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禮樂探討 ─ 楊光楣 ─
壹、範圍
一、前言:
二、禮
三、樂
四、禮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五、中華古代禮樂文明探討
六、玄玄上帝聖誥─創禮制樂
七、孔廟禮樂大典
八、禮樂依於仁而游於藝
九、結語
貳、內容
一、前言:
古代六藝教育中,禮樂並列六藝之首,「興於詩,立於禮,而成于樂」,是聖人最大的理想,相濡以沬,相呴以濕,攜手潤澤文化中國。「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閉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
禮樂就是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達到遵卑有序遠近合和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孔穎達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高誘注:「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蕩人之邪,存人之正性。」唐杜甫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第二十五天阿佐天天王寶誥:「 接三無之妙化,承貫日月之德仁,執就泰禮樂之治,管同康雲極之分。」全闕應元禮部尚書周公寶誥:「執康同禮樂之治,為孔儒仰慕之聖。」
自古中華文化又稱「禮樂文化」,本文就「禮樂文明」深入蒐集資料,廣為探討。
二、禮
佛洛德說:"壓抑是對文明付出的代價。"說穿了,就是克己復禮。禮是什麼?禮是文明。就是文化。詩書禮易樂春秋,不可分割。因此,孔子說,「君子不器」。不強調技術,不強調專門化,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自發的原始狀態,這恰恰是自覺的,有意的,裏面富含著智慧。談到孤獨的時候,我們的詩人寫道:"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這種思維,首先來自天,其次是地,最後是人。人的地位,在孔子以後,就上升到首位。禮的永恆性無庸置疑,也說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寬容。
禮,強調的不僅僅是農業、工業,抑或資訊技術等生產力手段,禮強調的是恰如其分的克制,以自主的熱情和明白的智慧作出人性的證明;對待自然,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神明,對待未知,都應該表現出成熟的自知之明,以使自己立於宇宙長河中的不敗之地;禮,明確地區別了高貴的人性和懦弱的獸性;禮,用一生來說話,它的謙謙的君子風度,既歡迎孩童,也歡迎長者,對青春期的急不可耐不慍不怒,適情合理地引導充滿怒氣和頭腦狂熱的年輕人走上正道;禮,平靜地坐下來,在銀杏樹與太陽相互輝映的光芒籠罩下,如問似答地對你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樂
「正義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歲有萬物成熟,國有聖賢宮觀周域官僚,人有言語衣服體貌端修,咸謂之樂」。
「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
現在人說音樂,指的是那個music,那個大小調,那個和聲學,那個曲式,等等。這恐怕夠不上稱謂樂,充其量不過是聲,或者音。樂,既然取了愉悅之悅的讀音,意思就是和樂融融。那是一種境界,很高的成就。因此,只有明白了詩和禮,才可以講樂。樂,禮樂之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流露出文明盛世的安詳。「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見方,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拔,極幽而不隱。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大焉』。」如果失卻了禮,樂就要墮落為聲。聲固然沒有哀樂之分,但卻淫靡。淫靡,不僅僅指下流。淫靡是毫無節制,濫情無度。孔子說"鄭聲淫",就是說它的混亂。
義大利神甫利瑪窒,有一次隨皇帝去天壇祭祀,聽到了中國皇家樂團的演奏,他覺得簡直不堪入耳,於是問身邊掌管禮儀的官員。那位元官員說,真正的音樂已經失傳好久了。現在你聽到的不過是烏合之眾的弦管齊鳴,很多樂器都借自于西域胡人,沒有規矩,沒有法度。也許,古代讓聖人不思肉味的韶樂真的隨著文明的衰敗而匿跡了。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唯樂不可以為偽。」古人藉著樂以表達高尚情操,樂聲傾動,絲毫無法作假。
「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說明了音樂能振奮人心,相反的,亦能糜亂人性。
古云:「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育,世亂則禮廢而樂淫。是故其聲哀而不莊,樂而不安」。更是明白點出「禮樂」是治世薰陶人心的良藥。
四、禮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中華文明是如何形成的?中華文明的歷史到底有多長?自本世紀二○年代古史辨派歷史學家推翻了傳統的上古史體系以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現代中國的歷史學家和整個知識界。經過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幾代專家數十年的工作,我們雖然澄清和糾正了本世紀初期風靡一時的中華文明「西來說」,確証了中華文明的本土性和民族性,並且大大拓展了對於文明發源地和民族悠久歷史的認識。
但是,由於學者們對「文明」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又習慣於照搬十九世紀以來西方人類學、考古學的理論模式,把「文明」視為文字、城市、青銅器等一項或數項經濟、文化要素的組合,以此為標尺來衡量和評估中華文明起源的時代,以致人們對中華文明起源時代的解釋各持一端,始終難以形成共識。其實,這種文明觀在當代國際人類學、考古學和歷史學界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許多西方學者指出,用這種「博物館清單」式的文明觀作為標尺評估文明形成的年代,在世界文明史上其實並不具備普遍意義,機械地照搬過來評估東方古老而獨特的中華文明,就無異於削足而適履,既缺乏科學性,也不符合學術研究的規範。
評估標尺的確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講究科學、講究學術規範性,只有準確地認識和把握了世界各大古文明的基本內涵或特質,才能使理論模式與古代文明的歷史實際相符合,也才能使確定的標尺具有普遍意義。就中華文明來說,其最具特色、最具實質性意義的內涵,恐怕既不是文字,不是城市,不是青銅器,也不是宗教建筑,而應是古代政治家們一再推崇的「禮」或「禮制」。
以「禮」或禮制作為評估中華文明起源的標尺,其理由在於: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被稱作禮樂文明,禮或禮制是中華文明所獨有的、數千年文明史上一以貫之的要素,也是中華文明區別于其它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在古代中國,歷代政治家、思想家都對禮及其社會功能推崇備至。例如,周代的政治家認為:「禮,國之幹也」﹔「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左傳》僖公十一年、恆公二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一生力倡「禮治」,主張「為國以禮」(《論語□先進篇》)。漢唐以後的政治家繼承和發揚了孔子及其儒家的傳統,極為推崇「禮」在治國安邦中的特殊作用,清儒阮元曾經指出:「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禮也。」(《研經室續集》卷三)一言以蔽之,概括了禮在古代中國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社會整合功能。
因此,自孔子以來,古代中國人均以擁有禮樂衣冠教化文明而自豪,並把它視為區別中國與四夷、華夏與胡貉的基本文化尺度。我們今天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評估中國文明最終形成的時代,理所當然地應該根據祖國文明自身的特質,以禮、禮制的出現為標誌,而不必拾人牙慧,照搬十九世紀西方學者,如摩爾根等人的理論模式,為到底是以文字還是青銅器抑或是城市的出現作為評估中華文明起源的標準而爭論不休。
以「禮」或「禮制」為標尺審視中華文明的起源、確定中華文明形成的時代,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是:禮是什麽?其內涵如何,特質為何?迄今為止,一般學者往往把古代中國的禮或禮制與現代民俗學意義上的風俗、禮儀相混淆,以為中國古代的禮儀僅僅是一種社會規範、行為規範或道德規範。這是以今律古、以洋律中的皮相之談。
禮是中華文明所獨具的特產。在夏、商、周三代,禮是一代王朝的政教刑法和朝章國典,是王朝統治者治理國家、維系家天下的等級制社會政治秩序的准則、制度或規程。換言之,古代中國的禮,其實是一個建構完備的制度與文化的體系,這一體系涵攝著政治、法律、宗教、倫理和社會制度等多重內容。禮或禮制體現在王朝統治者根據當時的政教、祭祀、農耕、兵戎等方面的現實需要而創設的一系列具體的、在貴族階層內部實行的朝覲、盟會、祭祀、喪葬、軍旅、婚冠等方面的禮典上。禮的社會功能在于定名分、序民人、別尊卑、明貴賤,因此,不同等級的貴族實行不同的禮,各種禮典舉行時,每個參加者都要按其身份等級,使用自己所處等級可以使用的禮器或儀節。
由於時代久遠,文獻闕如,遠古時代貴族階層舉行禮典時的盛況,雖然已經隨流逝的歲月湮沒在歷史的迷霧中,但古禮的主體部分,即朝覲、盟會、祭祀、喪葬等禮典中用來表示參加者身份等級的宮室、衣服、器皿及其裝飾等,卻可以借助於二十世紀以來全國各地古文化遺址的田野考古資料而再現其輪廓和概貌。
五、中華古代禮樂文明探討
從各地田野考古資料看,構成夏、商、周三代以來中華禮樂文明之主體的禮或禮制,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已經萌生,如紅山文化大型祭壇、女神廟和陵墓三位一體的格局,就是禮制存在的表征。在長江下游三角洲地區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中,禮制更已趨於系統化、規範化和制度化。禮制在良渚文化社會中存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態及其規模,投射出當時的社會已經確立了一個等級分明的「金字塔」形的社會分層系統。處於當時良渚文化時代社會分層系統的最高層的,無疑是浙江余杭莫角山的大型宮殿式建築基址。據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推斷,該遺址為良渚文化時期的一座台城,是當時整個良渚文化社會的政治中心、宗教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中心之所在。遺址和聚落的規模僅次於莫角山中心遺址的,如上海福泉山遺址、江蘇趙陵山遺址、寺墩遺址等﹔再次一級的聚落,如浙江省余杭市良渚鎮的荀山、吳家埠等遺址﹔而良渚遺址群中的茅庵前、棋盤紋等一系列小型遺址,則無疑是良渚文化社會最低層的聚落遺址。良渚文化聚落形態及其規模的多層次、級差式分化現象,表明當時的社會已經確立了一個多等級的社會分層系統,這些正是禮和禮制在良渚文化時代存在的現實基礎。
(二)良渚文化的墓葬,根據田野考古發掘報告,有大型墓、中型墓、次中型墓和小型墓,各種類型的墓葬之間,無論是墓地規模、墓葬形制,還是隨葬品的種類和質量,均存在界限分明、懸殊極大的差異。各類墓葬中表征墓主人生前身份和社會地位的禮樂用器的懸殊多寡,明白地投射出當時的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社會各個階層的成員尊卑有序、貴賤有等,這是禮和禮制存在的又一表徵。
(三)良渚文化的祭壇,如浙江省余杭市瑤山祭壇遺址、匯觀山祭壇遺址,以及江蘇省昆山縣趙陵山、武進縣寺墩等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祭壇,其形制均有一致處,即平面呈方形,南北向,用泥土堆築而成。其中瑤山祭壇、匯觀山祭壇,均建在高均三十餘公尺的小山上,祭壇平面呈方形,裏外三重結構,用三種顏色的泥土精心堆築而成,祭壇整體又存在上、下兩級的形式。良渚文化分布區內祭壇形制的一致性,表明禮和禮制在當時的社會里已經趨於規範化和制度化。
(四)良渚文化的玉器,如玉鉞、玉琮、玉璧、玉璜、玉冠形器、玉三叉形器等,其形制、文化宗教內涵和社會功能,在橫跨浙江、江蘇和上海三省市的大範圍的良渚文化分佈區裏,顯示出驚人的一致性﹔這些玉器的用途或社會功能,學者們一般認為:玉鉞為象徵軍事統帥權的權杖,玉琮為貫通天地的禮器、是巫術與王權結合的最早的美術象徵,玉璧為墓主人生前所擁有的財富的象徵,玉三叉形器是良渚文化社會集行政、軍事和宗教大權於一身的統治者頂戴的皇冠。這些製作精美的玉器,是用來表示貴族身份和社會地位的禮儀用器,在使用中有嚴格的規定,不同等級之間不得逾越。這一現象與聚落形態、墓地規模和祭壇形制的多層次、級差式現象結合在一起考察審視,表明禮和禮制在良渚文化社會中,已經趨於系統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已經成為兼具政治、軍事、宗教和文化等多重社會功能的維繫社會正常運轉的禮儀體系。
從歷史上看,良渚文化時代的古禮體系不僅沒有隨良渚文化的衰亡而消失,而且被後來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全面繼承下來,成為古代中華文明最具特色的內容。夏、商、周三代從良渚文化繼承的古禮,既包括禮的文化精神、禮制的社會功能,即通過對不同等級的貴族階層佔有的宮室、器皿、衣飾之具體規定中所體現的親疏尊卑的等差原則,也包括一些具體的禮器,如象徵王權的軍事統帥權的玉鉞、祭祀天地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等﹔甚至連玉琮上那個表徵良渚文化宗教信仰系統的神人獸面紋,都被夏、商、周王朝全面繼承下來,成為三代禮樂文明的重要內涵。凡此種種,都表明中華禮樂文明自古一脈相承,而良渚文化社會中禮和禮制的系統性、規範化和制度化的事實,更表明我們中華文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時期已經誕生,中華文明的歷史,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六、玄玄上帝聖誥
創禮制樂誥文:制禮樂,總三曹之統籌。
從人間的角度來說,禮的涵義有二:一是政法制度,一是儀文(指人倫日常的品節儀文),二者都在規範人的行為,使合理而不違背人的本性,所以說「禮節民心」(禮樂記)。樂可以舒發鬱結,動盪血脈,使順理而調和,所以說「樂和民聲」。禮的作用,是由外而內鑠,樂的作用,則由內而外發,所謂「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記),二者乃是造成完全人格不可缺乏的德目。
玄玄上帝以禮樂協助,玄穹高上帝教化全宇宙的性靈,試分別說明如下:
(一)人間固然需要「禮」的約束,無形界的性靈也需要「禮」的節制。因為無形界的性靈參差不齊,從低級的普通和子到高級仙佛,各有不同的熱準與特質,因此必須有所規範。如『應元三十二天之組織與權責概況』所載:「宇宙的鐳光,透過各天的天幕,形成適應各天環境、職務與生態的天光。高等天的神職可以適應低等天的環境,而低等天的神職會受不了高等天的熱力,所以諸天的形成,少見犯境之事,此皆是自然的安排。」(頁九)
由此推之,無形中千千萬萬的靈界,各有其不同的熱準,熱準的不同,可對生存其中的性靈產生約束的作用,使其無法越界進入其他靈域。
(二)樂的作用,從無形的角度來說,至少有二種:
甲、可以治療塵勞之傷,並鼓舞士氣─第二十五天有月玄廳,專門編著柔和之音,凡是受到創傷的仙佛、原人及應元將帥金甲,一旦送到此處,以音導傷,可以治療塵勞之傷,降驚怖之氣。又有日玄廳,專作剛猛之音,凡是應元仙佛及原人,於失意、疲憊、力竭之時,此處即以剛猛之因給予鼓舞,激勵士氣(應元三十二天之組織與權責概況,頁五六)。
乙、可以啟迷開悟─《阿彌陀經》:「彼佛國土(極樂世界),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儒家主張以禮樂治天下,應是源自於上天的啟發。《人生指南》:
「禮者,聖人承天命而制之者也。天未嘗以禮與聖人,天特以禮寄聖人,俾制之,以定千秋之名分,立萬世之防閑耳。………朱子解釋禮字,謂為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禮者所以定尊卑,明貴賤,序少長,別男女,辨等列,習威儀也。聖人制禮,使天下之人,無以卑踰尊,賤妨貴,少凌長,男女有別,等第有差。……天下後世之治,不治於治,而治於循禮。天下後世之亂,不亂於亂,而亂於犯禮,故不得以而制之。威儀三百,曲禮三千,以防其微,而杜其漸焉。…….禮於天時屬夏令,於地紀屬南方,於人身屬心,於五行屬火,故禮者嚴如斧鉞,肅如秋霜,為人所懍然不可犯者也。….書曰,天秩有禮。禮之本,原出於天。故禮雖聖人制之,而不啻天定之也。」(頁七五)
由此可知,儒家的禮樂教化源自於無形的啟示,所以說中華文化是 上帝得真道。而中華文化的老根正厚植在今天的台灣。(天帝教教綱,附錄二─復興先天天帝教緣起)
上帝之教是以中國儒家生生不息天心之「仁」為中心思想……。(天帝教教綱,附錄一 ─為什麼要在地球上復興先天天帝教)
此外,金闕更有鐳光直降中土:
大家知道,「中土難生」,中土同鐳都、同金闕的關係,從鐳都看下來,鐳都一股 氣直射下來,就到我們這一個地球上,所謂「中土」,就是中華民族血統所在的地方,都有受到金闕的特別關注,上帝先天的靈 直接射到的地方,鐳 直接射到的地方。…..所以 無生聖母同 上帝歷劫以來,一直是要想開化中土,使得中土的生靈能夠直接受到 無生聖母、 上帝的關注,尤其是中土。因此我到中土也來過好幾次,你們查一查我的清靜資糧這個靈冊上就知道。(天人學本,頁九三)
師尊在台北縣天土堂成立時也指出:
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可以上溯天心,以合 天帝的真道。…. 金闕是宇宙的中心,鐳都與本太陽系的地球呈垂直體,從宇宙中心一直下來,就是中土,就是中華民族的所在地, 氣直接貫通,所謂貫通天心,氣貫中土。(天帝教教訓第二卷第五十期第十三版)
因此之故,第五十一代天極教教主盤古氏、五十二代天源教教主軒轅黃帝均在中土展開教化。而中華文化之精髓,即來自於天人合一。
禮樂既是三曹性靈的規範,故人若違禮,就要面臨災難。《應元三十二天之組織與權責概況》:
人曹衣冠,依時代與環境而有所改變,正衣冠則禮至。現在人類衣著不整,五倫敗壞,就是劫運臨頭的預兆。此地設有『整飭廳』,專門考核人間衣冠法制,以為應元之參考(頁六五)
今日人類的災難,就是因為悖禮所致。三期末劫及台灣危機,都源於此。
七、孔廟禮樂大典
孔廟不像一般佛寺惑民間通俗信仰的廟宇供奉許多神像,因為四書所載,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孔廟內只能供奉寫字的牌位。孔廟的氣氛予人肅敬莊嚴之美,這也是中國儒家文化行事剛正之精神。孔廟雖然沒有眾多的神像與祭具,但卻擁有不少遵照古制所作的禮氣與樂器。
置於儀門邊有鏞鐘與晉鼓,置於大成殿前丹墀上的有編鐘、編謦與特鐘、特磬,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在大成殿前又有柷、敔、琴、瑟、搏拊、 兆鼓 鼓等及壎等古樂器。柷是一種箱形樂器,形方如斛,上廣下狹,擊之可發聲。敔是一種虎形木彫樂器,備有凹凸之齟齬,刷之可發聲。搏拊為一種小鼓,以手拍之,用以節樂。 兆鼓 鼓也是一種小鼓,下有柄,墀柄搖動,旁耳可以自擊而發出聲,用以導樂。壎是一種上銳底平有如柚子的圓形陶瓷樂器,表面有孔,以口吹之,可發樂音。
另外,像編鐘,以金屬鑄成十六枚,分為上下二層同懸,它的大小不同,敲之可發出不同高低的聲音。編磬則以璧石作成曲形板,十六枚,上下分為二層懸吊,敲之依其大小發生不同聲音。
禮器方面種類甚多,有龍杆、燈、爐、斧、鉞、扇、繖、籈、爵及福胙盤等,在祭孔大典時,每種禮器之使用與樂聲相配合,且持禮器的禮生走路要五步一頓,舉止恭敬。畢竟,祭孔為國之大典,儀節至為隆重。
台北市孔廟每年九月二十八日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由市長擔任正獻官,民政局長擔任糾儀官。參加人員必須天明即各就各位,參觀的賓客亦井然有序,共同來體驗中國傳統祭孔典禮之莊嚴氣氛,為孔廟一年一度之盛事也。
八、禮樂依於仁而游於藝
道德生活的理想,可以「依於仁而游於藝」,概括之,人的仁心可包容一切文化活動。這個「藝」不一定狹義地指中國古代的六藝,可以廣義地指一切人文活動,例如:政治、經濟、數學、科學、哲學、宗教、音樂……等等,總之就是人的文化,人的活動。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獨特氣質,加上在不同的環境生活,造成不同的個性,這是人的有限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是依於無限的仁心,便會有千萬種特殊的表現,成為農夫、商人、學者、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都是可以的。只要是應該而適宜的話,人在實際上於社會中無論是作什麼事,從事什麼職業,參與什麼部門或政綱等文化活動都是可以的。基於仁心的寬容性,我們可以說,只要是為延續人類文化著想的事事物物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有自由去參與。那麼,一切不同的職業,一切不同的人類文化活動,可以有差異性,但本身在價值上並無絕對之高低分別。人人就著其自己個性的差異,各人自覺自定其職位責任,各盡所能,各守其份,真正達到理想人文世界。論語中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說「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九、結語
「無形應化,玄乎其玄。」先天一 玄靈子:「玄玄上帝每逢三期應元之時,是以玄虛一 配合無量靈光、靈氣統籌三曹禮樂制度,開創佛國淨土、劃定三曹道盤,規範人道倫理等重要天機事宜。其後再經由 氣之運作,應化於三界十方之中,其應化過程誠可謂玄之又玄,非後天文字可以比擬。」
史記樂書:「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驩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則此所以與民同也。」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
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當前政治的混亂,社會的亂象,或許都是無法達成古人理想所致,如果人人能「克己復禮」,則社會將更祥和安定。
|
參考資料 主要參考書及文章 陳剩勇 禮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張廣天 永不崩壞的夢想"興於詩,立於禮,而成于樂"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 第二 禮記 樂記 論語集注 楊向奎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 |
天帝教聖訓
漢語大詞典
天曹應元寶誥研究報告修正稿(一)
應元三十二天之組織與權責概況
天帝教教訓
天人學本
柳光赦 玄玄上帝聖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