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天堂新認識》釋迦牟尼佛:談佛教主旨,在破四相,無畏佈施,慈悲為本,救世為懷,非徒具名相,口佛心不佛

釋迦牟尼佛──談佛教主旨,在破四相,無畏佈施,慈悲為本,救世為懷,非徒具名相,口佛心不佛

唉嘆!紅塵五光十色之迷,原靈和子,茫茫然未識去處。

聽人間寺廟誦經之聲,聲聲低沉,未達西方,吾佛不得而聞,西天功德蓮池,亦乏人問津。

吾佛非佛,皆是世人尊稱;法本非法,慨然世人無明,誦經就是誦心,心與經義相合,乃是學佛、行佛要旨。

佛教是應時運而興起,當時印度國境邪教橫行,精靈古怪,公然作祟,吾奉 宇宙主宰的意旨,下凡渡世,為了是破迷生信,不立規儀,回歸自然,心悟真性,一部金剛經,就是包涵所有佛學精神。佛者「弗人也,乃無人、我、壽者、眾生四相」;即是萬念無我,奉行諸善,無心佈施而行佈施之舉,眾生平等,皆緣佛性平等矣!

現在世,佛教變質,祈福、拜懺、誦經、禮祭,無非是為自己打算,為了想到西方極樂世界永生不死。信徒之偏執觀念,來自食古不化,人心是活潑生動,而經典是古板生硬,佛門弟子,必須認清時代之變遷,地理環境的不同,而活用佛經的精神,可不能死守經義,枉解佛言,變成「頑空佛子」,而認為一切非佛教之徒,皆是外道!

真正的佛教徒,是必須具備下列之先決條件:

一、佛教:是上天的安排,乃為了拯救天下蒼生而創建,其主旨,在於破除四相,無畏佈施,其外相,並不以佛教徒自居,而是以慈悲喜捨為根本。

二、佛教徒,不以己身成就未來佛為滿足,而應以渡世救人為行持之目標。

三、學佛:即是學佛陀之精神,佛教是不舖張、不豪華、不徒具名相、不以法事誦經為引導進修之工具也。

四、佛法,是無上心法,是與宇宙大道吻合,乃是包容一切,不偏執經義,也不在小處爭論批評者。

五、西方極樂國,是阿彌陀佛之願力形成,是引導眾生之方便法,行功佈德,為了社會的和平,而能犧牲奮鬥的人,才有資格被接引到佛國去修行,唸佛心不佛,唸佛不知學佛,唸佛不識佛意的人,是得不到感應。

六、佛教徒,不可隨便批評別人為外道,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平等,只要有正氣,肯積極為世界和平而奮鬥的人,他就是真正佛子,亦是冥冥主宰之好子孫也。

七、佛教:是向外佈施,寺廟是修道講堂,是為了弘法利生而設,慈悲為懷,方便為門,佛教之門,就是 上帝之門,也是救世之門。

吾曰:

佛法本非法,修心為寶華;

無畏捨身施,西方證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