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與沉淪─生死學的藝術詮釋
廖居安(光胞)
一、前言
人對於死亡的死懼,除了是對於生命的執著與不捨外,更是源自對死亡的無知。傳統文化和生活中,人類的感性心理普遍畏懼死亡,在現代文明中,人以理性態度欲撥開死亡的迷霧。
生死學是二十世紀末新興的學科,大抵仍符於人生哲學、生命哲學、宗教學安身立命、終極解脫的核心義理。藝術是什麼?藝術與生死學有何關係?可以說,概念的思辯是屬於哲學性的,感覺經驗的把握則是本質的、生命的,而藝術的發生則涵括了這二個層面。本文應天人研究學會之邀請,嘗試以藝術賞析的方式經由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來闡述生死學的課題。第一位是西洋文化史上,不衰的全能天才「達文西」﹔第二位是現代雕塑大師,也就是聞名於世「沉思者」塑像的作者「羅丹」﹔第三位是美國新生代藝術家鐘納生.鮑洛夫斯基﹔最後選擇台灣本土藝術創作者李定一先生的畫作,綜合美感體驗和哲學思辯來論述。
二、藝術的功能和內涵略述
欲瞭解藝術的內涵需先以美學的角度來探討。「美」是什麼?一般而言,世人最易明瞭的是視覺和聽覺體驗的美,但是須注意這僅是美之三層的第一層。藝術的美感經驗並不僅在於眼睛、耳朵二項官能性的感受,更有思想(第二層)和心靈(第三層)的美感體驗。觸及生命探求和生死課題的作品,大都不是賞心悅目(耳)、唯美浪漫、抒情感人的,多是屬於第二層思想性(哲學性)和第三層心靈(性靈、宗教性)的表達。這等作品在視覺、聽覺上不討好人,卻能憾動我們的心靈,引發觀者(聽眾)無窮的思索。
論語中孔子人生哲學的總綱在於「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志於道游於藝,道藝相輔大抵是歷代文人人生修養的方法論。藝術的創作和欣賞,有助於我們瞭解多元的人性面貌,無論是喜樂或悲苦、無論是聖潔或是沉淪,都是人生現象,而人類在遭遇外境所顯露出內在的人性,更是多元和複雜。經由多元複雜人性的觀照洞察,有助於對生命內在全盤透澈的理解。「現代藝術」更具有省思生命批判價值的理性精神。藝術陶冶心性,潛移默化,啟迪自我的功能,俾利社會人倫教化,富有「助人倫成教化」的功能。
其次本文要強調藝術領域的核心精神彰顯於「生命體驗」和「自覺意識」之上。藝術是生命的映現,不是靠任何表面的形式、符號,就能獲得深刻的瞭解。它們是經由生命體驗的深刻領悟,才能揭示出真正的藝術或哲學的義涵(註1)。中國山水藝術自然美學興於魏晉時期,當時動盪的社會和混亂的政治,促使文人更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價值與尊嚴,士人面臨生命存亡最大的威脅,激起一種對於生命存在的反省和尊重,進一步移情於宇宙萬物求得物我合一(註2)。
以下將就藝術作品逐一來闡述。
三、在聖潔與沉淪間擺盪-達文西
達文西是西洋文化史中眾所推祟的全能天才,不僅是大藝術家,還是出色的科學家、解剖學家、植物學家、機械工程師、軍事工程師,世上最早的流體動力學研究者,更具有建築、雕塑、音樂的才能。他最為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最後的晚餐」二幅偉大作品,至今仍是世上被討論最多和最多人欣賞的名作,世人著迷於達文西的畫作時,往往忽略了他內在糾葛不斷的疑情及一生渴望探索生死奧秘解開靈魂真相的潛在內涵。
圖一、人體解剖圖(筆記、素描草圖)
西元十五世紀末雖然文藝復興已然萌牙,但宗教勢力、神學價值觀仍然普遍存在,當時的教會律法禁止人體解剖。達文西不滿足於當時神學對於生命真相的詮釋,加以天生具有實驗求證的理性,為了揭開生命的奧秘和渴望明白人體由生到死的過程,偷偷地躲在墓地裡從事人體解剖。在解剖了三十多具屍體,瞭解並鉅細靡遺地紀錄了人的骨骼、神經、血管、各種器官……之後,他喟然問道:「靈魂在那裡?」
圖二、子宮嬰兒解剖圖(筆記、素描草圖)
達文西對生命的起源充滿了好奇,為了研究生命的起源,他觀察了植物種子的胚芽,並經由解剖研究嬰兒在母體子宮內生長的情形。「這個初具人形的胎兒,彷彿一粒種籽的胚芽,在黝暗、潮濕、溫熱的空間裡沉睡著。什麼時候有了心跳?什麼時候聽到了聲音?什麼時候在渾沌中有了光的期待?達文西在胎兒的解剖圖裡嘗試尋找生命的起源。」(註3)
圖三、最後的晚餐(濕壁畫)
這是聖經的情節,描述耶穌在生前最後一個晚間與12位門徒共進晚餐。耶穌預知自己將在第二天遭逮捕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向12位門徒宣稱:「你們當中有一人將出賣我」,引發了門徒們的不安和騷動。在這生死交關生離死別的情境中,有人泰然自若、有人訝異驚慌、有人傷心、有人憂愁、有人懷疑、有人憤怒埋怨。
畫面構圖中,達文西將耶穌置於中間,加上透視的空間表現成為觀者第一眼的焦點,並區隔了左右二邊,各有六名門徒,每六名門徒中又各分二組,每一組三人形成對話,13個人表情、姿態、手勢各異。門徒的慌亂與三角金字塔般耶穌安祥寧靜的身影顯示出動與靜的對比。更表達了濟度者(聖人)與被濟度者(眾生)不同的生命境界。耶穌代表聖人、道、永生的生命,在畫面上顯得泰然自若,達文西藉聖人與眾生面臨死亡時的不同心境,來表徵陷於生死桎梏與超脫生死兩種不同的生命修為。三角形金字塔構圖在視覺上具有穩定的作用,耶穌金字塔般的身影在畫面正中間,顯現了如山聳立,穩定了悸動的場面,這幅畫在告訴世人耶穌揭示的道,揭示的永生的生命,是眾生永遠的依靠,是苦難人生安身立命的底據,人人皆該勇於尋找生命不倒的靠山。
圖四、施洗約翰(油畫)
梵谷感性地表現了他內在心靈不安、騷動的生命現狀。而達文西卻是理性地提問生命為何會有不安?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達文西雖畫出了「蒙娜麗莎的微笑」,在西洋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其一生卻陷於「生與死」「聖潔與沉淪」兩極的矛盾,終生鍥而不捨地尋求解答。我們可以如此瞭解達文西的藝術:
達文西藝術的底據在於{輔以科學-證驗生命物質性的構成經由哲學-探究生命精神性的價值
達文西遺世的人物畫常出現令世人所不解「指著天」的手勢,如施洗約翰一畫所見。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是奉上帝派遣來到人世,預備基督降生,為耶穌傳播福音,為拯救世人的罪而舖路的先知聖人。達文西在晚年一反文化傳統中施洗約翰聖潔崇高的形象,賦予了世俗的人性真實。畫中施洗約翰似男又似女,有男性強壯厚實的身軀,臉上卻帶有女性神秘誘人的嫵媚,依稀是訴說著隱居苦修的聖者,亦曾有過對世間慾望的眷戀(註四)。人們通常沉迷於世俗慾樂中難以自拔,在內心深處卻又期待著救贖,以及棄俗成聖的渴望。心與物的對立,聖潔與沉淪的二極矛盾,不但困擾著達文西,更加藤蔓糾纏著千古以來人類的心靈。達文西使宗教神聖更貼近人間,逼使人們正視自身的生命與心靈。就是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開啟了西洋文化中輝煌的文藝復興時代。
畫中施洗約翰的右手指著上方,是不是抱怨上蒼的造弄?是不是質疑生命的意義?是不是憂煩著生命的不可解?是不是喟嘆永恆真理之不可知?亦或是隱喻生命的起源和死亡終極的歸向!這驚世神秘的一比,指出了人類自古難解的課題。
四、生命的沉思者─羅丹
藝術的高妙境界總是在超越生死之後。羅丹在姐姐去世後傷心苦悶,進入天主教教會想成為一名修士,後因艾瑪神父洞悉羅丹的藝術天賦勸其還俗。人類藝術文化因為他而有了燦爛的瑰寶,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世。旅法藝術家熊秉明先生形容羅丹說:「羅丹的雕刻不屬於外光,不適於放在廣場上、陽光裡,這倒並不妨礙他的雕刻的真價值。他的雕刻是屬於室內的,讓人走近靜觀、冥思。」(註5)羅丹的作品中沒有凝脂般的肌膚,沒有俊美的身軀,沒有視覺的惟美,反而具有心靈的憾動和探索生命奧秘的哲思。
圖五、行走的人(青銅雕塑、1877年)
康德第三批判:「自然之所以在我們審美判斷中成為壯美,不是因為它激起恐懼情結,而是由于能喚醒我們自己的力量。」自然界渾大的氣勢,引發我們內在與之抗衡的精神,而我們能夠不屈不撓,這是康德所說的崇高感或者是說壯美。說風景壯美,其實是歌誦我們自己在風暴裡邁步行進的勇猛毅力。(註6)
羅丹雕塑「行走的人」正是表現這一股征服命運無畏生死的精神力量,「行走的人」沒有頭,卻象徵了你我,和全人類。他邁著大步毫無猶豫勇往直前。好像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人果真有一個目的嗎?恐怕沒有,不息地向前去就是目的,全人類有一個目的嗎?也許並沒有,但是全人類積極地走向前去,便是人類存在的意義。雨果說:「我前去!我前去!我並不知道要到那裡?」但是我前去(註7)。人類揭開了死亡的終極真相嗎?怕尚未全然清晰,但是歷史上千百年來許許多多先賢聖者邁著大步前仆後繼,敲開了生死洞窟的門縫,指引後世窺視門後神聖的風光。這件作品也使我憶念起師尊師母,二位老人家領受救劫天命不僅在地球上昂首邁步,更願為「永劫身」在宇宙浩瀚的無限時空中永不止息的前行。
五、奔跑.張望─美國藝術家 鐘納生.鮑洛夫斯基(Jonathan Borofsky)
現代藝術具備和科學理性一樣的實驗精神,嘗試新的可能性,包涵題材、材料、形式和義涵。近二十年來世界上興起了「空間裝置藝術」之風潮,傳統繪畫以畫紙畫布作為表現的範圍,空間裝置藝術則是以一個特定空間(室內、室外)作為創作的場域。
圖六、逃跑中的人(空間裝置藝術.1980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展出)
作者在一個房間內畫上跑步狀的人形,人形佔據了房間天花板、正面牆、右面牆和地板大部份的位置。造形簡單,筆觸率直而富有動感,是典型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二十世紀末新生代的藝術風格。
我們看到作品中的人物往前奔跑,頭髮因運動向前迎風而揚起,象徵著速度和慌張,彷彿亦讓我們感覺到迎頭撲來風的流動。臉龐因不安而不時往後張望,腿上風趣地畫著腿毛,裸露的軀體象徵赤裸無矯的生命,右腿在地上留下奔跑的印痕,似乎是經過的皆留有痕跡無法抹滅。據作者自述:「這個形象是我自己,也代表整個人類。它帶著焦慮回頭張望,像是我自己踩著又快又大的步伐,扭過頭去想弄清楚誰在追逐我呢?是個人嗎?……還是我自己的過去。」(註8)我們可以一起想想,會不會是死亡之神和命運的幽靈在追逐我們?逃得了嗎?將奔跑到何時才得歇息?
圖片中人物的形軀雖欲逃離卻又觸及、宥限於空間的邊緣之中,似乎冥冥中有一個巨大堅實的框框,禁錮了人的生命,這個框框是什麼?是上帝?命運?死亡?還是自己的心靈?我們都在這些框框之中,如何才能解脫桎梏,融入廣大無垠的宇宙大時空呢?
六、吶喊的心靈─台灣本土藝術工作者李定一
李定一先生是我初識的朋友,在38、39歲間受到二位愛好繪畫的妹妹的慫恿才嘗試拿起畫筆,迄今42歲,三年來欲罷不能。我想這是藝術能夠使人在「世俗表象生活的慣性」和「宗教神秘領域的難以窺測」二者間直透自我心靈的緣故。由於他沒有接受過正規學院的藝術教育,其筆調反而抒放沒有束縛。加以非為藝術表現而創作,僅是單純地藉由繪畫來瞭解自我生命現狀,因此他不是由概念入手,而是直接循著感覺經驗契入,如實地由生命的本質性探索來表現。能夠觸及生命本質性的核心除了動機「單純」之外,更須具有無畏的勇氣,在這個虛飾的時代,有多少人不敢面對自我。由於他勇於直逼生命本質,而幸運地形塑了科班出身的藝術家難以達到的顯明的個人藝術語彙和風格。
圖七、八 吶喊(油畫)
雖然與他認識不久,可是在觀看了他的油畫作品後,卻是有著深刻的感觸。我見到了他內在心靈幾於吶喊的苦悶,這一苦悶的陰影無論如何深藏,在你我,在人類身上都可覓見。著名藝評家何懷碩先生在其著作《苦澀的美感》一著中說:「藝術家都是你我中間的一些人,他只是敏銳,先導地喊出了本來就居存我們心中的感受。藝術即人心,是一定時空的壓力所製造的每一個有覺悟的叛逆者的心聲。藝術便是人類精神狀態的解剖寫照。」(註9)
另一方面由畫作中,我見到了一個人毫不掩飾地面對內在自我,這解剖自我的真誠態度使我悸動自省,十多年來浸沐於宗教教化氛圍中,每日在觀念上探索生命實相,只是概念還是生命急切的需求?我不得不承認,十多年來並未能以絕對真誠的態度來面對 上帝,面對自我,時日一久僅是形成外在的宗教性生活習慣,心靈未能全然契合,我想藝術家對於生命的疑問,對於性靈探索的本能衝動,和宗教修持者渴望解脫生死,獲得終極歸向的潛在心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外在形式和途徑。
李定一先生的繪畫,可以說是一種還原法,不是藉外在自然形象寄情表意,而是直接面對自己,歸返於自身,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的意識和心靈。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自畫像,每一筆皆似解剖刀,筆!畫在布上,刀!割在身上。糾葛變形的身軀似乎遭逢巨大的痛楚,亦是生命的扭曲。吶喊欲裂的嘴形形成生命不可解的黑洞,心靈深淵中的苦悶於此一一竄出。粗重厚實不斷重疊,塗抹的筆觸肌理,予人沉重、負擔的覺受,生命當然有喜樂,但是喜樂的背後往往是有著痛楚的堆疊。似洪流又似火焰的線條,揭示了生命的延續、業力輪迴的洪流。鋼鐵熔爐般焰紅的色彩,更是生命沉淪的警示。(註10)
懂得面對自我,解剖自我的人是有智慧的。芸芸眾生向外追逐的人太多,知道向內追尋的人極少,李定一的內在苦悶是生命的大質疑,生命桎梏的衝撞,生命出路的摸索。雖是藝術創作更是自我心理的治療,和靈性的啟發,若陷溺於苦悶憂傷的深淵,則是自我沉淪,若能自覺,以一「超越的我」來解剖,檢視「此刻的我」,則能逐漸洗滌淨化,走出累世業識、陰影的牽絆,回復光明清淨的生命。亞理斯多德說過:「悲劇引起悲憫之情而使之得以發散,故有淨化心靈之功用。」
七、後記
「美」是人類共同的嚮往,也是人類集體的內在經驗,藝術超越了文字成為世界共通的語言,即是由於人類內在對於「美」有著共通的心靈。浩瀚自然是壯美的,生命內在亦是壯美的,探究生死領域,突破生死禁錮更須有壯美的勇氣毅力,宗教、哲學、藝術皆然,學會秘書處不僅給予我撰寫本文的課題,更給了我思索生死的課題,凌晨三點四十分我望著書房角落沉思者塑像陷入沉思。
(作者:文建會甄選20號倉庫藝術村 首屆駐站藝術家)
註(1):參見石朝穎著《美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水瓶世紀文化公司,1998年11月初版,第206頁。
註(2):參見范宜如、朱書萱合著《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台灣書店發行,87年3月初版,第30頁,119~120頁。
註(3):蔣勳編《世紀領航-達文西特展導覽筆記》,雅凱電腦語音公司,2000年3月初版。
註(4):蔣勳編《世紀領航-達文西特展導覽筆記》,雅凱電腦語音公司,2000年3月初版。
註(5):熊秉明著《羅丹雕塑-欣賞和沉思》,雄獅圖書公司,82年5月初版,第32頁。
註(6):參見熊秉明著《羅丹日記擇抄》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註(7):參見熊秉明著《羅丹日記擇抄》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註(8):黃翰荻譯《鍾納生.鮑洛夫斯基訪談錄》,雄獅美術雜誌131期,1982年元月出版,第76、77頁。
註(9):何懷碩著《苦澀的美感》,大地出版社,69年5月六版,第66頁。
註(10):原作紅色色彩像是血液又像是火焰,惜于黑白印刷中紅色變為灰黑色感受不到原作色彩激烈的氣勢。
聖潔與沉淪─生死學的藝術詮釋
廖居安(光胞)
一、前言
人對於死亡的死懼,除了是對於生命的執著與不捨外,更是源自對死亡的無知。傳統文化和生活中,人類的感性心理普遍畏懼死亡,在現代文明中,人以理性態度欲撥開死亡的迷霧。
生死學是二十世紀末新興的學科,大抵仍符於人生哲學、生命哲學、宗教學安身立命、終極解脫的核心義理。藝術是什麼?藝術與生死學有何關係?可以說,概念的思辯是屬於哲學性的,感覺經驗的把握則是本質的、生命的,而藝術的發生則涵括了這二個層面。本文應天人研究學會之邀請,嘗試以藝術賞析的方式經由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來闡述生死學的課題。第一位是西洋文化史上,不衰的全能天才「達文西」﹔第二位是現代雕塑大師,也就是聞名於世「沉思者」塑像的作者「羅丹」﹔第三位是美國新生代藝術家鐘納生.鮑洛夫斯基﹔最後選擇台灣本土藝術創作者李定一先生的畫作,綜合美感體驗和哲學思辯來論述。
二、藝術的功能和內涵略述
欲瞭解藝術的內涵需先以美學的角度來探討。「美」是什麼?一般而言,世人最易明瞭的是視覺和聽覺體驗的美,但是須注意這僅是美之三層的第一層。藝術的美感經驗並不僅在於眼睛、耳朵二項官能性的感受,更有思想(第二層)和心靈(第三層)的美感體驗。觸及生命探求和生死課題的作品,大都不是賞心悅目(耳)、唯美浪漫、抒情感人的,多是屬於第二層思想性(哲學性)和第三層心靈(性靈、宗教性)的表達。這等作品在視覺、聽覺上不討好人,卻能憾動我們的心靈,引發觀者(聽眾)無窮的思索。
論語中孔子人生哲學的總綱在於「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志於道游於藝,道藝相輔大抵是歷代文人人生修養的方法論。藝術的創作和欣賞,有助於我們瞭解多元的人性面貌,無論是喜樂或悲苦、無論是聖潔或是沉淪,都是人生現象,而人類在遭遇外境所顯露出內在的人性,更是多元和複雜。經由多元複雜人性的觀照洞察,有助於對生命內在全盤透澈的理解。「現代藝術」更具有省思生命批判價值的理性精神。藝術陶冶心性,潛移默化,啟迪自我的功能,俾利社會人倫教化,富有「助人倫成教化」的功能。
其次本文要強調藝術領域的核心精神彰顯於「生命體驗」和「自覺意識」之上。藝術是生命的映現,不是靠任何表面的形式、符號,就能獲得深刻的瞭解。它們是經由生命體驗的深刻領悟,才能揭示出真正的藝術或哲學的義涵(註1)。中國山水藝術自然美學興於魏晉時期,當時動盪的社會和混亂的政治,促使文人更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價值與尊嚴,士人面臨生命存亡最大的威脅,激起一種對於生命存在的反省和尊重,進一步移情於宇宙萬物求得物我合一(註2)。
以下將就藝術作品逐一來闡述。
三、在聖潔與沉淪間擺盪-達文西
達文西是西洋文化史中眾所推祟的全能天才,不僅是大藝術家,還是出色的科學家、解剖學家、植物學家、機械工程師、軍事工程師,世上最早的流體動力學研究者,更具有建築、雕塑、音樂的才能。他最為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最後的晚餐」二幅偉大作品,至今仍是世上被討論最多和最多人欣賞的名作,世人著迷於達文西的畫作時,往往忽略了他內在糾葛不斷的疑情及一生渴望探索生死奧秘解開靈魂真相的潛在內涵。
圖一、人體解剖圖(筆記、素描草圖)
西元十五世紀末雖然文藝復興已然萌牙,但宗教勢力、神學價值觀仍然普遍存在,當時的教會律法禁止人體解剖。達文西不滿足於當時神學對於生命真相的詮釋,加以天生具有實驗求證的理性,為了揭開生命的奧秘和渴望明白人體由生到死的過程,偷偷地躲在墓地裡從事人體解剖。在解剖了三十多具屍體,瞭解並鉅細靡遺地紀錄了人的骨骼、神經、血管、各種器官……之後,他喟然問道:「靈魂在那裡?」
圖二、子宮嬰兒解剖圖(筆記、素描草圖)
達文西對生命的起源充滿了好奇,為了研究生命的起源,他觀察了植物種子的胚芽,並經由解剖研究嬰兒在母體子宮內生長的情形。「這個初具人形的胎兒,彷彿一粒種籽的胚芽,在黝暗、潮濕、溫熱的空間裡沉睡著。什麼時候有了心跳?什麼時候聽到了聲音?什麼時候在渾沌中有了光的期待?達文西在胎兒的解剖圖裡嘗試尋找生命的起源。」(註3)
圖三、最後的晚餐(濕壁畫)
這是聖經的情節,描述耶穌在生前最後一個晚間與12位門徒共進晚餐。耶穌預知自己將在第二天遭逮捕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向12位門徒宣稱:「你們當中有一人將出賣我」,引發了門徒們的不安和騷動。在這生死交關生離死別的情境中,有人泰然自若、有人訝異驚慌、有人傷心、有人憂愁、有人懷疑、有人憤怒埋怨。
畫面構圖中,達文西將耶穌置於中間,加上透視的空間表現成為觀者第一眼的焦點,並區隔了左右二邊,各有六名門徒,每六名門徒中又各分二組,每一組三人形成對話,13個人表情、姿態、手勢各異。門徒的慌亂與三角金字塔般耶穌安祥寧靜的身影顯示出動與靜的對比。更表達了濟度者(聖人)與被濟度者(眾生)不同的生命境界。耶穌代表聖人、道、永生的生命,在畫面上顯得泰然自若,達文西藉聖人與眾生面臨死亡時的不同心境,來表徵陷於生死桎梏與超脫生死兩種不同的生命修為。三角形金字塔構圖在視覺上具有穩定的作用,耶穌金字塔般的身影在畫面正中間,顯現了如山聳立,穩定了悸動的場面,這幅畫在告訴世人耶穌揭示的道,揭示的永生的生命,是眾生永遠的依靠,是苦難人生安身立命的底據,人人皆該勇於尋找生命不倒的靠山。
圖四、施洗約翰(油畫)
梵谷感性地表現了他內在心靈不安、騷動的生命現狀。而達文西卻是理性地提問生命為何會有不安?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達文西雖畫出了「蒙娜麗莎的微笑」,在西洋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其一生卻陷於「生與死」「聖潔與沉淪」兩極的矛盾,終生鍥而不捨地尋求解答。我們可以如此瞭解達文西的藝術:
達文西藝術的底據在於{輔以科學-證驗生命物質性的構成經由哲學-探究生命精神性的價值
達文西遺世的人物畫常出現令世人所不解「指著天」的手勢,如施洗約翰一畫所見。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是奉上帝派遣來到人世,預備基督降生,為耶穌傳播福音,為拯救世人的罪而舖路的先知聖人。達文西在晚年一反文化傳統中施洗約翰聖潔崇高的形象,賦予了世俗的人性真實。畫中施洗約翰似男又似女,有男性強壯厚實的身軀,臉上卻帶有女性神秘誘人的嫵媚,依稀是訴說著隱居苦修的聖者,亦曾有過對世間慾望的眷戀(註四)。人們通常沉迷於世俗慾樂中難以自拔,在內心深處卻又期待著救贖,以及棄俗成聖的渴望。心與物的對立,聖潔與沉淪的二極矛盾,不但困擾著達文西,更加藤蔓糾纏著千古以來人類的心靈。達文西使宗教神聖更貼近人間,逼使人們正視自身的生命與心靈。就是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開啟了西洋文化中輝煌的文藝復興時代。
畫中施洗約翰的右手指著上方,是不是抱怨上蒼的造弄?是不是質疑生命的意義?是不是憂煩著生命的不可解?是不是喟嘆永恆真理之不可知?亦或是隱喻生命的起源和死亡終極的歸向!這驚世神秘的一比,指出了人類自古難解的課題。
四、生命的沉思者─羅丹
藝術的高妙境界總是在超越生死之後。羅丹在姐姐去世後傷心苦悶,進入天主教教會想成為一名修士,後因艾瑪神父洞悉羅丹的藝術天賦勸其還俗。人類藝術文化因為他而有了燦爛的瑰寶,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世。旅法藝術家熊秉明先生形容羅丹說:「羅丹的雕刻不屬於外光,不適於放在廣場上、陽光裡,這倒並不妨礙他的雕刻的真價值。他的雕刻是屬於室內的,讓人走近靜觀、冥思。」(註5)羅丹的作品中沒有凝脂般的肌膚,沒有俊美的身軀,沒有視覺的惟美,反而具有心靈的憾動和探索生命奧秘的哲思。
圖五、行走的人(青銅雕塑、1877年)
康德第三批判:「自然之所以在我們審美判斷中成為壯美,不是因為它激起恐懼情結,而是由于能喚醒我們自己的力量。」自然界渾大的氣勢,引發我們內在與之抗衡的精神,而我們能夠不屈不撓,這是康德所說的崇高感或者是說壯美。說風景壯美,其實是歌誦我們自己在風暴裡邁步行進的勇猛毅力。(註6)
羅丹雕塑「行走的人」正是表現這一股征服命運無畏生死的精神力量,「行走的人」沒有頭,卻象徵了你我,和全人類。他邁著大步毫無猶豫勇往直前。好像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人果真有一個目的嗎?恐怕沒有,不息地向前去就是目的,全人類有一個目的嗎?也許並沒有,但是全人類積極地走向前去,便是人類存在的意義。雨果說:「我前去!我前去!我並不知道要到那裡?」但是我前去(註7)。人類揭開了死亡的終極真相嗎?怕尚未全然清晰,但是歷史上千百年來許許多多先賢聖者邁著大步前仆後繼,敲開了生死洞窟的門縫,指引後世窺視門後神聖的風光。這件作品也使我憶念起師尊師母,二位老人家領受救劫天命不僅在地球上昂首邁步,更願為「永劫身」在宇宙浩瀚的無限時空中永不止息的前行。
五、奔跑.張望─美國藝術家 鐘納生.鮑洛夫斯基(Jonathan Borofsky)
現代藝術具備和科學理性一樣的實驗精神,嘗試新的可能性,包涵題材、材料、形式和義涵。近二十年來世界上興起了「空間裝置藝術」之風潮,傳統繪畫以畫紙畫布作為表現的範圍,空間裝置藝術則是以一個特定空間(室內、室外)作為創作的場域。
圖六、逃跑中的人(空間裝置藝術.1980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展出)
作者在一個房間內畫上跑步狀的人形,人形佔據了房間天花板、正面牆、右面牆和地板大部份的位置。造形簡單,筆觸率直而富有動感,是典型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二十世紀末新生代的藝術風格。
我們看到作品中的人物往前奔跑,頭髮因運動向前迎風而揚起,象徵著速度和慌張,彷彿亦讓我們感覺到迎頭撲來風的流動。臉龐因不安而不時往後張望,腿上風趣地畫著腿毛,裸露的軀體象徵赤裸無矯的生命,右腿在地上留下奔跑的印痕,似乎是經過的皆留有痕跡無法抹滅。據作者自述:「這個形象是我自己,也代表整個人類。它帶著焦慮回頭張望,像是我自己踩著又快又大的步伐,扭過頭去想弄清楚誰在追逐我呢?是個人嗎?……還是我自己的過去。」(註8)我們可以一起想想,會不會是死亡之神和命運的幽靈在追逐我們?逃得了嗎?將奔跑到何時才得歇息?
圖片中人物的形軀雖欲逃離卻又觸及、宥限於空間的邊緣之中,似乎冥冥中有一個巨大堅實的框框,禁錮了人的生命,這個框框是什麼?是上帝?命運?死亡?還是自己的心靈?我們都在這些框框之中,如何才能解脫桎梏,融入廣大無垠的宇宙大時空呢?
六、吶喊的心靈─台灣本土藝術工作者李定一
李定一先生是我初識的朋友,在38、39歲間受到二位愛好繪畫的妹妹的慫恿才嘗試拿起畫筆,迄今42歲,三年來欲罷不能。我想這是藝術能夠使人在「世俗表象生活的慣性」和「宗教神秘領域的難以窺測」二者間直透自我心靈的緣故。由於他沒有接受過正規學院的藝術教育,其筆調反而抒放沒有束縛。加以非為藝術表現而創作,僅是單純地藉由繪畫來瞭解自我生命現狀,因此他不是由概念入手,而是直接循著感覺經驗契入,如實地由生命的本質性探索來表現。能夠觸及生命本質性的核心除了動機「單純」之外,更須具有無畏的勇氣,在這個虛飾的時代,有多少人不敢面對自我。由於他勇於直逼生命本質,而幸運地形塑了科班出身的藝術家難以達到的顯明的個人藝術語彙和風格。
圖七、八 吶喊(油畫)
雖然與他認識不久,可是在觀看了他的油畫作品後,卻是有著深刻的感觸。我見到了他內在心靈幾於吶喊的苦悶,這一苦悶的陰影無論如何深藏,在你我,在人類身上都可覓見。著名藝評家何懷碩先生在其著作《苦澀的美感》一著中說:「藝術家都是你我中間的一些人,他只是敏銳,先導地喊出了本來就居存我們心中的感受。藝術即人心,是一定時空的壓力所製造的每一個有覺悟的叛逆者的心聲。藝術便是人類精神狀態的解剖寫照。」(註9)
另一方面由畫作中,我見到了一個人毫不掩飾地面對內在自我,這解剖自我的真誠態度使我悸動自省,十多年來浸沐於宗教教化氛圍中,每日在觀念上探索生命實相,只是概念還是生命急切的需求?我不得不承認,十多年來並未能以絕對真誠的態度來面對 上帝,面對自我,時日一久僅是形成外在的宗教性生活習慣,心靈未能全然契合,我想藝術家對於生命的疑問,對於性靈探索的本能衝動,和宗教修持者渴望解脫生死,獲得終極歸向的潛在心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外在形式和途徑。
李定一先生的繪畫,可以說是一種還原法,不是藉外在自然形象寄情表意,而是直接面對自己,歸返於自身,血淋淋地解剖自己的意識和心靈。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自畫像,每一筆皆似解剖刀,筆!畫在布上,刀!割在身上。糾葛變形的身軀似乎遭逢巨大的痛楚,亦是生命的扭曲。吶喊欲裂的嘴形形成生命不可解的黑洞,心靈深淵中的苦悶於此一一竄出。粗重厚實不斷重疊,塗抹的筆觸肌理,予人沉重、負擔的覺受,生命當然有喜樂,但是喜樂的背後往往是有著痛楚的堆疊。似洪流又似火焰的線條,揭示了生命的延續、業力輪迴的洪流。鋼鐵熔爐般焰紅的色彩,更是生命沉淪的警示。(註10)
懂得面對自我,解剖自我的人是有智慧的。芸芸眾生向外追逐的人太多,知道向內追尋的人極少,李定一的內在苦悶是生命的大質疑,生命桎梏的衝撞,生命出路的摸索。雖是藝術創作更是自我心理的治療,和靈性的啟發,若陷溺於苦悶憂傷的深淵,則是自我沉淪,若能自覺,以一「超越的我」來解剖,檢視「此刻的我」,則能逐漸洗滌淨化,走出累世業識、陰影的牽絆,回復光明清淨的生命。亞理斯多德說過:「悲劇引起悲憫之情而使之得以發散,故有淨化心靈之功用。」
七、後記
「美」是人類共同的嚮往,也是人類集體的內在經驗,藝術超越了文字成為世界共通的語言,即是由於人類內在對於「美」有著共通的心靈。浩瀚自然是壯美的,生命內在亦是壯美的,探究生死領域,突破生死禁錮更須有壯美的勇氣毅力,宗教、哲學、藝術皆然,學會秘書處不僅給予我撰寫本文的課題,更給了我思索生死的課題,凌晨三點四十分我望著書房角落沉思者塑像陷入沉思。
(作者:文建會甄選20號倉庫藝術村 首屆駐站藝術家)
註(1):參見石朝穎著《美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水瓶世紀文化公司,1998年11月初版,第206頁。
註(2):參見范宜如、朱書萱合著《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台灣書店發行,87年3月初版,第30頁,119~120頁。
註(3):蔣勳編《世紀領航-達文西特展導覽筆記》,雅凱電腦語音公司,2000年3月初版。
註(4):蔣勳編《世紀領航-達文西特展導覽筆記》,雅凱電腦語音公司,2000年3月初版。
註(5):熊秉明著《羅丹雕塑-欣賞和沉思》,雄獅圖書公司,82年5月初版,第32頁。
註(6):參見熊秉明著《羅丹日記擇抄》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註(7):參見熊秉明著《羅丹日記擇抄》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註(8):黃翰荻譯《鍾納生.鮑洛夫斯基訪談錄》,雄獅美術雜誌131期,1982年元月出版,第76、77頁。
註(9):何懷碩著《苦澀的美感》,大地出版社,69年5月六版,第66頁。
註(10):原作紅色色彩像是血液又像是火焰,惜于黑白印刷中紅色變為灰黑色感受不到原作色彩激烈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