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為了大我心胸過理智的生活
光悟
莊子日:「人要大其心胸,遨遊塵俗之外,以達逍遙之境超越相對人生界,直通于絕對的大道。」故曰:「古之人知其有所至矣!至惡乎?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加矣!」未始有物者即是物與我不分,外能無物,內能喪我則吾心大矣!某修養在于「順化和乘化」,神靈內凝則可乘物遊心。尤其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於無窮者!」
由以上可知,所謂修道實乃修生活之道,易言之,即是過理智的生活。進一步我們可明瞭生活,就是要:
一、摒除自我意識,與宇宙及人群社會融合為一。
二、不因過份重視肉體需求,而戕害純潔的性靈。
三、體認生命定律、而不盲目衝動、與排除不必要之紛擾,恪守生活常規。
四、保持生命、新生氣象、始業精神、樂觀精神,使生活精神能常新不敝、銳氣不墜。
五、對世界只求自我奉獻,而不作自我保留。
六、溫柔寬忍以待人。
七、堅持向善精神,肯定生命、積極進取。
八、始終不使惡念、私慾主宰個人的意志。
九、不自我表彰,要致力追求大我的完善。
十、不從事求報償、謀眼前小利益的行為,而當不斷努力追求至高的仁愛精神。
十一、以減輕物質的需求,撇除內心的負擔。
十二、簡單的生活、單純的心靈、專一的精神,使人快樂。
十三、行為不輕率浮躁、處事不雜亂紛杳,總要以冷靜的心智引領自己。
十四、能深刻察及事象之未起,並把握事物的最初機會只在始處用功夫,不在極限拚死命。
十五、本愛世助人之心,參與世俗生活,而不捲入世俗競爭。
十六、不囿于個人生活習性,使能隨遇而安。
十七、宜居於廣大生活的最基層、不追求世俗所嚮往的感官及屬於虛榮的享受。
十八、返璞歸真。上智在「拙」,寧無巧也。
「道」無時不有、無始無終、超越一切而永遠存在。莊子曰:「已而,不知其然之道。既無所見、亦無所聞卻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乃至于至精無形、至大無可圍、而宇宙中天地萬物皆依生生不已。」其天下篇又曰:「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茫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此乃莊子所謂道之靜態和動態總體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