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言

古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者,即傳佈宇宙真道,也就是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以自然法則,引導人類有健康幸福的生活行為。授業者,是傳授與指導救世濟人之方便法門。解惑者,如何解決同奮心中之疑、之慮、之求、之願,及內心有所疑慮,行止有抉擇,環境有所危難,心中有所蕲求,或求解冤釋孽,或求消災延壽等,都能如願得償。

教綱第四章第十八條教牘:禱、祀、禳、祝,便涵蓋了道、業、惑的實質意義,如將其研究完備,付諸語言、行動、文字。為開導師侍天應人之權柄,則可重建開導師之新形象。禱、祀、禳、祝,概括為「禮」,天帝教有化延核戰毀滅浩劫,拯救天下蒼生的天命,同時又有完整之禮儀,造就每個人健全的心理和合理的行為。「禮就是根據著天,仿效著地,配合著過去未來,而表現於「禱(求)、祀(典)、禳(災)、祝(福)」等儀典上,本師世尊之意即是用這些禮儀來代表天道和人情,冀望人類、國家、社會和諧圓融。

如何將教牘用語言(說)、文字(表文)、行動(儀典)來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以移風易俗。可為天帝教奠千萬年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