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教教歌的由來
郝光聖
天帝教於民國六十九年復興,到民國七十三年許,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教歌,師尊知我是學音樂的,一次閒聊時,師尊當面對我提起天帝教教歌還沒人完成,我把它放在心上。教歌是一個宗教教義精神的縮影,不能沒有,但也隨便不得。
天帝教教歌是師尊作的詞,他曾拿給光得樞機(當時始院副院教)找人譜曲,光得樞機找到他的河南老鄉李永剛教授,當時他擔任某校音樂系主任,他以小調格式譜成,我請國內非常知名的聲樂家來演唱,並錄製成錄音帶,交給師尊,師尊試聽了幾次,就擱置下來。
我知道師尊不是很滿意,於是我也試著譜曲,寫了很久,一改再改,始終覺得不如理想,就照實報告師尊,師尊也點了我:你看,我們的國歌不是很好嗎?國歌的曲調是「莊嚴的」,這是師尊心中教歌的模式。我依國歌的風格譜成後,邀請一位很有名的男高音來演唱,並請管弦樂團伴奏,然後我又加上四部合聲,效果很好。當時也請國光合唱團來演唱,於是就成了一首有男高音獨唱、女高音獨唱以及四部混聲合唱的曲子,我自己覺得很滿意,於是將樂譜與製作完成的音帶都交給師尊。當時在許多教內活動場合,我都會播放,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師尊一直沒有宣佈以這首歌為教歌,於是又擱置下來。在我試寫的前後,我也嘗試找音樂系同學譜教歌的曲,但因為他們不是天帝教同奮,所以聽起來總覺得味道不對。
一直到我把我在中央合唱團的指導老師,當時在師範大學執教的劉德義教授介紹給師尊,他倆談得很投機,師尊尤其欣賞劉教授中正剛直的個性。他是教育部有名的大砲,當年有保送學生出國留學辦法,他是審查委員之一,他認為不合格的,任誰說什麼都沒用,教育部用官員壓他,他也不稍妥協,所以他是很有正氣的,當時師尊就正式請託他:我們的教歌是不是可以委託你來寫?劉老師一口答應下來。
劉德義教授本身是天主教徒,他寫了許多天主教的聖樂,其中多首還得過德國巴伐利亞聖樂比賽的大獎,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當他拿到教歌的歌詞時,他還覺得譜曲並不太難,但是其他幾首的歌詞,像天人親和歌、奮鬥歌等,既不押韻,也沒一定格式,寫起來很困難,始終缺乏靈感。一天,他突然福至心靈,想到可以向上天祈禱,於是虔誠地禱告上帝:我現在要寫天帝教的教歌,請上天給我一些靈感。這一祈禱果然奏效,靈感源源不絕,六首天帝教歌曲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
劉老師叫我們去看他的譜子,譜子是用手寫的,我們很高興當場拿著譜子就唱開來,沒想到反而挨他罵,他說:「我這個是聖樂,你們把它當軍歌唱!」可見再好的樂曲,情感表達方式錯誤,也是無法傳達音樂的精神的。在送師尊呈閱後,亦決定請中央合唱團演唱,海麗唱片公司錄製。錄製當天也是第一次到天極行宮演出,當時師尊希望能一併演唱中華民國國歌、國父紀念歌及先總統蔣公紀念歌,劉老師都答應了。那個年代電影院播放的國歌也是中央合唱團灌錄,所以很多人聽了感覺非常熟悉。
中央合唱團的團員就在天極行宮一樓平等堂,首次發表天帝教教歌,氣氛莊嚴肅穆,同奮及來賓專注地聆聽這些來自天上的聲音,劉教授親自擔任指揮,許多演唱的團員當場落下淚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心裡非常感動,就哭了起來,其中有一位團員楊鳳鳴(敏符)回到台北就皈依了天帝教。
譜好的詞曲及灌錄完成的錄音帶呈上光殿,請無形鑑定,記得當時聖訓下來曾寫道:若人間沒異議,這首歌就成為天帝教的教歌。誰說沒異議?我可有異議。劉教授問我有什麼異議?我就直說了,「老師,你寫的沒有我寫的好聽。」劉老師看我還是不開竅,叫我把譜子拿過來,他說:「你觀念錯誤,教歌不是要好聽!」當場就我譜子裡優缺點一一指點出來,有嘉許,也有指正,然後鄭重其事的問我:「你,還有意見嗎?」我,能有意見嗎?
於是這首歌就真正成為天帝教教歌了。
(作者:中華天帝教總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