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柳澄昌(光赦)
天人研究總院
摘要
由玄穹高上帝聖誥中,可知 上帝之為宇宙主宰,具有幾種特質:一、上帝具有宇宙中最高的能量,此即鐳能;二、上帝的仁愛充滿於宇宙之間,而其具體展現,則為 上帝以其鐳能調和宇宙,使宇宙萬物能夠生生不息;三、上帝虛寂不動。
從玄穹高上帝聖誥試論 上帝的特質
柳光赦
由玄穹高上帝聖誥中,可知 上帝之為宇宙主宰,具有以下幾種特質。
■具有宇宙中最高的能量
凡一群體,通常都以力量最大者為核心。 上帝之為宇宙主宰,乃因 上帝具有宇宙中最高的能量。這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談:
一、 上帝所在的金闕是宇宙能量的中心——舉例言之,太陽之為太陽系的核心,便是以其旋和力最大之故。《新境界.第三章第一節》:
各個旋和系在原始星雲狀態之中稜形凝體中之最早(或最大)者,即形成最大之旋和力,旋和力大,故將其附近旋力較小之稜體一一吸入其旋力之中而成為行星及衛星,繞之而轉。……惟中心之稜形則以其位於中央,故能成為整個系統中之核心點,並維持其熱度而不消散,如太陽是也。
一個星系(如銀河系)包含無數的太陽系,無數的星系成為九大銀河星群,此九大銀河星群又以金闕為中心,由此可知, 上帝所在的金闕為宇宙能量的中心。所謂「渺渺紫金闕」,道家傳統的解釋認為, 上帝所居,乃以白玉為京,黃金為闕,故云金闕。若以今天的觀念來看,「金闕」應該代表光明能量的中心。《天堂新認識》︰
上帝就處于宇宙之中心點,由鐳炁結成的寶殿。(頁六一)
可知 上帝所在的金闕,乃是鐳炁所結,為宇宙能量的中心。
二、 上帝本身具有宇宙中最高的鐳能——《新境界》︰
上帝具有純鐳質之陽電(第五章第一節)。
依電力之高低,和子可以分為八個等級,其中最高的層次即是 上帝,因為祂具有純鐳質的陽電。
由此可知, 上帝既具有宇宙最高的鐳能,其所在之金闕又為宇宙能量的中心,所以能調和整體宇宙的運行,而為宇宙之主宰。天帝教的精神標誌——教徽最足以說明這個觀念。《天帝教教綱.附件——教徽說明》:
標誌之四支旋臂為金黃色,象徵光明與熱能,是形成宇宙天體之旋和力量,而中間的圓是紅色,代表一顆紅心,象徵宇宙間一切光明能量之總源頭。
這個總源頭就是 上帝。所謂「十方無上主,萬天朝蒼穹」,便說明了 上帝是宇宙的中心。
■仁愛充滿於宇宙之中
〈玄穹高上帝聖誥〉曰:「至仁無極境」,仁的意義,師尊在《清虛集.分詠廿字真言——仁》曰︰
太極圈中一粒仁,生天生地亦生人。識來個裏真妙用,魚躍鳶飛大化行。(頁五)
可見仁乃生機之源。這個觀念,在《人生指南》講得更為清楚:
仁之為道,博愛是也。大千之中,芸芸者眾生也;而眾生之生生不息者,天德也。天有好生之德,故四時相推,以成化育,如春之生,夏之長,秋之收,冬之藏,雨露之滋培,寒暑之迭代,莫非天心之仁也。……萬物之發育,皆本乎仁,故木果之核曰仁,如桃仁杏仁之類,生機洋溢,發育無窮。倘果無仁,則生生之理絕矣。(頁五五)
桃仁杏仁之類,將其果中之仁埋入土中,時至即發芽生葉,繼而開花結果,果又生仁,仁又生果,以至於無窮,足見「仁」具有無窮生機。
推之於人生亦然。中醫有所謂「麻木不仁」,謂不知痛養也,故仁者,痛養相關也,所謂人飢己飢、人溺己溺者是也,故仁有「關心」之義。上帝的仁愛充滿於宇宙之間,所以宇宙萬物才有生機。
上帝之仁愛的具體表現,即是以鐳能維持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新境界》︰
上帝為具有最精華之純鐳質,不但能以鐳力驅使一切現象,並能賦予生物之性靈(第四章第一節)。
上帝卻是調和自然律之最高執行者,其所及之範圍不只是宇宙間和子以及人類之靈魂,即鐳力之操縱亦能影響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之發生(第五章第五節)。
《天堂新認識》︰
能源,推動著……軌道巨輪,光明突然被凝結成極子,孕藏著億萬太陽以及所有宇宙熱源。收之,如極子之玄,可以藏之於密。放之,如雷電之猛,可以生萬物萬靈。現世之原子彈、核子彈、中子彈、雷射之能量,竟不及極子億萬之一呢!(頁五)
具體而言, 上帝的仁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施與各太陽系熱能與光
就本太陽系言之。萬物的生存,都必須依靠熱能。由於太陽提供的熱能,因此太陽系中的生物才得以生存,而太陽的熱能則來自於 上帝。《新境界》:
上帝為維持宇宙自然律之最高執行者,具有無窮盡之能量,施與各太陽系熱能與光,藉之維繫全宇宙和子性靈之生生不息(第一部緒論)。
《天堂新認識》:
上帝LL位在宇宙中心點,必須時時以本身的鐳能激發各太陽系中太陽的熱量,使它們產生源源不絕的融合與放射。不然太陽一熄,那個太陽系立刻滅亡,互相碰撞成為殘渣。(頁三六)
由此可知, 上帝的鐳能是宇宙中所有太陽系熱能的源頭。
二、以鐳能運化各層天界
無形天界性靈的生存,同樣依賴 上帝的鐳光。《應元三十二天之組織與權責概況》載曰:
宇宙的鐳光,透過各天的天幕,形成適應各天環境、職務與生態的天光。高等天的神職可以適應低等天的環境,而低等天的神職會受不了高等天的熱力,所以諸天之形成,少見犯境之事,此皆是自然之安排。(頁九)
著名的西方極樂世界,即是 上帝的鐳光所化。無極無聖英皇傳示云:
在宇宙形成約十億億萬年之久,梵天的性靈,來至某個土地肥沃、山水秀麗、物產與水果豐富的星球,他們便在此星球上長住下來。為了貪與慾望的原故,他們逐漸跟地氣接近,在純陽電子中,染上陰電子的元素,於是一代又一代,身體加重,天衣逐漸消失,無形性靈,經過天長地久之消耗,終於被施予有形色相,而脫離無形之靈域,完全的與草木同朽。在其中有個警覺性極高的性靈,為了拯救這批沉淪人類,便思索解決之道,在經過此星球的無量數劫運之後,終於悟出辦法來了,這不但可以引渡原人,還可以救全宇宙之蒼生。於是發了四十八大願,而震動三曹。 上帝甚為嘉許,特賜鐳光百道,促成西天極樂國土的早日完成。(天堂新認識,頁八五)
大凡一群體,通常以最具仁愛、佈施最多者為其核心,如古之耶穌、孔聖等均是。 上帝的鐳能是萬物生機的源頭,其仁愛充乎宇內,故為萬物主宰。
上帝之調和宇宙,不是因為眾生對 祂的禮讚,也不是為了獲得任何回報;儘管許多眾生對 上帝不生信仰,太陽同樣照到所有的地方,並不因此而有差別,可見 上帝之仁愛是大公無私的;而 上帝所做的所有功德,完全歸諸太空,所謂「玄德歸太空」,更可見 上帝之仁愛的偉大。
■虛寂不動
凡一動態的群體,常以寂靜不動者為核心,故老子云:「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例如北極為萬星天王,為眾星所拱,殆以其不動之故。〈玄穹高上帝聖誥〉云「寂寂至無宗」,此處虛寂不動,故為宇宙之中心。此可以分二方面來談:
一、就位置言——宇宙分為有形宇宙及無形宇宙。物質星球屬於有形宇宙,分布在宇宙的外圍;往內則逐漸氣化,有形的物質星球逐漸減少;繼而由後天氣轉為先天炁,到了宇宙的中心點,應該是一片虛寂,故云「寂寂至無宗」。整個動態的宇宙,圍繞著 上帝所在的金闕運轉,因此相對而言,金闕乃是不動的。
二、就德行言——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篇)虛極不動,乃是極高德行,茍能不動,即能主宰萬物,如《高僧傳》所載竺曇猷:
竺曇猷,……少苦行習禪定,……後移始豐赤城山石室坐禪。有猛虎數十蹲在猷前,猷誦經如故。一虎獨睡,猷以如意扣虎頭問:「何不聽經?」俄而群虎皆去。有頃壯蛇競出,大十餘圍,循環往復舉頭向猷,經半日復去。(梁高僧傳.卷十一)
釋曇詢,……山行值二虎相鬥,累時不歇,詢乃執錫分之,以身為翳,語云:「同居林藪,計無大乖,幸各分路。」虎低頭受命,便飲氣而散。屢逢熊虎交諍,事略同此。(續高僧傳.卷第十五)
蓋以彼心不動,故能轉境。李二曲先生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也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不動者常為動者之主宰。 上帝寂然不動,故能為宇宙萬物之主宰。此乃就德行言。
■結語
以上三點特質,彼此間互相關聯,缺一不可。
一、 上帝雖有宇宙中最大的能量,然而更重要的,是 上帝無私的仁愛,故能以之調和全宇宙;而 上帝之能調和宇宙,也是因為 祂擁有這種能量的緣故。
二、 上帝之能位居宇宙中心點而寂然不動,與其擁有宇宙最高的能量有關。若非擁有這種能量,則將隨著其他更高的力量而運轉,何能寂然不動?
三、 上帝寂然不動,故能觀照眾生而仁愛萬物。
事實上,這三點不僅為 上帝的特質,同時也是各宗教修行的重點所在,也是身為領導人所必備的條件。因此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
(第四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從玄穹高上帝聖誥試論 上帝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