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教之天人關係 高敏膺整理
壹、 天與人之名詞解釋
一、 天:
(一)「天」,可以說是代表大宇宙、大空間。
(二)「天」代表大宇宙,宇宙文化就是我們天帝教的宇宙大道,就是代表「天」。
(三)無形宇宙就是精神世界。創造宇宙的主宰是在精神世界。
二、 人
(一)「人」,不僅是地球上有人類,其他的星球上,每一個旋和系、太陽系裡面都有地球,都有地球人,都是稱「人」。凡是有智慧生物的星球上,地球人的智慧是比較最高。
(二)有形宇宙就是物質世界。渺小的世界屬於物質世界,凡是物體(有形有相的東西)總有一天要毀滅的,因為物體有「數」,數滿了就要毀滅,這就是盈虛消長之道,亦即宇宙之奧妙。[1]
三、自然[2]
(一)自然是順「天、人、地」三道之法則,在天是日月星辰的運行,在人是忠恕,廿字之遵行。人是動態的動物,其自然即是生動活潑、不斷奮鬥,其性靈修養則是反省、懺悔、洗滌塵垢,調伏心中之魔,行奮鬥之道,這就是「自然」,是天性,是良知良能,是天人親和。
(二)有些人不明白自然,以為自然就是「不去管他」,聖人知自然之妙,不強以為自然,而是配合天、人、地三才,以順乎自然。道不顯、地不寧,則養吾之自然而待時,時到則自然而至,天人親和,道氣一觸即發,則大道興焉,此即是順乎自然。
(三)有些人逆此自然,必敗,有人以所執之自然,對抗天之大自然,亦敗。然英雄豪傑,以人道為自然,以忠為自然,以義為自然,則其死,性靈必回歸自然。現代的修行,即是要克服人類之反自然現象,先修正自己,在積極調和四遭之反常,則性靈可以與天親和,小自然會與大自然契合,現象界的種種磨難,就成回歸自然的本錢。
貳、宇宙中的生命
一、無形宇宙涵蓋有形宇宙,說得明白些,就是有形宇宙有多大,無形宇宙必然超過於有形宇宙。
二、先有無形宇宙,然後有有形宇宙。
三、宇宙定律
「無形涵蓋有形,無形運化有形,無形創造有形」
四、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
五、人非純粹的人,天非純粹的天。
六、物質世界之產生,乃為精神世界提供一個鍛煉之場所,藉物質與精神之融合生存磨煉性靈和子,提昇其位能並增加其知識與能力,使其得以達至更精純更高度淨化之精神境界,所以物質世界雖由精神世界之所化,但其重要性乃不可或缺的。
七、無形世界的生命體,高級的為神、仙佛等,低級者為鬼。
(一) 神分為先天之神與後天之神。
(二) 先天之神,如:先天鈞天上帝等,冠有「先天」字樣。
(三) 後天之神,即所有神(第三神)是人類修證而成,是在世追循 上帝所管轄之自然律者,這種追循自然律而順應自然行為於世的人懂得修行的真義,亦即是向自己奮鬥以求超脫後,避免自然律支配之道。
八、有形世界的生命體,高級的為人,低級者如礦石、花草樹木等。
(一) 世上所有動物只有人是萬物之靈,擁有精、氣、神三寶,小動物如狐狸也懂得修道,但是沒有精、氣、神,所以必須吸收天地日月精華,然後變成人身,盜取人類男女的精、氣、神三寶,往往修煉幾千年也不一定修得成功,這就是「人身難得」。[3]
(二) 神者人也。人為靈之基,聖乃人修成。神聖無足畏懼,仙佛原非尊高,盡憑凡軀自我培養磨煉奮鬥超創而成,故曰:「聖凡平等」。
參、生與死
一、 生命來源
未有宇宙, 上帝運用無形的道源,經過造化巧妙的安排,創造萬性萬靈,一切眾生。同時,上帝主宰全宇宙之眾性眾靈,服從宇宙自然律之支配,就是接受各種物體相互間之異引的吸力,自生自滅,輪迴超脫。
二、生命歸宿:「人從虛無中來,仍回虛無中去」「就路還家」
(一) 人從先天(原來的老家)來,落入後天(紅塵),被世間的七情六慾所誘惑,而產生貪嗔痴等妄念,蒙蔽了先天的本性、初心。即迷了路,回不了老家,便在生死輪迴裡顛顛倒倒,世世沈淪。
(二) 修道的本意、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了斷生死,反璞歸真,回到原處,永不再墮落。我們很不容易得到人身,如果在落到生死輪迴顛倒,並不一定再能得到人身,沒辦法回老家,是一件很遺憾、很可怕的事。
(三) 道者,道路、大道也。只要家中有一人能走大路,不迷失方向,能回老家,就可以把凡俗家人統統帶去。中國有句古諺說:「一人得道,九玄七祖皆升天」,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後天的家是不足留戀的。要修道、得道,以求能回到原來的地方,永生永存,在「老家」大家團聚,為終極目標。[4]
(四) 唯有生前肯下苦功修煉的人,懂得保持天門的通暢,不但平時可以來去自由自在,最後靈魂更可以由天門回去,這就是「就原路回家」。
(五) 靜坐不但是「養生之道」,而且是「回天之路」。所謂「回天之路」就是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了斷生死,不再輪迴,回到 上帝身邊的大道。[5]
(六) 天帝教告訴同奮,生命的開始是靈魂結合肉體,這是天地造化,大宇宙真理,一旦精神肉體分離,生命即告結束。修道的目的就是在修煉精、氣、神,創造新生命,正宗靜坐首先打開天門,就是要使大家接引祖,鍛煉精、氣、神,可以使大家創造新生命,就原路回家![6]
三、生死是一件大事
(一)凡是生物都是必生必滅,這是宇宙造化的原理。有生有死,死而復生,是一個輪迴,一個究竟,所以生死是一件大事。而正宗靜坐百日築基過程,就在告訴同奮「如何了斷生死,跳出輪迴,回到 上帝的身邊」。
(二)先天一炁玄靈子傳示:[7]
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又名新境界)乃是經由天人交通方式而降傳人間,此乃帝教首部治世修持的經典大作,亦成為人類著重心物合一,精神與物質均衡的最高指導大經,而在人類終竟窮究一生大事之時發現,亦只不過是「生死」問題,而首席即以此「新境界」一經,為人類之生死大事提供正確解答,並率先言語道斷,直指人心,指出人類唯有借假修真,性命雙修,方能明心見性而精神不死,與世長存,並成為獨立自主可參與濟世救人之仙佛靈體,否則亦將只是成為渾渾噩噩,絆受業力束縛,難逃輪迴厄運之和子,由此更進化說明了靈魂無論是在有形或無形世界,皆必須經歷一連串不斷的奮鬥,才能提昇其熱準,綻顯其光芒。而首席一生松柏後凋的高風亮節,創造統靈係道脈的奮鬥史,正式印證「心物一元二用論」的最佳寫照。
肆、靈的世界
一、靈的境界何?即生物逝世後所進入之無形的境界也。
二、靈的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其間皆以精神意識之活動為主體。
三、靈的世界與物質世界仍不可分之宇宙世界。
四、靈界生存之標準:功、德、智、能(覺、慧)。
五、靈界與人界由於生活的空間不同,會覺得彼此有虛無飄渺之感覺,事實上與「天」溝通的念力,可以達到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聯繫。
伍、肉體生命
一、「生前不修,逝後已無能為力」
在生前能夠修好適應回老家環境的條件,就自自然然能夠回去,如果生前不修,將來死後就受環境自然條件的支配,無能為力。
回老家的條件:
(一) 生前有功德於世者(如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之純正者)
(二) 生前有貢獻於人類社會者(如科學家、慈善家)
(三) 忠孝節義者。
(四) 具有智慧之善良者。
二、「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 一個命可以分為「生命」及「命運」的命兩方面。「命運」自古至今的人都相信宿命論,都認為一生的命運是注定的,一切靠天,受到出生年、月、日、時,八字無形中的支配,所以一方面講命,一方面講相。內五行為命,外五行為相。因此有許多人把一切寄託在命,不愛惜自己人生。
不管無形中命無如何安排,在人生過程中,都要經過生老病死,四個過程,我們就應該自立自強,要積極地與周遭邪惡勢力奮鬥,從向自己奮鬥開始,創造未來。向自己奮鬥,這就是造命。
「我」有兩者,一為大我,「我命」是指整個世界人類的命運。「我」亦可為小我,多談個人立身處事,只要正大光明,積極培功立德,可以改造個人小我的命運。生命要「由我」,要我自己來把握,生命是操在自己手中。[8]
(二) 人由於因緣巧合,聚匯身業、家業,而有所謂命定之說,乃屬於後天之命。造命乃是在改變此一因果報應,以善行奮鬥,積功累德,祚善徵祥,化消原有命定之劫數,先從自己奮鬥做起,進而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了業、了緣、了願,重得清白之身。
(三) 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我」,映是指地球上五十五億智慧生物-人類的一份子而言,也是指中華民族十二億同胞的一份子而言,當然也是指天帝教同奮的一份子而言。這個「我」應該是為了救劫、救世、就國乘願而來,我既有願力和責任而來,決不是到花花世界為個人享福報而來,而有一般凡俗子一樣,接受五行支配,了結一生而來。尤其是帝教同奮必須改造命運,打破定命論,突破「我命由天」的落伍迷信思想,更要積極向天奮鬥,創造自己的前途,懂得犧牲奉獻,最後天將對我無可奈何,自然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束縛,帝教要求同奮秦修五門基本功課,培功立德,負起「救劫使者」的天命,真正的目的即在「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要我們能不為自己打算,一定可以改造自己的命運,那時無論是「人生無常」或「世變無常」,都可以「以我心不變應萬變」,就是堅持 上帝的宇宙大道,拯救天下蒼生,最後一定可以改變世道人心,我們努力奮鬥的目標一定可以成功,換句話說,只要始終秉持大公無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沒有不能突破的命運,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這事正氣的力量,正氣充沛的同奮無形中一定會善加照顧支持,也會幫助他發財,因為他會拿出錢來幫助真正需要的人,造福社會,做真正有意義的事。[9]
(四) 吾乃大日如來:
在整個宇宙(包含無形宇宙及有形宇宙)之中,存在許多種大自然的定律及法則,安排性靈歷經「成、住、壞、空」而循環不已,由此,構成了宇宙生生不息的現象,而在這些宇宙法則之中,其中最重要之一的法則就是「因果律」,性靈在宇宙循環之中,依因緣而有結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此,性靈在無形宇宙之中的因果關係如此,而在有形宇宙之因果關係更是如此,所以,在世間的天下蒼生與生就具備所謂的「命運」,這種情況在現象界的人類世界之中,更格外的顯而易見。
人類自初生投胎至世間,即共同具備三種命「天命、人命、地命」,
雖然每個人皆有其固定不變的「命運模式」,但是卻可以由「人為」的主要因素來改變,換言之,即是人類透過不斷的奮鬥修行與培功立德,就可以使天命、人命、地命三種存在比率產生相當程度的轉移與變化。所謂天命、人命、地命之簡意如下:
1、天命:每位性靈在先天上,皆是 上帝的子民,並適時領受 上帝旨意而應元來到人間,而且行使救劫任務的使命。
2、人命:性靈以人類身份在人間生存,並將有其一定而且又有限的肉體生命來感受各種善惡或優劣的環境。
3、地命:性靈的三種命之中,一定有一條命備載登記有案於地曹(地獄)的黑籍之中,如性靈生前在世,迷失其先天使命感,則死後無能為力,只能依照「業」的因果律,被安排至地曹,並接受審判。
因此,人類經由奮鬥的能力可使在地曹的黑籍登記撤消,更進一步,也可延長在世間的人命,進而將地命、人命全部轉化為救劫的天命,並在肉體生命結束之後,靈魂可以依仙佛或天使的接引而重返天國。此時,在天國的靈魂並非是處於悠閒逍遙的環境,而是接受諸天仙佛的再教育,並且本身必須經由不斷的反省懺悔來「淨靈」,與不斷的靜坐修行來「煉靈」或「養靈」,否則將永遠停留在原有的熱準狀態,甚至或是遭受淘汰而降級!
由此可見,性靈不論在無形宇宙或有形宇宙之中,皆必須持續奮鬥的精神和行為,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突破因果律、宿命論或業力的束縛,打破所謂「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法則,以生生不息的「行」,創造靈魂的再生!這就是另外一項非常重要且極具深遠意義的觀念-奮鬥的宇宙觀。[10]
(五) 先天一天炁玄福子: 八十五年六月十七日
命受之於天,受業緣牽扯,受五行限制,惟有行善佈德,積功累德,才能開創新運,呂祖言:「我命自我造」,首任首席使者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即是勉勵世人勘破生死,性命雙修,才能了斷世緣,承繼道緣。
天命授之於天,不受五行限制,不受命盤束縛,要以一心至誠履行天命,天必從其願成其志,達天人親和之效。
三、奮鬥之道
(一) 向自己奮鬥做起,即努力掙脫人類本身上電子之影響的奮鬥。
(二) 向自然奮鬥,即創造人類之文明以達於真理之域。
(三) 向天奮鬥,即向神奮鬥,向天界要求平等之奮鬥。(教義p104)
四、人生的使命[11]
(一) 人類的居住環境,適合無形靈界修行之用。
(二) 人身獨有的精、氣、神,經過修煉,可以產生與 上帝一般之鐳炁,其至極,可以因之達到宇宙道源,而贊天地之化育。
(三) 地球的歷史,變化快速,上真高靈,為了加速鐳炁的熱核反應,不管是應劫或是救劫,對於法身之修煉,皆有很大的幫助。
五、生命的目的與價值
在於生前要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死後即可自救其靈魂,如能先盡人道,再修天道,要能運用自然與物質相配原理,經過精神與肉體的鍛鍊,勤修苦煉,終必超脫物理世界的束縛,自自然然,長生不死,進入天人合一的永恆精神世界,回歸 上帝身邊,而以大宇宙為家,與宇宙生命共始終!
六、人生之究竟
所謂神佛者,依其生前功德及貢獻於人類社會之作為,與其個人的勤苦修持,以培養其自身具有更高之經驗智慧能力,與更多之方法及技術,一旦功圓果滿,修成純陽金光氣體,脫離軀殼,便即清輕上昇,來去自如,不受自然律之支配,而直上天闕。亦即自我奮鬥與創造的最高境界,「獨立人天上,常存宇宙中」。
陸、天人親和
一、「親和」是科學上的名詞,就是「感應」,有感斯應。「親」及接近,「和」即響應。人與人親和,天人也要親和。天人親和就是以靜坐的方式達到溝通天人消息的目的。[12]
二、親和力之形成,必須以「至誠之心」為之。即所謂「誠則靈」,非神不靈,不誠故也。天地之大,惟誠為貴。親和力之產生,「誠」之物理結果而已。
三、有謂「不談感應,便非宗教」,事實上,「感應」的發生條件是人的堅定信仰而虔誠祈禱的「親力」少,進而精誠感天,引來無形高層次境界的仙佛,甚至獲得 上帝回應的「和力」,達成圓融共通,暢貫無礙的「親和力」,此即所謂「感應」。而每個人的感應效果及方式,因緣份而異,或心靈強烈敏感,或生理體質變化,或外在環境出現奇蹟等等各種現象,這些接適時機成熟,而無形中適時顯化,使人間有所感物無形的力量。就整體而言,真正的感應則是以平常心順乎自然,已經盡心處乎奮鬥,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精神,「不求感應,自有感應」,「不求顯化,自有顯化」!「感應」 上帝調和宇宙和自然的「大顯化」![13]
四、顯化是有條件的:
專心一意,行使天命,不求顯化,自有顯化;
萬念無我,勇猛精進,不求感應,自有感應。
五、所謂「顯化」或「顯應」乃是無形界神媒對眾生性靈所佈施之感應力量。其主要宗旨是佈放加持靈或靈氣,以提昇性靈之靈覺作用,而臻教化之目的;其影響範疇可涵蓋於無形界及有形界;其運作方式可分為主動或被動型態;而施行方法則是媒壓或媒挾;其型式狀態則為隱隱默化或顯明呈現。總之,其整體體系及過程皆為親和或感應之總表現![14]
四、培養親和力之方法:
(一)立功德於世,逝後即為自由神。
(一) 增加親力,引來其所親近之神佛的和力,而得昇至較高之境界。
(二) 鍛鍊精神,以求自立達到適應期逝後之新的自然環境之理想,而依其修持力之大小,逝後進入不同之境界。
五、「無形應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15]
(一)「無形應化有形」即是無形界仙佛為達到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精神願力,以他們堅苦修成證果或成就之靈力及法能,不惜任何代價,透過人間肩負天命具真正修煉的正氣之士的管道,作為顯化力量的方式。
(二)「有形配合無形」則是有形界人類必須培養正氣,遵守宇宙天地間的最高修行法則,發大願力,拯救人類未來的前途,方得無形之肯定與贊許,付與天命,並以積極奮鬥,隨時犧牲奉獻自己的身心,以配合無形感應教化人心之力量。
(三) 無形中之光殿組織,有殿主、副殿主、總護法以及各位同奮的原靈,確能在無形中充分發揮「無形應化有形」的力量,我在每一期正宗靜坐班「原靈合體」之時,總是一再告訴大家原靈合體與同奮的前途有大有關聯,因為原靈在天上奮鬥,人間同奮也要在人間奮鬥,才能「天人合一」、「共同奮鬥」,有形配合無形,真正發揮宗教救世的精神力量。[16]
(四) 天人同理,道化天人,天人合力
柒、天人之學
一、「天人之學」就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究竟,就是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則、大自然的自然法則。
二、「天人合一」
(一) 要突破我們生理上、物理上的束縛,所以必須要經過三步工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我們天帝教今天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就是從第三步開始。儘管從第三步開始,但是無形中還是按步就班,從第一步、第二步在不知不覺中間過去,最後才能突破生理上、物理上的束縛,才能達成天人合一。
(二) 為中國文化思想之基本模式,象徵中國文化中,個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三、「天人文化」
(一) 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道,探討天上人間的文化。
(二) 研究教義「新境界」,因該書之綱領為 天帝真道,希望世人奉行,邁向精神的重建,道德的重整,人心能于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世界末劫得能消弭於無形。
四、「天人親和」
(一) 天人交通以傳佈 天帝真道,曉諭 天帝意旨,以及繼續探求宇宙最後真理,充實本教教義「新境界」理論為主要目標,絕對不談個人休咎為原則。
降至今日,科技深入太空,聲光化電之發明,層出不窮。已將宇宙真理逐步揭曉,更予天人交通以有力之保證,天人之間的距離,將隨著時代的巨輪日漸縮短。
(二) 這不是人與人的親和,要我們同大宇宙、大空間的親和,要同多度空間以上的「超人」、「真人」來親和,不是今天我們後天一點點普通的皮毛、一點點科學知識所能想像得到的。所以必須我方才講要運用我們的靈覺,經過一個有系統的訓練,最後才可以同四度空間以上的上聖高真溝通。
五、「天人炁功」
(一) 天人炁功亦名「精神療理」,是蕭教主及雲龍至聖殫精竭慮,並奉 上帝恩准,創立下來做為宏教的先鋒。
(二) 天人炁功是天人交通方法之一。
(三) 天人炁功實乃天人調體的作用,為靈肉之間的整合,是兼具調養靈體與肉體的作用,故其調體之效大於一般治療,且涵蓋有形無形之炁療,是為引渡原人之方便法門。[17]
(四) 人體在必須藉由法華上乘正宗竟作法之修煉下,經由虔誠貫念廿字真言,在廿字主宰仙佛之護持與引導之下,與高能量的宇宙磁場交互形成共振磁場,而接引先天炁能,為人淨化受污染之靈體及診心治病。故天人炁功所涵蓋層面同時包括了有形之生理肉體及無形之心理及靈魂。[18]
[1] 帝教教訊,第五期,頁3。
[2] 帝教教訊,第七期,頁3。
[3] 天帝教教訊,第一0四期,頁7。
[4] 天帝教教訊,第五期,頁3。
[5] 天帝教教訊,第一0四期,頁6。
[6] 天帝教教訊,第一0七期,頁8。
[7] 天外玄音,頁35-36。
[8] 天帝教教訊,第四七期,頁1。
[10] 天帝教教訊,第九十期,頁16。
[11] 天堂新認識,頁62。
[12] 帝教教訊,第八期,頁1。
[13] 天帝教教訊,第九十期,頁15。
[14] 天人立極,頁32。
[15] 天帝教教訊,第九十期,頁11。
[16] 天帝教教訊,第一0二期,頁4。
[17] 天人功淺談,頁1。
[18] 天帝教教訊,第九十期,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