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天梯― 從聖訓談死後歸宿
光證
一、前言
在本師世尊與坤元輔教百禧日前夕,我們來探討生死大事是非常有意義的,本師世尊與坤元輔教雖然肉體已經消逝,但是精神生命仍然長存在靈界之中,透過聖訓仍不斷地關懷著我們,督促著我們,讓我們感覺兩位老人家並沒有離我們遠去,同時,也讓我們更直接見證死後歸宿的真相。
因為,死後歸宿一直是人類的一大謎題,到底人死後是否有靈魂存在?若存在又是在什麼樣的世界?這一類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哲學家、醫學家都沒有辦法確切解答,所以我們今天探討這個題目,主要是從聖訓的角度來研究,所謂聖訓是指靈界的諸上聖高真傳到人間的訊息,這些上聖高真在靈界中享有永恆的生命,祂們對於靈界非常瞭解,尤其傳示這部份聖訓的是先天一炁玄靈子,在靈界中是屬於先天大老級的上聖,是先宇宙而存在的神媒。
因此,這些訊息可信度非常高,深具研究與實修的價值。
二、一般人之死亡過程
首先,我先介紹一般人死亡之過程。
死亡也有過程嗎?照聖訓描述,死亡是一個過程,而非剎那發生的單獨事件,猶如出生一樣,從精卵結合開始到出娘胎,也是需要一段過程。人類出生過程大約要十個月,在這期間,受精卵不斷分裂、分化,逐漸蛻變成胎兒,一般稱為「懷胎十月」,以靈界角度來看,這十個月就是靈魂從脫離靈界實相,到進入物質界的緩衝階段;同樣的,人死亡過程也可視之為從物質界回到靈界實相的緩衝階段,大約在四十九天至一百天左右,甚至更久,在這期間,靈魂不斷產生四大原素的變化,使其經歷種種感受,為正式接觸靈界實相做準備,我把這階段稱之為「淨靈百日」。
「淨靈百日」與「懷胎十月」有許多相似處,顯現出死與生的奧妙對比。比如說「淨靈百日」是一個約略說法,有些靈魂剎那就渡過,有些卻延長到兩百日,甚至一年、兩年更久,通常是變異狀態才會如此,猶如「懷胎十月」也是個約略說法,有人早產,有人遲遲未生,在醫學上也是常見情形;再如,懷胎過程尤要重視「養胎」、「胎教」,否則有流產之可能,死亡過程也要重視「覺性」、「助念」,否則亦有中斷淨靈,淪於孤魂野鬼之虞。
「淨靈百日」與「懷胎十月」的相似研究,是聖訓提供給我們第一個重要的啟發。
接著來談談人死亡時,靈魂離體的過程。照聖訓說明,靈魂雖以和子型態存於大腦松果體中,卻會以小和子型態分佈到全身各處,當一個人將死之際,這些分佈在全身各處的靈魂成分,將陸續由手腳四肢往大腦回收,等到全部集中到大腦後,就往天門衝出去,離開肉體。如果該人天門堵塞,靈魂無力衝破,就會往下經由五官、喉嚨、胸部、下部等等離去,越往下部離去的靈魂越不好,離開的痛苦與困難程度也會增加,離開的時間花費也越長,有的要一天、兩天、一星期甚至更長。反過來講,從天門離開的靈魂越好,離去的速度很快,甚至剎那可以離體,當然,這一定是該人在世時修持很好的結果。
靈魂離體是從物質界一下子進到靈界,由於所處環境劇烈變化,會引起靈魂內部四原素產生某種化合作用,使得靈魂沒辦法接觸到真正的靈界實相,而處在一種似真似幻,任憑靈魂自身意念幻化的世界裡,這段時期一般可區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靈性意識停滯階段」-此時靈魂的意識類似停滯狀態,靈魂自身並不會自覺已經死亡(指脫離肉體),有點昏昏沈沈的樣子,偶而乍現生前片段記憶,又隨即消逝,這階段通常在七天左右。
˙第二個階段「靈性意識甦醒階段」-此時靈魂的意識逐漸恢復,較能做連續性思考,但是隨著該靈魂生前修持的好壞不同,其覺性或癡性也會逐漸增強,靈魂有可能因一念之覺悟而立地超脫,也有可能因一念之強烈執著,而重返人間,附著於所執著之人事物上,形成孤魂野鬼,一般情形的靈魂,通常在這兩者擺盪不已,時而覺悟時而迷執,類似處在夢幻世界。
˙第三階段「道德意識審判階段」-此時靈魂開始將這一生的經歷像放電影一樣重現出來,回顧自己一生,覺性強的靈魂會以超然立場審視自己的功過,得到經驗與教訓,進而洗滌了沾染在靈魂外圍的陰電子,這就是淨靈的意義;而癡性強的靈魂有可能在回顧一生中,因忘不了愛恨情仇,反而起了強烈的執念,淨靈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由於執念牽引,又重返人間投胎,冤孽循環報復。在這一階段中,最後還要通過旋風軌道的剝削,才能與前來接引的神媒親和,就一般人來講,這些神媒通常是該靈魂的靈系、靈族,所謂靈系是指該靈魂直系的原靈、指導靈、守護靈之類,所謂靈族是指該靈魂旁系的原靈、指導靈、守護靈。
通常一個靈魂在經歷過上述三階段後,就會由其靈系、靈族接引,或到福報天享福報,或到靈修天界進修,或者準備轉世投胎,當然這中間仍要經過持續淨靈,方得各有所歸。這裡的轉世投胎與前面講的投胎不一樣,由於該靈魂已經經過三階段淨靈,靈識逐漸恢復,又得靈系、族的引導,故能針對其累世靈修功課的缺點,而安排下一世投胎經歷,這種投胎是較好的。
三、天帝教同奮能超越死亡過程之原因
對於天帝教同奮來講,其死亡過程仍要經過上述三階段,但是有兩個特點使得同奮們得以了斷生死,就原路搭直昇機回老家(師尊慣用語)。
第一個特點稱之為「提早接引回天」。回憶上述一般人死亡之經過,可以瞭解到死者之靈魂要經過三階段後,才有靈系、靈族的接引,在這三階段中,各種幻覺執念都可能導致該靈魂走入歧途,難以超生;然而天帝教同奮由於天門早已打開,在臨死時即有原靈、蓮花童子、甚至封靈前來接引,護持該靈魂迅速通過三階段,直接回天覆命,如果該位同奮修持精進,甚至有可能原靈或封靈直接進入同奮大腦中,以合體方式將靈魂引出肉體,迅速通過三階段回天,免去了一般人離體時的種種痛苦。
第二個特點稱之為「合體奮超天闕」。一般人靈魂的歸宿端視其靈體清輕程度而定,靈體越清輕者,所到達之天界越高,這是「清者上昇,濁者下降」的自然規律,本教同奮如果在世時出心、出力、出錢,勇於犧牲奉獻,而來不及做好真修實煉的工夫,其靈體雖不足以到達蓮花聖境或清虛宮,但是藉由原靈或封靈合體之力,依然能直上天闕,只是已無肉體可以藉假修真,在天修煉比較不容易成功而已,所以本師世尊常說:「人身難得」。
原靈或封靈都是充滿正氣的金光體,合體的功效就是經由祂們的金光體帶動同奮濁重的靈體往上昇,這種合體的方式不是一般神媒從旁接引所能比擬,非得有天命、有功德者才能有此殊遇,本教同奮承蒙教主上帝慈悲,體諒同奮為救劫奔波,靈肉佈施,來不及修煉成功,故有此一方便法門,來解決同奮們的生死歸宿。
四、天帝教同奮死後歸宿簡介
天帝教同奮死後靈魂均是回到應元天界,或繼續煉靈進修,或擔任神職任務,基本上是以回到清虛宮為理想歸宿,更奮鬥者往上可以到證果靈宮、金闕、無生聖宮,功力不足者往下先到蓮花聖境養靈,甚至先須到地曹廿字講堂淨靈。
以下對各處所作一初步介紹。
˙廿字講堂:宗主主持,位於地曹,依忠、恕、廉、明、德等順序排列下去,共有二十個堂,統由總堂領導,為提供鬼界淨靈、進修的場所,也是提供在世時沒做好人生守則的靈魂,培養正氣之處所。
˙
蓮花聖境:宗主主持,位於第七天,地球同溫層外圍,靠近人間,好做接引工作。下接廿字講堂,上接清虛宮,共分成十個淨土,為修煉蓮花化身(電胎)之處所。
˙清 虛 宮:三期主宰主持,位於無極理天,金闕直屬行政機構,專司三期末劫之救劫與行劫工作,組織架構非常龐大,其中清虛下院為修煉聖胎、鐳胎之處所。
˙證果靈宮:先天一炁玄福子主持,位於無極理天、金闕之衛星,屬帝教總殿之先天極院,訓練宇宙各主持之處所。
˙金 闕:上帝主持,位於無極理天,宇宙中心,其中極子別院為煉靈機構。
˙無生聖宮:無生聖母主持,位於反宇宙,其中之極子道院為訓練特高真大法之處所。
五、大致接引、煉靈管道
右表所列即為本教同奮大致接引管道的說明。
我按照同奮最常見的三種類型做區分,共有甲乙丙三種。
其中「甲」是指平時天門已暢通者。這包括既有犧牲奉獻的功德,又有真修實煉的工夫,所謂犧牲奉獻是指能夠為救劫宏教出心、出力、出錢,所謂真修實煉是指五門功課持續不斷,精進用功。能滿足上述條件的同奮,平時天門即已暢通,臨死之際靈魂當從天門出去。如果功力仍是不足,就先到蓮花聖境修行,待養靈煉靈有成就,再上昇到清虛宮;若生前功力具足,則可直奔清虛宮,乃至金闕,這類同奮是本師世尊生前一再標榜的模範同奮,在教史記載裡,當年在華山協助本師世尊完成教義的黃維道同奮,即在崇仁教主等的協助下,直奔清虛宮,歷任神職,在修煉完成初級鐳胎後,現任本太陽系冥王星星主。
「乙」是指臨終時天門由蓮花童子打開者。這類同奮包括曾經參加正宗靜坐班打開過天門,後來天門又自行堵塞住,由於其原有貢獻於救劫宏教者,或臨終時一念之懺引來上聖護持者;也包括社會上一些有貢獻於人類社會的正氣之士,因其功德感召,而引來上聖護持。這一類的同奮由於修持均不足以一步登天,故都先接引至蓮花聖境修行。
「丙」是指生前未做好人生守則者。這一類的特徵是臨終時天門堵塞未開,其平日為人處事也不足以感召上聖前來護持,打開天門。其中包括許多名為皈依奮鬥,實則未做好二十個字的同奮,也包括本教超渡來的陰靈、或同奮家屬、社會人士等等天門未開者,都先送往地曹廿字講堂懺悔淨靈,如果懺悔淨靈的成績達到標準,可以由地曹廿字講堂昇往天曹蓮花聖境,繼續進修。
應強調的是,此表僅僅是原則性的簡略介紹,真實的接引案例非常複雜多變,要看個案而定。此表的真正價值,在於昭告世人,生前不修死後即無能為力的真理,同時也昭示出本教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