不以性命為念。」(徒二十章24節)「你們為什麼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二十二章13節)保羅以這種捨己的態度,真誠的祈禱,將 上帝的福音普傳。他常勸人要恆切禱告,為萬人祈禱。 人若能將一己之生命置之度外,那麼祈禱的力量便可發揮極大的功效。耶穌以自身為犧牲,用祈禱順從天父的旨意,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依舊向天父祈禱說:「父阿,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甚麼!」耶穌以自身為祭祀的祈禱,將 上帝的愛發揮到了極致。 (四)恆久並堅忍 耶穌曾以寡婦求不義的法官伸冤為比喻,教導我們恆切祈禱,不可灰心。寡婦不住的為一件特別的事而求,它似乎是指為某件事求福,若神延遲或似乎拒絕仍要恆切禱告,終於感動了不義之官為其伸冤,可見恆久祈禱的重要性。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主說: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求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路加福音十八章1-8節) 馬太福音七章7-8節記載:「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以上所說的「祈求」「尋找」「叩門」均以現在進行式表示,即有不斷的意思,不斷的祈求,不斷的尋找,不斷的叩門,必蒙主垂聽。天主希望人們能夠恆切的祈禱,帖撒羅尼加前書五章16-18節:「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 以恆久不變的祈禱來突破信心的障礙,完成 上帝交託的使命。聖經說:「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信心,存這樣的心,必大得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十36)亞伯拉罕多年來,在沒有指望的時候,因信仍能有指望(羅四18),是以經上又說:「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來六12) 恆久的祈禱,乃是要憑堅定的信心及無比的耐心來完成,「只要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六9)耶穌一生以祈禱來完成神的旨意,每逢重大困難時,他便懇切祈求,在選十二門徒時,甚至好幾天徹夜祈禱,這種恆常的祈禱,並且終生不間斷的祈禱,當為世人恆常祈禱的典範。 三、祈禱的類型 當人「奉主的名祈求」,有一個明確的祈求對象。而經由擁有使命權柄者(一人)的祈求,或二、三人同心合意的「聯合祈禱」,則能改變自然界的運作,宣揚教義並求神諒解,拯救百姓。此與天帝教持誦 上帝聖號,由師尊一人祈求顯化或由集體誦誥哀求 上帝妙現神通,解除天災、化延劫難有某些相似的地方。 (一)以方式言: 1、口禱:當誦讀聖經中的聖詠或經文,我們努力口誦心維,嘴裡慢慢的念,心靈向天主表達經文中所含的善情。這樣的口禱是有靈魂和肉體的人,向天主表達敬愛的自然方式。不只有個人,還有團體的誦念,還有優美的音樂,來向天主詠唱。聖女大德蘭曾讚嘆說:有人雖然只會口禱,卻能達到非常高超的靜觀境界。[2] 2、默禱或心禱:在這種天人會晤中,默禱者只是默默的向天主吐露心聲,同祂談心。開始時,發信德,全然的信賴天主,接著,承認自己的罪過,發痛悔。最後,因深知自己的無能,祈求天主幫助。[3]按一般的經驗,默禱是靈修生活上極重要的一環。 3、默思誦讀:這是介乎口禱和默禱之間的祈禱方式。先誦讀一段聖經,然後加以思考、反省、祈禱,所讀的有什麼涵義,給自己什麼教訓!善情在心中興起,就停留其上,盡量同天主和耶穌談心,直到心靈感到飽沃,再念下一段,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聖女大德蘭肯定默思誦讀是一種很能幫助人的祈禱方式,特別是在感到不易做默禱時,儘可用它來祈禱。[4] (二)以性質言: 1、代人祈禱 代禱是我們出於愛的動機,在儘量體會聖靈的意思中,為了別人的益處,為了人的靈性、生活、事奉上的需要,而向神求恩典的一個行動。是要把人真正的困難和需要帶到主面前,「願恩惠平安,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帖後一2)神希望世人彼此相愛,做到「愛人如己」,他說「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1)在人類彼此相顧,代禱中,神將祂的愛由「義人」散佈到人間。 「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各五16)根據聖靈的定義,這種人乃是:「行公義的人,如同神一般的公義。」 在舊約及新約中,許多義人因自己的正直公義作出充滿自信的祈求,皆蒙神的應允。 (1)、代禱與改變自然現象: a、約書亞的禱告使日月停息 「上主將阿摩黎人交於以色列子民的那一天,約書亞當著以色列人的面對上主祈禱說:『太陽!停在基貝紅!月亮!停在阿雅隆谷!太陽果然停住,月亮站住不動,---太陽停在空中未急速下落,約有一整天。以後或以前,從來沒有一天像這天一樣。上主這麼樣俯聽了人的呼聲,因為是上主在為以色列的人作戰。---』(書十2) b、以利亞的禱告使天不下雨。 「以利亞與我們是同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五17) (2)、代禱與宣教 a、保羅是個偉大的宣教士和神學家,但是他始終是個禱告的戰士。他並要求信徒們同樣重視禱告,不只一次他請求他們為他禱告,使它能夠廣傳福音「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靜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也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做了帶鎖鏈的使者。使我照著當盡的本份,放膽講論。」 b、耶穌在面對十字架的苦刑前,曾要求門徒一起祈禱。「祂說:我的心靈憂悶的要死,你們留在這裡同我一起醒悟吧!----祂對門徒說:『醒悟祈禱吧!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然後向天父祈禱三次,說:「我父!如果這杯不能離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你的意願吧!」[5]向天父祈禱並和門徒一起祈禱後的耶穌,帶著坦然無懼的心,面對即將來臨的釘刑 (3)、代禱與拯救百姓 a、亞伯拉罕為多瑪城代禱,他以「奮力」的態度,一再為人民祈禱,使神不斷的降低人數標準,因為他相信神不喜歡隨意毀滅人類,所以當神答應有「十個義人」便不毀滅多瑪城時,他便安定了。(創十八22-23) b、摩西為百姓的禱告,使神不滅絕以色列人。(民十四11-20)摩西為以色列百姓的存活力爭,使神回心轉意,諒解他們所犯的過錯。 2、奉主名祈禱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 約翰福音十四章十三節) 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 。( 十四章14節) 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祂就賜給你們。(十五章16節)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 祂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 十六章23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 十六章24節) 到那日,你們要奉我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父自己愛你們。( 十 基督指出, 從聖靈澆灌(基督在十字架上死而復活)的時刻起 ,奉耶穌之名祈禱的新紀元便開始了。門徒由此更加明白救贖的真義,並且清楚感受到他們與耶穌的合一。就如他們與父的合一。現在他們可以奉耶穌之名直接向父祈禱。耶穌說:「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父自己愛你們。」這個禱告的中心思想,是看清我們在基督裡能與神結合, 他是神與我們之間的活潑連繫。「我在祂們裡面,你在我裡面」(約十七23)因此在耶穌裡,我們看父連於我們, 我們連於父。[6] 基督的救贖工作,目的是要引領我們進入那內心深處能獨立的生命結合,與祂相連,也與在祂裡面的父相連,而在祂裡面,我們於任何狀況之下都可以直接來到神面前。奉耶穌之名祈禱,藉著聖靈的內住,成了我們裡面的生命和能力時,祂的名才會在我們裡面成為真理與能力。沙費夫,主禱文:「所有的祈禱只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我們能奉耶穌之名提出來,符合祂對我們的期望,符合父的旨意,符合聖靈的教導。因此,若缺乏自我省察、默想、否定自己,或簡言之,若缺乏聖靈的幫助,便不可能奉基督的名祈禱。」奉基督的名禱告,乃是按照主的本性而祈求。主的本性是愛,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父神的旨意與所有受造之物的好處。這樣的祈求,是祂自己的靈在我們心中的呼求。這樣,祂的心思,就是祂的言行所表達的,就能充滿、佔有我們的意識與心志,如此我們就滿有信和愛,有耶穌在我們裡面,成為那和好者,使我們實際上與神合而為一。我們就能奉耶穌的名,自由、直接的來到父面前,知道禱告必蒙垂聽。 奉耶穌之名祈禱,是享有子對父的自由,正如耶穌以長子身份所享有的。我們站在耶穌的地位上祈禱,並不是可以將自己置身於祂的地位,乃是因為我們在祂裡面,祂也在我們裡面。我們直接到父面前,只因為父在基督裡,不能視祂為在基督之外。只要依照神的旨意祈求,則所求無不得著。奉基督之名祈禱便是認同基督為我們的公義,藉著聖靈的內住使我們的意願與基督認同。[7]我們奉主名祈求,「若照祂的旨意求甚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既然知道祂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祂的無不得著。」(約五章14-15節) 3、聯合祈禱 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十八章19、20節) 當人們「同心合意」的在愛中一起祈禱,大家有共同的渴望,而這個願望乃是合乎真理並照著主的旨意去求,主的同在就使他們聯合祈禱大有能力。在信徒的聯合團契之中,聖靈能充分發揮祂的權能。當一百二十位門徒聚在一處,恆切同心祈禱,聖靈就從父神榮耀的寶座為他們降下來(徒二)。 這樣的一同祈禱是何等大的特權,有何等大的能力。人們奉主的名結合為一體,在同心禱告中,經歷主的同在與能力(彼前三7)。使徒保羅深信聯合祈禱的能力。他對羅馬教會說:「我、、、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祈求神」(羅十五30)他期望藉著這樣的祈禱脫離敵人,興旺聖工。他善用禱告的特權和能力,他要求他的信徒同樣重視禱告。 禱告是基督徒軍裝中的屬靈武器之一(弗六10)他說「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他命令基督徒,特別在屬靈戰場上最前鋒的宣教士要披戴「神的全副軍裝」。禱告是全副軍裝中的武器之一。他希望信徒們能夠同心合意的祈禱,「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並且「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開,得著榮耀,正如在你們中間一樣,也叫我們脫離無理惡人的手。」(帖後三1) 爾後的宣教聖工,信徒們幾乎均以同心合意的祈禱,將福音普傳。 (三)以境界言:妙觀祈禱 「公教的人生最高境界,則在與天主相結合。結合的程度,高低不同。最高者稱為『妙觀』,似乎直接見得天主。這種直見並不是感覺的直覺,也不是理性的本能,乃是一種超性的相交。人不用感官,不用推理,而似乎靈眼見到天主。神學家論『妙觀』說:『妙觀乃是簡明的親切的認識天主,以及祂所創造的事物。這種認識,非由人力,也非由聖寵,乃是由天主聖神的一種特別默示。』人到了妙觀的境地,雖不能親眼見到天主,也不能明瞭天主的奧妙,可是因此認識天主,較由任何智識所得者,更清楚,更簡明。認識的構成,如閃電,如開眼向太陽,絕不用思索,並不用推理,立地即成,人力無可使用。」[8] 超性的生活,是人與天主相結合的生活。結合的根基,在於聖寵結合的途徑,在於理智和意志。為發展我們的超性精神生活,我們應該按著天主的啟示,日行默想。默想是一種推論的祈禱,理智拿耶穌的一言一行或是信仰上的一端道理,自己一邊推論,一邊激發自己實踐,效法耶穌言行之情。 推論的祈禱,是精神生活發育時期的象徵理智與天主的結合,在於藉著信仰去加推論,以求加信認識天主。意志與天主相結合之愛,也是以推論祈禱所得對於天主的認識為根基,其餘一切的善德,也都是受這種理智和意志的指使。 超性的精神生活,若發展到了完成的時期,推論的祈禱,可成為妙觀的祈禱。神學家認為妙觀的境界,乃是人必須謹言慎行,一心追求善德的信友,祂的「推論的祈禱」,必蒙天主的恩賜,變為「妙觀的祈禱」。信友的精神生活,因此分為三級,第一級為煉界,第二級為明界,第三級為合界。煉界為煉淨情慾的境界,偏重消極,明界為積極修德的境界,尤重默想祈禱,合界為止於天主相合的境界,重在妙觀。三級相連,人可拾級而登。入了合界的人,他的德性,都要做到超凡的地步。[9] 享有妙觀的人,他的信德,有超凡的活躍,妙觀因著天主聖神的特別光照,把所信仰的真理,歷歷現在眼前。因著極活耀的信德,望德也就極其誠切。妙觀人的愛德,更是特別熱烈,他是全心全意的敬愛天主。而且因為常與天主相結合,心神常歸到天主,他的一切德行,也都要修到高超的地步。在精神上則要完全順從天主的聖意。 貳、佛教的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在佛教各宗派中為簡便易行而收效宏大的法門。其中的「持名念佛」尤為念佛法門之中「收機最廣,下手最易」的究極圓頓、了義的法門。 而「持名念佛」的持誦佛號與天帝教「念誥」持誦上帝聖號的方法極為接近。故選擇此一法門來探討研究。 一、 念佛法門的盛行 (一) 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密教自有其修持的儀軌之外,顯教依據的主要經典,則為淨土三經:(1)「佛說阿彌陀經」(2)「佛說觀無量壽經」(3)「佛說無量壽經」。在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中觀)派及部分臨濟宗的禪士們,不用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其餘諸家,幾乎無一不學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以此可知,念佛乃是中國佛教的共同特色。 念佛法門,源出於梵語「佛陀那息勒帝」,意為憶念佛陀,輾轉而成觀佛相好,唱佛名號等的修持方法。[10]之後,唐密宗大師將念佛法門分為「稱名」、「觀想」、「觀像」及「實像」等四類念佛法門。而在中國,最為流行的是觀想念佛與實像念佛。後來由於淨土學者曇鸞、道綽的提倡,尤其善導(公元613-681年)創立淨土宗,便以稱名念佛為主要修持法門,並廣泛深入千家萬戶。以後,持名求生極樂世界的信仰廣為流傳,以致不論哪一宗派採用的念佛法門,都和持名往生淨土的思想相結合。 (二) 持名念佛為易行道 持名念佛法門之所以在中國盛行,是受了龍樹「十住毗婆娑論、易行品」思想的影響,該品說菩薩道「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菩薩欲行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阿惟越致」,不退轉,是菩薩修持追求佛果的階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圓滿覺悟的智慧,這是說「稱名念佛」是修行菩薩行速至不退地方便易行道。[11] 而被尊為中國淨土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師亦認為做為末法時期的業力凡夫,想單靠自力修持斷惑證真,可以說是「千無一得」,而必須仗佛慈力接引,帶業往生。再則,即使已證等覺之菩薩,也需迴向往生,方可圓滿佛果。因此,淨土法門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老生死之大法。 《普賢行願品別行鈔》所云:「有緣者,彌陀願重,偏接娑婆人也。」可知諸佛菩薩利生悲心的權巧方便,一念念佛即一念相應,念念念佛即念念相應,古德勸眾念佛云:「但能念名,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持名念佛,乃是「究極中的究極」,「方便中的方便」法門,而成就「殊勝中的殊勝」功德。 二、 持名念佛的理論與實踐 (一) 持名念佛理論的建立 持名念佛又云「稱名念佛」,是四種念佛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念佛方法,以專心一意,稱念彌陀聖號,念念相續得「心一境性」,依此而達福慧增長,罪障淨除乃至最重要的臨終心不顛倒,蒙佛接引往生的目的,如《阿彌陀經》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上引文中明白地指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等持名方法和念佛成就的關鍵,可說是持名念佛法名最重要的理論基礎!關於此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文中,亦以彌陀「本願」的形式,強調了「持名」的重要性及持名往生的必然性,彼文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願文中甚至以「乃至十念」取代了「若一日乃至七日」的念佛時間,而更強化了「信樂稱名」的有效性。而唐朝善導大師亦直接判定,此「專持佛名」的修法,才是淨土法門的「正行」,其他禮拜、供養乃至餘善等,皆屬「助行」或「雜行」而已,皆非正行。此外,稱念佛名固然以「往生極樂」為最大的目的,但稱名念佛尚有滅罪去障的功能,這尤其也是持名念佛法門的重要修行利益所在,如《觀無量壽佛經》云: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既然此三經皆如此明確的推崇稱名的功德及往生利益,至於其他觀想、觀像乃至實相等念佛法門,由於觀境的深細和複雜,洵非一般躁動凡夫所易修持。在少有提倡及修持的情況下,明代以來,中國佛教大都以持名念佛為修持彌陀淨土的主要方法,是可以理解而且也是必然的。自來諸祖亦廣嘆此一法門的易行與契機,如藕益大師即在《彌陀要解》中嘆此法門曰: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亂稱名為佛種,況執持至一心不亂,安有不徑登不退者乎?然諸經所示淨土要行萬別千差……而惟此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可謂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之故,任何人乃至散亂心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亦能為未來種下成佛的種子,因此念佛的法門雖多,而《彌陀經》中偏讚「持名」,自有其契理性及契機性的原因在。[12] (二)持名念佛的實踐 以信願行懇切念佛,乃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要件。藕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印光大師亦云:「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 持名念佛乃是要信經典中所說有西方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要救濟所有眾生,同登西方淨土的九品蓮位。先要對彌陀的本願有信心,有求生西方的願心,便可以決定得到彌陀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三經側重信願念佛。《阿彌陀經》主張以信願行執持彌陀名號,求願往生彼國。《無量壽經》主張信仰彌陀四十八願,依願修行,縱然是惑業凡夫,也必定往生彼國;《觀無量壽佛經》說到,縱係五逆十惡之人,若能於命終之時,遇善知識,教其稱念佛名,至心繫念,具足十念,至少亦得往生彼國的下品下生。[13] 《阿彌陀經》較重視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亂」,方能往生。然而《無量壽經》則強調彌陀的「他力本願」,只要信仰彌陀本願就可藉著佛力得救。《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因地之四十八願,正是憶念名號功德的主要所緣境。而其中三願,說明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之行,及眾生往生極樂之機(關鍵)。三願之中的兩願需「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植諸德本,至心迴向」均非修行易事,唯有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只要以「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為前提,再以「乃至十念」為方便,只要不造「五逆」罪,不「誹謗正法」,則必能依著信樂之心,臨終十念而得往生。甚至本經下卷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不退轉。」此處已從臨終「十念」甚至又簡化為「乃至一念」了。「信心」「歡喜(欣求心)」與「至心迴向(願生心)」已成了往生的最重要關鍵。這是本願信心念佛最重要特色!既不要求實相念佛,亦不要求一心不亂,甚至不強調「植諸德本」。此乃十方諸佛徹底大悲心的顯露與大用。[14] 畢竟淨土法門,要在「信」字,能信彌陀的本願,便可念佛往生,正如龍樹菩薩所說,淨土屬於他力救濟的易行道。無怪乎印光大師指出淨土法門為最殊勝的了生脫死法門。他說: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雖具足惑業之博地凡夫,但能信願念佛,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縱已證等覺之高位菩薩,猶須迴向往生,方可圓滿佛果。是知淨土法門,其大無外,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九界眾生,捨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印光法師文鈔(續)》「靈巖山篤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 能「信願念佛」即可仰賴佛慈悲接引,因為值此末法時代,「仗自力了生死,非一生兩生能了……仗自力斷惑證真之難,難如登天矣。」(《印光法師文鈔(續)》「復修淨師書」)若能夠「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為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印光法師文鈔(續)》「淨土十要序」)是以,至心信願念佛,仰仗佛力,為現生往生,畢竟解脫的保證。 如能「由佛力以引發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力契合」(《印光法師文鈔(續)》「複習懷辛居士書」)則一定能夠復自,本性了脫生死。 是以,仰仗佛力的本願信心念佛乃淨土法門極為殊勝之處。 三、念佛成佛 眾生皆具佛性,是以眾生自心內含阿彌陀佛,心想佛即生佛。《觀無量壽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15]此即言阿彌陀佛是最高真理,遍於一切眾生心念之中,阿彌陀佛與眾生心念相通相融,眾生若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自心就能顯現阿彌陀佛。 若能念佛念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與諸佛相感應,則見「自心淨土」。明末的藕益大師主張「是心是佛,自心作佛」,以念佛三眛而豎出三界便見唯心淨土。天台大學者知禮及元照……等,都主唯心淨土的思想,倡導「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而謂「十方微塵國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又云「極樂獨非唯心淨土耶?」《維摩經佛國品》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念佛念至自心清淨,則處處皆是淨土。 (一)、淨土宗的「持名念佛見唯心淨土」 淨土宗的持名念佛,雖然開始是「他力」的,然而若以信願持佛名號,如子憶母,常時無間,終能與佛相應,感應道交,達「他力」與「自力」契合,由誦持「西方彌陀」,而自見「自性彌陀」。 藕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云:「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定願求生故,無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是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人心本具佛性,只是無名妄念,障礙本性,致與佛相隔,今以憶母之心恆念不斷,則自易見其本心。藕益大師強調念佛名號,直下持去,始覺合本,惑障一斷,自然證真。他說:「所持之佛名,無論悟與不悟,無非一境三諦,能持之念心,無論達與不達,無非一心三現。只為眾生妄想執著,情見分別,所以不契圓常…… 今直下持去,持外無佛,佛外無持,能所不二。則始覺合乎本覺,名究竟覺矣。」《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土說》因持名,始覺合本,惑障無名不斷自斷,自然證真。 只要不斷持名念佛,終究得見自性。『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名為事一心。又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理一心。事一心則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則不為(空有)二邊所亂。」當心境不為所亂之後,自然花開見佛。「當知執持名號雖復簡易直捷,乃復至圓至頓!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即念念佛,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缺。」如此,念念相應即念念得益而入「即心念佛」的境界。天台四明知理大師於«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中言「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念)彌陀。心尚能作諸佛,豈有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陀?」[16]佛由心感,所謂:「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言:「此三千諸法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 又印光大師亦說:「但以信願持佛名號,如子憶母,常時無閒,迨至臨終,感應道交,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眾生,惟此是賴。」又說:「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印光法師文鈔(正)》「復馬契西書九」)他又進一步分析說:「理事二法,兩不相離。由有淨心,方有淨境。若無淨境,何顯淨心。心淨則佛土淨,是名心具。若非心具,則因不感果矣。」「有唯心淨土,方生西方淨土。若自心不淨,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淨心,感生西方之淨土。世多以唯心則無土,便是魔外知見。---由自性彌陀故,必須念西方彌陀以求往生,漸進而可以親證自性彌陀。」(《印光法師文鈔(續)》「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他有時甚至認為,自心淨土與往生西方淨土之間有著一種內在的聯係,如他說:「第一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第二須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不使名利及人天福報之心稍萌,則可謂德淨。即維摩所謂: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有污穢,何能生淨土乎。」《印光法師文鈔(續)》「復海門蔡錫鼎書三」) 總之,印光大師認為:「凡夫之心,與如來所證之不生不滅之心,了無有異。其異者,乃凡夫迷染所致耳。非心體原有改變也。彌陀淨土,總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則阿彌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故當常念。既能常念,則感應道交,---事理圓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印光法師文鈔(正)》「復馬契西書九」) 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心專修持名念佛法門,如果「能志心持念,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兩彰,而復雙泯時,則實相妙理,西方依正,徹底圓彰。」《印光法師文鈔(續)》「彌陀聖典序」) (二)、禪淨雙修的「持名念佛見唯心淨土」 唐末宋初的永明延壽禪師,提倡禪淨雙修,卻以淨土為其歸趣,深心念佛,每天持誦阿彌陀佛聖號十萬聲,致使煩惱妄想無從生起。 他認為萬法唯心,宣揚「唯心淨土」。他說:「一切理事,以心為本---真實心為體,緣慮心為用,用即生滅門,體即心真如門,約體用分二,唯是一心」,因此「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唯心念佛,以唯心觀,遍該萬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萬善同歸集》卷二)「我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萬善同歸集》卷一)達到萬法空無所有、無生無滅的境界,便至「心淨則土淨」的狀態,自然見到三界十方諸佛法身。 又明末曹洞宗人無明慧經根據「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旨趣,說「念佛人,要心淨,淨心念佛淨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淨定。」又說:「念即佛,佛即念」,「念佛心即淨土」。他強調眾生本具佛性:「清清淨淨一靈光,剎剎塵塵不復藏。萬萬千千都失覺,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無生死,去去來來不斷常。是是非非如作夢,真真實實快承當。」「靈光」即佛性,清淨無染,靈照而放光明。勸告眾生頓見佛性,成就佛果。畢竟本性即是佛性,頓悟自性,即成就唯心淨土,又何必別求淨土耶?明末佛教四大家的德清法師說:「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彌陀,所求淨土,即唯心極樂。諸人茍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鄉,又何必遠企於十萬億國之外,別有淨土可歸耶?」 參、天帝教的祈禱 一、祈禱的時空背景 (一) 由無形界來看 由於大宇宙間「逆流」沖盪,氣運經過虛盈消長的變化,地球面臨「三期末劫」的空前危難。人類若不透過祈禱哀求 上帝,則在此氣運逆轉的時代中,實在無法憑一己之力回天轉運。 師尊說:「我曾經在其他的場合告訴過大家:在天地間,在這個大空間,在這個大宇宙整個的氣運來講,處於不斷的有很多的宇宙間的一種『逆流』,大氣層裡發現這種逆流,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自有宇宙以來,一直是在演變過程中,有的旋和系裡面,經過這許多逆流的沖盪,整個的氣運就發生極大的變化,所以有很多旋和系裡面有生物、而且有更高智慧的生物,那就要遭遇到極大的變化。所以不斷的在變,我們人類也不知道,在地球上我們處在這個太陽系地球上的人類,根本也沒有辦法了解這個大空間這種自然的變化。不過因為影響到我們這個地球,同我們這個太陽系直接發生關係才能了解阿! 所以就拿這一次的三期末劫來講,這也曾經告訴大家,根據無形中的報告:有三十幾個旋和系要遭逢三期末劫。所謂三期末劫就是生靈要大大的塗炭了,就是死亡,經過死亡的階段。因此可能從今天來講至少有一百年以前,金闕關心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類,由無生聖母、 上帝召見諸天上聖高真、仙佛聖人大大小小,不管應元不應元全部都參加,提出這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這個太陽系地球上的人類,因有特殊的稟賦,最高的智慧,所以一直為無生聖母及 上帝所關注,因此不能看我們這個地球人來遭遇到這個空前的浩劫,所以要發動派專門的使者下凡來救劫。」[17] 因為三期末劫是靈肉俱毀的一個劫運,必須派專門的使者方能搶救末劫,於是金闕會議上,無形古佛首先請命下凡,而後,三期主宰毅然決然上奏「願以己身贖民罪,下塵了緣,收歸金盤九二殘靈¨。搶救三期末劫。¨」[18] 於是 ,天上人間同步運行救劫大計, 上帝為「行清平,春康同,十方總元帥」而三期主宰為延康副帥,一面在天上主持行劫(一面行劫,一面救劫)一面分靈會同無始古佛、崇道真人下凡救劫。 (二) 有形界的運作 而當師尊尚未開始執行天命之際,天上人間共同奮鬥的挽劫至寶已降顯人間。 民國十三年 ,常州大旱,於是,天上將皇誥經由濟佛祖透過天人交通的方式傳給過純華小姐(坤元輔教),化解久旱災情。 既之,適逢第一個甲子年,齊魯戰爭的重大危機,經由大家虔誦皇誥三日三夜,通宵達旦,解除了戰爭危機。足證天心、人心相貫「精神力量」的不可思議。而濟佛祖所言的「你我同濟」似乎在天上便已心靈相契,於人間則早有安排。 皇誥的救劫力量,在爾後更是發揮了相當的功效。師尊於二十六年,看守西北門戶,即是以皇誥確保關中一方淨土。而蘇俄出兵阿富汗,核子戰爭一觸即發的危機,亦有賴日夜虔誦皇誥,化延毀滅劫。是以,皇誥為三界十方,天人溝通的無上妙法,也是 上帝頒行人間的化劫至寶。 二、涵靜老人祈禱精神境界的探討 涵靜老人正大光明毫無私心的祈禱精神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乃是經過長期的歷練方得以成就。其歷練愈多,磨考愈多,對上帝的信心愈強,反而促使祂的祈禱境界不斷提昇。以下就經歷與境界分別討論之。 (一)、人道的磨練與天道的承擔 由於天道、人道的諸多磨練,堅定了師尊的信、願、行,是以當師尊上華山鎮守西北門戶之時,已然看破世俗的酒色財氣,故自稱「三不老人」,不論富貴、貧賤、威勢均不能惑亂其心智。他曾自謂:「當年我年僅三十六歲,謹遵天命攜家眷上華山,是放棄現世的功名富貴,心理頭乾乾淨淨、正大光明。在華山白雲深處天天祈禱誦誥,居然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力量,達成對日本抗戰最後勝利」因其不在乎功名,是以能夠隱姓埋名,以「涵靜老人」自居;因其不貪戀財色,是以願意毀家行道,變賣家產,讀書養氣,安於貧道,悠遊自得。 1、去除凡心—人道磨練 (1)財色的考驗:民國十三年,師尊任上海財政局局長,經歷眾大的財色考驗因財政局掌管上海整個財政,包括國家及地方稅收,因此包商及發行獎券者致贈給師尊的錢財無數,師尊均將之「化私為公」,另外,因為職務上的需要,必須天天上酒家,師尊亦不為所動。[19] (2)性命的危機:民國十六年,師尊兼任上海特別市勞資調節會主席委員,仲裁全市勞資糾紛,因師尊賦性耿介,處事公正,深獲勞資雙方折服遂使共黨挑撥離間之技倆無所施為,共黨恨其入骨,將之列入暗殺名單之首,必除之而後快。師尊卻絲毫不以性命為慮,「勇氣十足,身上帶著兩把手槍正面與共產黨鬥爭。」[20] 2、增長道心—天道承當 民國十九年,師尊歸師後即「以身許道」,發願獨自負責「上海市宗教哲學研究社」。他將人道的基礎轉為天道的資糧,一個人立願承擔 「出心、出力、出錢」,完成使命。之後,上海首先成立光殿,殿名「太虛殿」,實乃蘊藏玄機。「太虛」指的是聖師祖,由太虛殿的設立開始,無形中的「天命」已轉到師尊身上。[21] (二)祈禱的境界 1、華山時代 涵靜老人在華山的祈禱境界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 他老人家說:「三期主宰在天上主持五十九餘次三期末劫,所以在劫運沒有開始以前,他就要到了我們中華民國,倒裝下凡來,直到什麼時間三期主宰在『天上人間』能配合起來,就是我的第一個天命開始—在華山時代。因為如果三期主宰不下來,整個的中華民國就要滅亡,二次世界大戰也不會在一九四五年結束。」[22]是以,師尊在華山之際乃是以上帝的副帥的身份鎮守西北門戶,故可豪氣干雲的自謂:「早奉天公賜合同,一方淨土留關中,十方三界齊擁護,豐鎬重開太平風。」因師尊歷經人道、天道一切鍛鍊之後,淬礪出獨自肩負重任的勇氣毅力與擔當,秉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精神不斷奮鬥,於是,一上華山,師尊的原靈三期主宰便與之合體「坐鎮華山,朝夕靜坐祈禱」,共同為維繫中華命脈而奮鬥不已。在此期間天人之間屢有顯化。 (1)、有形的應化一天降濃霧及黃河不結冰。師尊因為一片丹心為國家,秉持信、願、行,絕對相信上帝,由於信心上應天命,依天命而行,所求無不順遂。顯化一:由於潼關鐵橋被炸斷,軍車無法通過,國家正在緊急關頭,師尊義不容辭,立刻上光殿打坐祈禱,下坐後回信:「三十六小時內天將降濃霧,使敵炮失去目標,請備好工程車搶修,兵車隨後跟進。」師尊因天命在身,絕對信仰上帝,當場以覆函交來使帶下山分頭準備,師尊說:「到了當晚----隨即打坐祈求無形顯化,我的封靈太靈殿主、忠字主宰威靈妙道顯佑真君等則上崑崙山向鴻鈞老祖、性空祖師求援---」之後,天降濃霧,顯化應驗。由於師尊的信心堅定,始終不變,感動崑崙山各山各島地仙諸位祖師,助師尊顯化,因師尊身負使命,是以能夠有求必應。[23]顯化二:在師尊鎮守華山期間,最不可思議的乃是八年來黃河冬天都不結冰「凍底」,否則日軍可以從風陵渡過河,真是天意如此,得以「確保關中一方淨土」!才能達成我僅遵「坐鎮華山,看守西北門戶,直到抗戰最後勝利」的天命。[24] (2)、提供無形情報。師尊在華山對國家人事上的最大貢獻在於祈禱靜觀之際,提供無形情報給胡宗南將軍。師尊說:「你看他掌握幾十萬西北的大軍,我在華山是手無寸鐵,在山上唱空城計,他有實權,我儘管奉天命在坐鎮華山,但是我是精神上支援他……我不斷的提供無形中的情報,敵軍日本在我們中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這個軍事動態的情報給他,希望他轉給蔣委員長參考,無形中的情報,敵軍在整個中國軍事的動態,每十天,分上旬、中旬、下旬,十天我提供他一次情報,¨¨這是我在華山對國家人事上最大的貢獻。」[25] 師尊在華山上以精神力量屏障中國河山,一方面於有形上致使黃河八年不結冰,另一方面於無形中得知軍情,提供情報。此乃由於「天人合力」同步祈禱的效果。 2、天帝教時代 師尊在天帝教復興之後的祈禱境界,已能藉由「念力御心」,將鐳引入體內轉運,調和地球氣運。[26] 由於師尊一生以身許道,為澄清宇宙,搶救三期,其願力由小願到大願,至擔任首任首席使者時,由於發了極大的願力,故得以修煉鐳真身。由於鐳真身具備「以意運之妙」,師尊心念已與眾生安危合一,是以不斷運作大法,化解戾氣,而師尊的心念又與天心合一,是以能夠以己身之心意而運作宇宙之。以下援引二文以為參照。 師尊說:「我的使命就是『在人間奠教基,為宇宙作先鋒』,因為---我的願力得到 無生聖母老人家的恩寵,覺得我不是一般仙佛只希望升天了以後自己去逍遙去,我還能夠懂得這個宇宙大道,所以 無生聖母才要成就我阿,派了兩位聖師祖要來調教我修煉鐳真身啊。你們知道我的鐳真身哪裡來的?我從來沒有講過鐳真身,就是因為我發的願阿一『在人間奠教基,為宇宙做先鋒』!因為我這個願太大了,不是普通的仙佛、成了一個大羅金仙就能了知的所以才修煉我,派了兩位聖師祖 無生聖母的左右,兩位聖師祖的調教,---」[27] 首席督統鐳力前鋒降示 :「----雖然首席目前已暫停運作大法,但是大法之法力仍隨時依循首席日常的起心動念而自然運作,此即鐳真身一『以意運』之妙。惟應特別注意者,『以意運』必須見諸於後天體能、氣機穩定基礎之上,否則氣轉化將會造成逆氣,引起肉體生理機能失衡,病症隨現,此正是『有形配合無形,無形應化有形』之真理!」師尊說:「比方你們在念皇誥哀求上帝,念完五十遍,念迴向文,但是我經常我也在運作,我就是運作這個迴向文啊,我起心動念,---動念而自然運作,這個就是所謂『鐳真身一以意運之妙』。---」[28] 師尊一生以「天命」為依歸,其願力與天命相互結合,即使「一息尚存也要效忠上帝」,為搶救三期而奮鬥不邂。願力愈大,天命愈大,奮鬥力愈強,畢生精誠不斷的祈禱、奮鬥,最後,己身與宇宙之化合為一,無二無別,參贊造化,有形無形相互應化。此為祈禱的至高境界。 伍、結論 在三教的祈禱觀中,自有其相同與相異之處。今略述筆者個人之觀點,僅供參考。 一、 祈禱境界 一「 天人合一」。 天主教的「奉主名祈禱」,佛教的「持名念佛」以及本教的「持念皇誥一上帝聖號」,均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天主教中,奉主名祈禱的意義,在於人們奉神的旨意求,而後在基督的靈裡與上帝合一,經由祈禱達到妙觀的境界;佛教的持名念佛則是念念專一執持名號,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進入念佛三昧,而見自性彌陀,念佛成佛;天帝教的念誥乃是「念的無念,念的無心,念的無體,念空寂寂,身是宇宙,宇宙是身,金闕朝聖,渾然有趣,回風混合,靈光互映,----妙中有境,境中有物,心物合一,就是大羅。」[29] 二、 祈禱精神 一 「捨己犧牲 」。 師尊與耶穌為天下蒼生祈禱的精神是一致的。師尊一生發願「以己身贖民罪,收歸金盤九二原靈」,是以謹遵天命,誓死效忠上帝「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犧牲奉獻,以 上帝的傳令兵自居。他在「真理行健」一詩中說:「捨生奮鬥非為我,為真理 、為天人、為救世,誓願犧牲到底、奮鬥到底,願步耶穌教主後塵不求成功。」並說:「我一直講自己為上帝的傳令兵,傳達 上帝的命令。因為『兵』是 一個軍人,要絕對服從命令,沒有考慮的餘地,既然來作了一個兵,---生死要置之腦後。---『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30];耶穌基督原為上帝聖子,為了救贖世人,而道成肉身,以純然潔淨的肉身救贖世人的罪。非立比書中言:「祂本有人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非6-8) 他以 上帝聖子的身份至人間成為世人的僕人向,他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十45)是以,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犧牲和素祭,已不是父所欣悅,卻給他一個身體,全番祭和贖罪祭,已不是父所喜,於是我說:『請看,我已來到!我來為承行你的旨意。---我們就是因這旨意,藉基督的身體,一次而為永遠的祭獻,得到聖化。』世人表面以犧牲向天主祈福免禍,而內心卻充滿邪惡,因此耶穌以無罪之身,自做犧牲,如前所言,上帝「給了他一個身體 」即是為了承擔這個有罪的人類的罪惡。 三、 祈禱感應 一 「返本還原,天人相應」。 天與人本是相互貫通的,人心天心相互交感乃自然之道。三教均言及神人乃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血緣天成,心念相通,是以有感斯應。師尊說:「絕對的信仰 上帝 無論自己是否受到磨考,對 上帝的信心始終不變,才是 上帝真正的子女,有如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始終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由於師尊對 上帝的堅定信心,對天命的徹底奉行,是以上應天心,有形無形相互應化;耶穌教導世人祈禱,首先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六9)在登山寶訓中,祂三次提到父:「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的父必然報答你」,「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祂並自稱為人子,在被釘在十字架之前,耶穌俯首至地祈禱說:「我的天父,若是可能,就讓這苦杯離開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願意的。」祈禱以後,心情平穩了,起身去迎接死亡,奉行天父的旨意,最後,從死裡復活;佛教則謂,要能見佛感應,行者必須念佛。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 故藕益大師與印光大師均主張,「信有西方阿彌陀佛,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如此,持續不斷,「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最後終見自性彌陀。 此外,三教均十分強調「信心」祈禱的重要性,並且經由精誠不斷的祈禱可以回到神佛的身邊。另外,祈禱的精神力量是無遠弗屆,無感不應,可以改變自然現象,亦可轉變人心,具有御心御物的功能。 是以,祈禱乃天人相應的無上妙法,為天人之間相互運化的利器。 [1]陳文裕,«天主教基本靈修學», 頁209。 [2]同上,頁210。 [3]同上,頁214。 [4]同上,頁210。 [5]羅光,«我們的天父»,頁82。 [6]慕安得烈,«禱告的學校»,頁171。 [7]同上,頁172。 [8]羅光,«天主教教義»,頁276。 [9]同上,頁278。 [10]聖嚴法師,《念佛生淨土》,頁127-128。 [11]方立天,<禪宗與念佛 >,頁61。 [12]釋法藏,<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頁10-11。 [13]同註1,頁17-19。 [14]同註3,頁26。 [15] 《大正》第12卷343頁上。 [16] 《大正》卷37頁220下。 [17] «天人學本一上冊»,頁32。 [18] «第四期高教師資班聖訊錄,頁166。 [19]天帝教教訊107期,頁20。 [20]同上,頁21。 [21] «天人學本一下冊»,頁497。 [22]同註17,頁108。 [23]天帝教教訊118期,頁20。 [24]天帝教教訊121期,頁12。 [25]同註21,頁656。 [26]參«天人文化心探討»第一集,頁93。 [27]同註17,頁125。 [28]同註21,頁428-429。 [29]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第一集»,頁77。 [30]同註17,頁45。
節)
六章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