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時代需求的超科學資訊

新時代需求的超科學資訊

-新境界 心得

  文/楊緒度

 

新境界的誕生和目標

當今人類世界,科技突飛猛進,混亂空前,人們面臨有史以來全球性最大鬥爭規模,世人在迷惘中生活,因此,宗教的存在有其極度需要性。「新境界」一書,原名「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是為指點迷津而產生於此時代。

本書是「天人親和」合作研究的成果,內容融貫「科學、哲學、宗教」之精華,以科學化之方式,透露宇宙自然的奧妙及人生奮鬥的方法與目標。其在立論上,積極向上樂觀奮鬥,目的在使人認識宇宙萬有原理原則與人生新境界,開拓人類新生存競爭的思想領域,並期以自我三奮及聖凡平等的思想啟發,達到「聖凡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之目標。

「新境界」的內容超前現今科學數百年之知識,它從小我中看到大我,是空前未見的「宇宙科學之科學」,是值得精心研究的「超科學」之著。以下是個人研讀的心得報告,提供參考及討論。

 

 

宇宙本體之學

宇宙何其大!「新境界」整合為「心物一元二用」之體系。亦即「心物一元二用」是宇宙的本體,宇宙整個生動現象,是「電子」與「和子」二種基本質素,「矛盾的統一」及「對立的調和」所組成的「一元」系統。「電子」由於同引律而形成陰靜之物體,「和子」則受異引律的支配,物質由「電子」所構成,「和子」出入於物質,形成心物和合一元二用的世界,因此,宇宙是「心」「物」並存的場所。然而,無所謂的「心」,無所謂的「物」,「心」與「物」為渾然一體的兩面。

宇宙間星球上各種「物質」的形成,由礦物而至生物,由簡單之生物到複雜之生物的進化,都是屬於自然律之演變,而非超自律之促成。

 

 

宇宙形成的奧秘

宇宙的時空在生生不息的動態中演變,「新境界」指出動態皆由電子與和子所成的「和力」所致,和力自然地擴大則成為形成宇宙天體的「旋和力」,當旋和力失去和合之關係時,宇宙即歸於混沌。

當旋和系消失其旋和力時,則呈現漫無規律的充盪液體,因液體中之電子激盪,導致蒸氣之上升成為電質,再上升成為體,再上升將與其他旋和系之空界相觸時,形成稜形之凝體(仍為電體)而下降,放出光與熱,似如流星,降至電化之高度時,又與由下而上之電質相遇,因而交相推磨大旋不已,而旋和力逐告形成。旋和力形成初期,因受繼續不斷上升之體的推動,而成一種高速旋轉之光熱體,由於不斷抱合沖盪之影響,由大而小,由無律之公轉成為有律之公轉,則成為「旋和律」矣。

各旋和系中最初形成之旋和力,即為每個旋和系之重心,如太陽系中的太陽,此時太陽系之中心及周圍,為一團漩渦式的旋風電,並可以捲入附近較小之稜形體,形成行星及衛星,而在體之軌道上運行,新的旋和系於焉誕生。旋和系中一旦水分竭蹶,天體即復歸於混沌。

宇宙即是由多數的旋和系所集成之一大旋和系,其間依其旋力大小之不同,故距離不等。千千萬萬個旋和系組成的宇宙中,由生長至混沌,由混沌而再生長,永無止境。此外,尚有不斷形成的新系,無窮無盡的運行,可謂浩然宇宙!

 

 

生命的境況

宇宙真理無窮無盡,特別是關於時代演進中,人類在宇宙中的定位為何,至今科學仍無法驗證,而無形界及宇宙的整體性也都還是未知的玄學,雖然,宗教家以其自身的修持在這些方面已有所體認與感應,天人之間交通傳達訊息的事情,在人類的歷史上也留下了不少的紀錄,但或許因為妙義深微,或許天人交通的證明困難,所以兩者所得仍無法被科學家或人們置信。「新境界」之內容中明示宇宙及天人的架構、組成、功能及運作,建立一種新的實學及精神科學,以明宇宙之原理及原則。

「新境界」指出,生命構造的來源是由「和子」及「電子」二種基本質素,經適切配合後,產生低級物體之生機和高級物體之生命。人是電子量比猿猴、植物、礦物為高的構造體,人體內「陽電子」佔有3/5,並有較高的熱準。「和子」有不同的能量等級,低層者即為普通和子及自由神,向高層者有天君、聖、天尊、仙、佛而至上帝。

人類可以發揮「至誠之心」,以提升和子能量,親和更高級的「和子」。並同時可鍛鍊「精」、「氣」、「神」,由清心寡慾、定靜安慮,而達於至善妙境。

 

 

天人實學之實踐

「新境界」之內容已超出現代科學甚多,是一種科學之科學,可以知宇宙及生命。知宇宙才能知定位,知生命才能知奮鬥,知定位及奮鬥之後,才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新境界」中首創之「第三神論」,指出神是自然與物質間之一種「媒介」,神之本身,亦受自然律之支配,惟具有方法足以避免而己。人與神為同一之電源所形成,只是人之智慧修養不如神而已,根本上是相同,人只要奮鬥即可成為神,此謂「聖凡平等」之義也。

「新境界」告示三種奮鬥方向:(一)需要抱有大志及大願,以求生命之不滅,向天界要求平等之奮鬥的「向天奮鬥」;(二)為了克服自然,創造人類之文明以達於真理之域的「向自然奮鬥」;(三)人之為人,有盲目、衝動、無智、不羈等貪、嗔、痴的問題,人需要運用其和子之力加以控制、導引及支配之,以自愛、自治、自信、自奮的心「向自己奮鬥」。由個人之奮鬥結合群體之奮鬥,最終達到「新境界」中的三個大同理想─「聖凡大同」、「世界大同」及「天人大同」。

(作者:國立中興大學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