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試論先盡人道再修天道 發表人:李光光(本名:李顯光) 高雄市掌院掌教 摘 要 天帝教「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中心思想。旨在先盡人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再修天道,積功累德,救世度人,進而修持身心性命妙道。」〝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是本教重要的精神內涵之一,涵靜老人在《教綱》、《師語》、《靜坐要義》、《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反覆討論,此一精神特質,影響到天帝教的修持、禮儀、弘教策略,本文即以此申論,希對此精神能有更深一層之認識。
試論先盡人道再修天道
天帝教「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中心思想。旨在先盡人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再修天道,積功累德,救世度人,進而修持身心性命妙道。」[1]〝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是本教重要的精神內涵之一[2],涵靜老人在《教綱》、《師語》、《靜坐要義》、《宇宙應元妙法至寶》中反覆討論,此一精神特質,影響到天帝教的修持、禮儀、弘教策略,本文即以此申論,希對此精神能有更深一層之認識。
一、 天道與人道
天道與人道相對。道原為道路,天道連用,指天的行事法則。最初天的觀念,天道為最高主宰之意志。《尚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夏。」周公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思想,認為帝王〝以德配天〞,敬德而受天之命。天道與人事休戚相關,春秋戰國之際,懷疑思潮興起,天道受到審視,鄭國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的思想,以為天道悠緲,所謂賞善罰惡,難有證據,使許多受苦難者,有〝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的懷疑。司馬遷在《史記‧伯夷列傳》中便有〝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哉?余甚感焉,倘所謂天道,是耶非耶?〞因此許多人認為天道渺茫,報施難測。其實天道便在人類的心靈上,人能收其放心,天道便近。
老子書中的道字,按意思來說,約可分成兩個系統,即天道與人道。人道當效法天道,但二者本身不同:「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魏源老子本義,第四十六章)。莊子嘗論:「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3]
老子在道德經的最後,得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的結論,此一結論的思維依據,是〝反者道之動〞。一個人要達到道家所言〝天之道〞的倫理思想,必須以〝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四十八章)的超越精神,掙脫由人欲築成〝人之道〞藩籬的侷限。在〝人之道〞的海洋裡力行〝聖人之道〞。按照老子的說法,人道尚積,講求重積德,德積到相當程度,出現道之動而致反。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力行善的結果,皇天無私,惟德是輔,得到了無私無親的天道報償。
在宋明理學中所謂〝天理〞與〝人欲〞的觀念,乃受到道家的〝天之道〞與〝人之道〞之影響,其理想即循〝天理〞而動,通過自我修養,逐漸克服〝人欲〞,使人逐漸接近〝天之道〞的境界,由俗反聖,成仙成聖。《朱子語類》載:嘗有人與朱熹問答:「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朱子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存天理滅人欲,是理學家共同的目標,如果能去人欲,順乎天理,人就達到高尚的境界,也就是與道合一。
人道注重人際關係的和諧協調,也就是五倫,即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等五種人與人之關係,此五倫為人在社會生活中最基本之五種關係,中庸曰之為〝天下之達道也〞。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強調為人之道,《禮記‧喪服小紀》:「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人道之大者。」五倫關係和諧可以建立社會秩序。
二、在紅塵中入世苦行
修道不是棄家別子,看破紅塵,如同槁木死灰。葛洪說:「人道當食甘旨,服輕煖,通陰陽,處官秩,耳目聰明,骨節堅強,顏色悅澤…憂喜毀譽不為累,乃為貴耳。若委棄妻子,獨處山澤,邈然斷絕人理,塊然與木石為鄰,不足為也。…主張修道者當先立功德,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德行不修,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又云,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4],有人問:「人道多端,求仙至難,非有廢也,則事不兼濟。…」抱朴子答:「…但患志之不立,信之不篤,何憂於人理之廢?」[5]他主張修之於朝隱,何必修於山林,盡廢生民之事,然後乃成。
佛教有句偈:「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家庭是社會的基礎,修煉的好地方,離開紅塵,如何印證宗教的高尚情操,如果因修道而與家人格格不入,造成家庭不和諧,是捨木求舟。
「天帝之道,重在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效法天帝的天體運行,積極向天奮鬥,篤踐力行,潛心學養,雙修性命,求得聖凡平等,以達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終極目標。」[6]「天帝教所主張的修道,是要先盡人道,再修天道。修道並非出家,而是一面修人道,一面修天道,兩者兼而顧之,進而得之,所謂盡人道便是以盡做人的責任。為父母以及為妻子則是修人道,為自己藉假修真,煉精氣神,創造未來之精神生命,即是修天道。」[7]
修持功夫非必出家才能專心修道,涵靜老人勉勵弟子:「同奮本身既有工作,且多有家庭負荷,人世原極坎坷,修道又屬艱辛,今既肩負入世職責,又要做出世打算,實較專門修道之士更屬艱苦…,吾人今以入世姿態作出世功夫,…應對時代環境有更深認識,…必須恬澹自甘,在塵遺塵,切下決心,日久成習,自可安之若素。」[8]「一方面要生活,一方面要修道,在紅塵中修道,是一種入世苦行。」[9]
中國正宗靜坐起源於黃帝。[10]「黃帝娶西陵氏於大梁,曰嫘祖,為元妃,生二子;納女節為妃,生少皞;又納醜女號嫫母,使訓宮人,而有淑德,奏六德之頌;又納費修氏為夫人…黃帝以天下既理物用具備,乃尋真訪隱,問道求仙,冀獲長生久視,所謂先理代而後登仙者也。」[11]先理代後登仙即先盡人道而後天道,黃帝且戰且學仙的精神,使得黃帝不但是中國人的始祖,也成為道教的鼻祖,所以《後漢書․皇甫嵩傳》稱張角〝奉事黃老道〞,《漢天師世家》言張道陵〝教民信奉黃老之道〞。
過去研究宗教史,多著眼於與官方有較多聯繫的佛道兩教,流行於民間的教派常被忽略,本文以淨明道、劉門、三一教等在歷史上有廣泛影響,皆主張「先修人道再修天道」的觀念,與天帝教一致,在此略作介紹。
淨明道是許遜崇拜的一個道教宗派,以涵養忠孝為修道根本,認為不修忠孝,無由入仙道之門,不經人道,不能達成仙道,反對離俗出家。
劉玉曾說:「入淨明道的人,只是學為人之道…,或仕宦,或隱遯,無往不可,所貴忠君孝親,奉先淑後,至於夏葛冬裘,渴飲飢食,與世人略無少異,只就方寸中用些整治功夫,非比世俗所謂修行,殊行異服,廢絕人事,沒溺空無。」[12]反對出世,認為修道應在自身方寸中用功夫,〝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因為人道是仙道的基礎,〝人事盡時,天理自見。〞[13]「淨明教中所謂真人者,非謂吐納、按摩、休糧、辟穀而成真也,只是懲忿窒欲、改過遷善、明理復性、配天地而為三極,無愧人道,謂之真人。」[14]「上士非必入山絕人事,去妻子,入曠野,捨榮華,而謂之服鍊,服鍊心性,心明達,孝弟不虧,與山澤之臞童者異矣。」[15]
林兆恩(1517-1598)倡導三教合一論,所創三一教,主要在福建的大部分地區和長江以南一些地方傳播。林兆恩認為三教立身處世的原則相同,都提倡內外雙修,心身性命與綱常人倫不相妨礙。成聖首重立本,「所謂立本者,乃余所謂世間法,而為人道之常也,人道不修,則本不立,而曰可以窺聖人之牆者未也,而況乎不可使知之道,可得而知乎?」[16]立本的工夫在於明三綱五常,克盡人之所以為人的操存價值,所謂立本即是要在修身的當下正心誠意,由人內在的仁義之性,來彰顯天道。他反對僧道脫離五倫,不娶妻生子,如云:「忠孝者,其立本也,從古以來,豈有不忠不孝而能成仙作佛者哉?」「不以孝為重者,道釋之妄也,傳之失其宗。」[17]「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倫,考之信史歷歷可驗,如此豈有斷棄人倫,如後世所謂道家者流哉。」[18]「縱不能為有恆之士,亦且人道不虧,不離父母,不棄妻子,不為世間之一大罪人。」[19]林兆恩的宗教理念,重視人本的宗教,提昇人的重要性,經三綱五常的道德實踐,以達天人和諧的境界。
劉止唐是清嘉慶年間四川大儒,融道入儒,援儒說道,可謂儒化道家,自創「劉門」後,門弟子遍西蜀,與西南各省,盛極一時。他曾批評當時的學道者:「…曰長生、曰辟穀、曰服餌,而不知天地萬物與吾身相關,則必廢人紀;而惑於小術旁門,…不知百行萬善,本性功為推,則必逐紛華而忘乎存誠主敬,故道者本諸心而善諸世,全其人,以合乎天也…,古有不得志於時之聖賢,而斷無廢倫紀之神仙。」[20]
天帝教的中心思想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仁,英譯為Human-heartedness(仁愛)或Hmanity(人道),仁確有仁愛、人道的含義,譬如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仁者人也。「人生守則廿字真言的核心是紅心(赤子之心),心的本體是愛,功能是誠,如果修人道沒有愛心,人道就無法修了,在從人道返天道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誠,人道和天道永遠無法結合在一起。」[21]「積極向上,樂觀奮鬥,行人道,愛人類,依一定規則生活與修行,自然就可回到上帝身邊。」[22]
「道家修持可分超凡、入聖、登真幾個階段,凡夫要以學作聖賢為起步功夫,先完成聖賢修養,達成聖賢境界,再談修真修道,而進入最後真人境界,以完成人生最高境界。從超凡下手,以本教而言,就是先盡人道,把人做好,例行日常四門功課,進修奮鬥初乘以及人生戒各項規定。」[23]「將人生守則融於日常生活之中,言行思想時時刻刻不離廿字真言,如此日積月累,定能氣質變化,人格高尚,智慧圓明。」[24]
三、 人道為五倫之一
《晉書‧五行志》:「惠帝之世,京洛有人兼男女體,亦能兩用人道,而性尤淫。」人道指〝行夫妻之事之謂〞;夫妻關係為五倫之一,因此夫妻間行房事稱之為〝敦倫〞。
葛洪認為:「人不可都絕陰陽,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故幽閉怨曠,多病而不壽也。任情肆意,又損年命,唯有得其節宣之和,可以不損。若不得口訣之術,萬無一人為之而不以此自傷煞者也。」[25]「陰陽不交,傷也;積傷至盡則早亡,早亡非道也。」[26]修道的人應遵循正確的方法,「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施功,休妻謾遣陰陽隔,絕粒徒教腸胃空。」[27]
「無論男女,身體發育成熟,必然有性慾,這是與生俱來的,因為人的身體構成,有陰性、陽性之電子。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在本身。古人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這性慾的產生就是因身體內有陰陽,陽需要陰,陰需要陽,陰陽互相調和,身心才能平衡,因此男婚女嫁,變成了天經地義之事。」[28]
生物雌體與雄體為生殖目的自然結合的能力,稱為「性本能」,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本能論〞認為:「本能的衝動包含精神與肉體二種概念,即從生物的肉體發出刺激,所產生的精神狀態,所以本能衝動是肉體應精神力量的要求,而有的一種行動。」[29]性慾的產生在於精神與肉體二者間密切的關係,「欲求不滿,所形成的不安和罪惡感等精神糾纏,潛伏於人格深處,會導致身體化障礙。」[30]寇爾曼(James .C.Coleman)也認為:「基本生物需要之未能滿足,可能降低個人對挫折的忍耐力,而成為心理疾病的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或者這種情況本身就成為心理疾病的動因(Precipitating factors)」。[31]
丹道中派宗師黃元吉也是主張靜坐從虛處下手,把性本能稱之為「天慾」。他說:「人只知養虛,不知去問虛之物,心馳於物為不虛,不知力絕天慾亦為不虛。多欲令人傷神,絕欲亦令人心勞。二者雖有不同,其為心之障則一而已。」[32]強制壓抑而不從心上來下功夫,使之昇華,是徒勞無功的,故有云:「心源未清,必復傾倒。」
性行為是人的本能,是生活的重要內容。古代許多養生家都認識到:「男女居室,人之大倫。獨陽不生,獨陰不成,人道不可廢者。」[33]人道順行,禁欲既違反自然之道,又悖人性,有損健康。李鵬非在道經中引黃帝之語,用陰陽平衡之理,從生理角度來論證房事生活是人類的正常需要。
黃帝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又曰:「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聖度,聖人不絕和合之道,但貴於閉密以守天真也。」[34]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也指出:「男女者,乃陰陽之本也。」[35]「飲食陰陽不可絕,絕之天下無人,不可治也。」[36]兩性的結合如同飲食一般重要,是天經地義之事,不可斷絕。「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人類也…此天下之大害也。」[37]
從生物學上看,精滿自有排泄的需要,以消除所蓄聚的緊張,「人類身體發育成熟後,後天的陰精就要作怪,想走凡道(男女交配,陰精順行下流,精卵結合而生人),要藉他身(異性)之陰陽來調和己身陰陽,但人類靠吸收營養轉變成陰精,每天能吸收的營養有限,日常消耗陰精過多,身體必然日漸虛弱,最後精竭,只有死亡一途,所以修道者的大忌即在漏,只有希望少漏,而至不漏,」[38]「性慾如不放縱,身體不會有大的損傷,若超過身體、年齡的負擔,必會氣血衰敗。」[39]涵靜老人並不主張禁慾與絕慾,而是「先要寡慾,第二步節慾,最後一步斷慾。」[40]「要勉強克制不發生性行為,真是不容易!」[41]他修道的態度是無為,也就是以順自然為原則,人生的正當要素,不能強為禁絕,故他只說清心寡慾,「先要懂得節制功夫,要求少、寡,到了功夫(深了)緊要關頭,自然而然會斷慾,不可能勉強而行之!」[42]
人道是「先從向自己奮鬥做起,運用自然與物質相配原理,經過精神與肉體的鍛鍊化合過程,勤修苦煉,終必超脫物理世界的束縛。」[43]從教義講,「向自己奮鬥即努力以求掙脫人類本身上電子之影響,即儒家所謂正心誠意內聖功夫。」[44]
「順行生人,這人要在輪迴裡做普通凡夫,只有逆修,內斂精氣神,可以返本還原,超出輪迴。」[45]「把死後回去的條件做好,以適應回老家的環境,配合回老家的法則,就自然能回去。」[46]「而靜坐在天道上是返本還原的回天之路。」[47]「先從向自己奮鬥做起,以奠其基,運用自然與物質相配合原理,經過精神與肉體的鍛鍊過程,勤修苦煉,終必超脫物理世界的束縛…,進入天人合一的永恆精神境界。」[48]
人如果縱慾,其結果是速死,涵靜老人要門下弟子清心寡慾,一面生活一面修行,「用己身之三昧真火,把後天的陰精煉化成元精,再化成氣,這是由後天返先天的功夫,必須心靜到極點,自然出現真火,把精神提煉上來,化煉成氣。」[49]
四、不在肉體上下功夫
「過去的修道人因為慾望少,心放的下,能清心寡慾,靈魂未受太多污染,所以容易修煉,可循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漸修而成。」[50]「煉精化氣要至馬陰藏相、斬赤龍,才算完成,如再動凡心,馬上又恢復原來,所以修真談何容易。」[51]二十年來,數萬學過正宗靜坐者,未見有修出陽神,傳授正宗靜坐的目的,如果只能成就鳳毛麟角的少數,就不是個普遍社會、安頓世人身心的法門。所以涵靜老人說:「現在正是三期末劫,在時間上與客觀環境已不行再修傳統丹道,在肉體上用功夫,必須藉救劫急頓法門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52]
涵靜老人知道從傳統道家功夫,煉成金丹,陽神沖舉的困難度高,過度強調斷慾,將使大多數人聞之卻步,故他提出節、寡的觀念,俟門人修持至某一階段,環境許可,自然而斷,如此可以引渡更多原人。
丹書上對於「先修人道再修仙道」另有解釋,「太上心宗,以任督為赤黑兩道,丹書謂之人道,是修成長生不死之道路;黃中一道,丹經標為仙道,盍謂金液功夫循由之正路,黃道在天文為南北極正中之直線,在人身之正中,乃先天三寶,共由之道,又名黃中,為陰陽出入之門戶。」[53]走中黃者,必須是先天之物,於至靜中自然直透,若以後天有為的意念去導引搬運而透中黃,叫做〝闖黃〞,內丹諸家都認為後患無窮,甚至危險,故古丹書中皆秘而不宣。
十九世紀初的仙學大師陳攖寧說:「道家中黃直透,即是一竅通時,竅竅通,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之處,所謂仙家頓法也,工夫到虛寂靜篤時,精自然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始終如此做去,不必再分小週天與大周天、小還丹與大還丹許多名目。」[54]他認為通三關、運河車,乃是仙家漸法,非必循之徑,乃命功的效驗。而透中黃是性功的效驗,中黃直透後,夾脊雙關亦未嘗不通,此即先了性後了命的頓法。
因此天帝教的靜坐與道家傳統的修煉方法,「有其基本上的差異,本教修的是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超越了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兩個階段,而直修煉神還虛功夫。」[55]其結果是「一旦豁然貫通,直接還虛,一步登天…因為人從虛無中來,仍回虛無中去,一靈常照,萬念皆空,這靈,就是煉神還虛的境界。」[56]因此天帝教的法門「不以肉身結丹為目的」[57],「所謂直修就是從煉神還虛下手,形式上雖是超越命功,但事實上無形中仍自然而然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個步驟。」[58]
所謂金丹,依文獻記載由此可結成聖胎,形成身外身,或陽神等有形質之質體,但仍歸不超出色身這一小範圍,終究只在有形相的肉身上下功夫。而當煉神還虛時,個人的身心已與宇宙相契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時,哪裡還有什麼金丹、身外身可言?契入真道後,生當歡,死亦當歡,我來自大塊,去又何妨。福可喜,禍亦可喜。不可避免地走向歸宿,卻欣然如歸,匯入奔騰不息的生命之流。如果我們的注意力仍擺在馬陰藏相,要如何虛?迷戀色身,執著不捨絕非真道。
五、 結論
基於人不能脫離社會,絕人事去妻子,入閒曠捨榮華,同奮平常有自己的職業、家庭、過世俗的生活,下班後料理完家庭事務,在家做基本功課或到教院祈禱靜坐,過宗教生活,因此必須以禁忌規定來區隔神聖與世俗,如在家不忌葷腥,教院內則禁忌之;上光殿著道袍也是對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做一區別;巡天節前齋戒沐浴、潔淨身心,即是在從事神聖事務前先從日常生活的改變。[59]
古代修道者瞭解夫妻同修的重要性,《雲笈七籤》中記載有:「高人俗士居家或有妻室,志有希道之心,遊道德之鄉者,宜夫妻同修,若不同修,皆相賊害,以一人不知,故見一人修行,心有相阻,遂成相賊。」[60]有家庭者,配偶即為道侶,修道者應取得配偶的體諒與配合,不僅不障道,且家庭和樂。
每一個同奮都有自己的家庭,由許多小家庭結合成為一個天帝教的大家庭,如果家庭代表凡,教會代表聖,聖與凡不能兩極對立,相互衝突。涵靜老人非常尊重每個同奮的家庭,求修正宗靜坐者,會先問是否得到配偶的同意,參加高教班閉關報名時,有配偶者要附同意書,就是例子。有同奮因清心寡欲而冷淡了配偶,或熱衷教院活動而疏忽了家庭責任,造成家庭失和,就是未掌握〝先盡人道再修天道〞的原則。因此天帝教沒有出家了斷俗緣的規定,不背人倫,夫妻雙修,從事士農工商,周旋於人倫日用之間,半聖半凡,行有餘力,則以行道,這種世俗化的修持方法,是切合時代的。
「人道是以家庭為中心,天帝教是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宗教」「家為教本,每一個家庭就是天帝教的基地。」[61]未來弘教的指導觀念是將「天帝教化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中」,「人道精神、人本精神,以人為中心的時代潮流已經形成了。」[62]
[1] 《教綱》第二條<教旨>
[2] 《師語心傳‧序》49頁,帝教出版社,1998。
[3] 《莊子‧在宥》
[4] 葛洪《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53頁,1996年4版。
[5] 同上,抱朴子內篇卷之八<釋滯>。
[6] 〈六十年來之天命信心奮鬥歷程〉16頁。
[7] 《師語》21頁。
[8] 《師語》71頁。
[9] 《教訊》173期,10頁,維生首席於87年5月29日坤院年會講話。
[10] 《靜坐要義》9頁。
[11]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44頁。
[12] 《淨明忠孝全書》卷三,《道藏》24-639。。
[13] 同上。
[14] 同上,卷六。
[15] 《太上靈寶首入淨明四規明鑑經》,《道藏》24-615。
[16] 《林子三教正宗統論》第一冊<合一大旨>。
[17] 同上。
[18] 同上,第三十一冊<醒心詩摘註>。
[19] 同上第三十四冊<易解俚語>。
[20] 劉止唐<槐軒約言>《三家修道秘旨》,9頁,道藏精華第十一集之三,自由出版社。
[21] 維生首席於1997年7月25日於正宗靜坐美國第二期複訓班講授。
[22] 《首席師尊精神講話選輯》105頁。
[23] 《師語》26頁。
[24] 《師語》36頁。
[25] 葛洪《抱朴子內篇》卷之八<釋滯>。
[26] 同前卷之十二<極言>。
[27] 張伯端《悟真篇》其十五。
[28] 《師語》23頁。
[29] 佛洛伊德等著,蘇燕譯《變態心理學》13頁,水牛圖書出版,民國78年。
[30] 同前15頁。
[31] James .C.Coleman著,Abnormal Psychology and Modern Life,韓幼偉編譯《變態心理學與現代生
活》100頁,中央圖書出版社,民69二版。
[32] 黃元吉《中派丹道樂育堂語錄註解》36頁,氣功文化出版社。
[33] 李鵬飛《三元延壽參贊書》卷一,《正統道藏》新文豐版,31冊166頁。
[34] 同前。
[35] 王明《太平經合校》38頁,中華書局,1960。
[36] 同前,37頁。
[37] 同前,44頁。
[38]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44頁。
[39] 涵靜老人《靜坐要義》29頁,帝教出版社,1992二版。
[40] 同上,63頁。
[41] 同上,89頁。
[42]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45頁。
[43] 涵靜老人《六十年來之天命信心奮鬥歷程》110頁。
[44] 《新境界》85頁。
[45] 涵靜老人《靜坐要義》29頁。
[46]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84頁。
[47] 《首席師尊精神講話選輯》122頁。
[48] 《師語》32頁。
[49]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47頁。
[50]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46頁。
[51] 涵靜老人《靜坐要義》88頁。
[52]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51頁。
[53] 陳攖寧《道家養生秘庫》175-177頁,大連出版社,1991。
[54] 陳攖寧《道家養生秘庫》186頁,<答覆如皋知省盧君四問>。
[55] 涵靜老人《宇宙應元妙法至寶》15頁。
[56] 同上,181頁,《靜坐要義》43頁。
[57] 同上26頁。
[58] 同上23頁。
[59] 李光光《從齋戒沐浴以祀上帝看天帝教的巡天節》,天人研究學會會訊第16期,2000年10
月。
[60] 《雲笈七籤》卷45<明二人同奉第十八>。
[61] 《教訊》173期,10頁,維生首席於87年5月29日坤院年會講話。
[62] 《教訊》165期,11頁,維生首席於89年9月8日第二屆開導師靜參養靈營開訓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