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挑 戰 與 回 應

挑 戰 與 回 應

 呂光證

 

 

本論壇之目的在於彰顯教義在現今自然科學發展中之地位與價值,並特別凸顯其於開展科學新發現,帶動科學新思潮之默野玄功,以期促成天人合力共創窮究宇宙真理之新格局。

 


 

師尊曾講:「天帝教是一個科學的宗教。」,《天堂新認識》一書封面也標上「科學的宗教宇宙觀」字眼,許多同奮毫無疑問地接受了,也自認本教的確是科學的宗教。然而一些頗富思考與批判力的同奮,以及長期與本教來往的學者專家們,卻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提出異議,筆者大致將這些異議歸納成兩類:

一類以人文學者為主,大多擔憂本教的科學化等同於物質化,他們認為宗教的價值本在精神層面的無限超越,如果動不動就要以科學實驗來證明宗教存在之價值,那是侮蔑了宗教,物質化了宗教,是把宗教從神聖殿堂粗暴地拉扯下來,王邦雄教授甚至憂心地說:「以後同奮們不來鐳力阿,都要到實驗室去了。」                                                                                                                                                                                                                                                                                                                                                                                     

另一類以科學家為主,認為科學與宗教本屬不同範疇,相互尊重即可,實不必硬要以科學實驗來解釋宗教,也不必勞動宗教思想來指導科學發展。因為前者穿鑿附會的多,很容易變成偽科學,踐踏科學尊嚴,後者則喚起伽利略被迫害的記憶,包括三百多年來羅馬教廷自以為掌握最高真理,企圖「指導」科學家的痛苦經歷。

持平而論,這兩類看法都有他學術判斷的依據,並非無的放矢,然而筆者遺憾的是,這兩類意見只基於對本教的表面觀察,並未深入瞭解本教對科學之立場,因此多有誤解,至於一般同奮無條件接受「本教是科學的宗教」的說法,亦多屬人云亦云,未有根本認識。是故筆者不揣淺陋,發表此文,一方面回應長久以來的爭論,另一方面也試圖為本專欄:「新科學論壇」尋求一適當定位。

教內文獻中與科學關係最密切的首推教義《新境界》,其次是《天堂新認識》一書與部份天人文化聖訓,尤其是民國七十七年傳示的「宇宙大道聖訓」尤為可觀(註一)。當然,所有聖訓或書籍都是教義的延伸,而許多具體的、可與科學知識相印證的訊息多落在聖訓或其他書籍裡,比如林緒致同奮研究超導體的靈感,即是源自於「宇宙大道聖訓」裡的一篇侍文,至於教義內文雖也有提出一些具體知識,但教義最大價值應是在科學與宗教的基本關係上提出前瞻性之意見。

本文將只就教義部份來探討科學與本教的關聯,凡有論述,皆有原文引證,以示非天馬行空之談,筆者將從「救劫論」、「本質論」與「方法論」分別探討。

 

救 劫 論

 

天帝教為什麼如此強調科學呢?只因為科學是現代顯學,為了宏教渡人不得不趕時髦,於是揮舞科學旗子以壯形勢嗎?就像許多新興宗教也打著科學招牌,甚至名稱就叫「科學教」,天帝教真的只為了這目的嗎?還是有更深刻的原因?

筆者研究教內文獻後,對於這個問題提出第一個解答:「為了救劫之故。」師尊在《清虛集》有一首詩:

「物質精神體用同,東西文化各推崇,哲科兩學應調劑,道器兼資本相融,只因功利傾唯物,悲劇一開演無窮,淘汰自然看結果,當知執兩用其中。」

這首詩裡講清楚了人類的劫難就是從「功利傾唯物」肇端,於是乎「悲劇一開演無窮」,即使這首詩的詩名,師尊也不嫌長地取為:「造成世界戰爭大率因傾向物質方面而起」。

為什麼一個唯物思想會造成這樣大的禍患?師尊在教義附錄二提到:

「人類生活是人類思想的反應,唯心唯物兩種對立思想形成了現在兩個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人類生活越向前進,為其指導的哲學思想便越應隨著時代而向前發展,方足以維持世界和平秩序。」

所謂唯物之說,是把人生宇宙所有一切因素歸於物質,由於物質是有限的,是不能恆久不變的,因此人生也就充滿爭奪、仇恨、痛苦、煩惱。科學雖然不等同於唯物,但是自迪卡兒將心物二元化,並昭示科學研究的對象僅僅是物質之後,科學成為唯物之說的有力推動者,科學的成就,聲光化電的發明,深入全地球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角落裡,從高山到大海,從赤道到兩極,人類生活無不深受科學影響,僅以近年來備受爭議的複製人而言,其對家庭倫理、社會結構、人性價值的衝激,已經不是任何哲學家、宗教家所能視若無睹了。

是故,本教重來人間的目的既然是為了挽救劫運,怎能無視科學問題呢?但是教義並不因此而否定科學,因為科學有其彰顯真理之價值,教義是主張要將科學、哲學與宗教放在真理面前,平等對待,教義承認科學、哲學與宗教都只擁有部分真理,必須相互交流,彼此互補,才有可能探求真理全貌。因此教義在第一部緒論裡說:

「宇宙間之真理無盡無窮。人類雖是理智最高等動物,然而僅能了解理智所能見聞之直覺範圍,即是『大而化之之謂聖』的聖人,亦斷不能因其已知之理,而窮究出乎『知的極致』之外。是故過去許多科學家分門別類,以其有限之優越智慧時常玄思冥索,殫精竭慮,終未能探出宇宙相當究竟。其最大缺點,即是囿於心物之分的成見各走極端,未能探本窮源。所以最後仍得回到宗教上來研討神靈之學,而向『神的境界』繼續探求,及其方有心得,正擬深造,而時不再來,與世長辭,遂亦湮沒無聞。」

「因此,近年世界最新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亦均順應時潮,各本已知之理趨向於心物交相組合的途徑,以求發明『一切未知』之理,建立一致正確的思想,眾所公認的答案。」

「中國宗教家往古亦有自身勤苦修持而得之神聖啟示,如道家之通靈感應,佛家之明心見性等法門,惟因限於潛修獨善,或雖現身說法化度有緣,但以妙義深微難期普遍,對於人間社會真理前途無甚影響,莫不引為缺憾。」

這段文字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教義強調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應該「各本已知之理,趨向於心物交相組合的途徑」,換言之,教義承認這三者都擁有部份真理,科學、哲學是如此,宗教亦不獨大,教義並不認為宗教(包括天帝教)已擁有全部真理,這是討論天帝教與科學關係中,非常重要的認知基礎。

從教義原文中,可以理解到教義是把宗教與科、哲視為窮究宇宙真理的三種方法,科、哲方法的缺失在於無法探求「知的極致之外」,比如說靈魂世界的存在,而宗教方法的缺失在於「難期普遍,對於人間社會真理前途無甚影響」,於是乎三種方法的結合乃成為時代潮流所趨,但是怎麼做呢?教義主張應有「獨立的宗教專司其事」,「其事」指的是宗教方法中的天人交通,透過天人交通把人間科哲知識與無形靈界諸大神媒相互研討,共同探求永無止境的真理。

有關這一點容後再詳述。

 

本 質 論

 

從上述討論中,已隱約觸及到一個更本質的原因,教義在第六十九頁指出,支配整個宇宙的公律有兩種:

「一為機械之律,即為吾人與共之『自然律』;一為自由律,即為『神律』,亦即神仙依其智慧與修持而操縱『自然律』之科學方法是也。」

「自然律」的內容有兩大類,一是「旋和律」,包括存在各大星系間,小至存於各行星間之旋風力;一是「萬有引律」(註二),包括和子與電子間、和子與和子間、電子與電子間的各種異引、同引之力。

「神律」則是一種方法,一種能操縱、運用上述各種自然力量的方法,比如媒壓、媒挾等方法,或是傳統說的御心、御物之術,這些方法是由「智慧與修持」而來的,例如經由親和力相引而來,或是經由精神的鍛煉而得。

顯然,人間科學歸納、演繹、實驗之法也可歸於一種初步的「神律」,是人類依其「智慧」而發展出來的,其目的也在瞭解並運用「自然律」,事實上,四百年來的科學成就,的確揭曉了一部份「自然律」的奧妙,因此人類也可飛天遁地,製造出古人難以想像的物品。比如人類掌握了電子之間異引的知識後,發展出電力文明,乃至今日的資訊文明,又比如人類掌握了氣壓與流速的關係後,發展出各種飛行器,翔遨於天。若回到一千年前,今日之科學文明不也是當時之神仙術嗎?

然而科學只是人類依其理智觀察、實驗而發展出來掌握「自然律」的方法,並非依人類的修持而得,因此科學方法不但是教義所講的「神律」的粗淺部份,甚至還是一種片面的,只依智慧而不依修持的「神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認知,人間科學方法若逐步修正而越趨於成熟,也就是除了「智慧」之外,逐步加入「修持」之功,科學方法將會蛻變,形成一種嶄新的、認識與操縱「自然律」的新方法,達到「神律」的真正標準,那時人類文明才能晉升宇宙文明。

換一個角度講,人間科學方法目前僅限於唯物論,一切理論皆以觀察物質現象來分析綜合,即便是心理學部份,仍是不離研究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然而宇宙真相確是心物一體,因此科學所見只是真理的一面,科學終究要納入心靈因素,才能一窺宇宙全貌,這種主張科學改良運動,將唯物方法論調整為心物一元二用方法論,也就是把「智慧」與「修持」共同納入科學方法之中,是天帝教基於挽救劫運,面對目前科學之偏頗,所採取的積極立場,也是天帝教基於對「自然律」的深刻體認,明白科學在本質上亦屬「神律」之初步發展,欲要恢弘「神律」的必然作法。

正是救劫之所需與本質之必然,使得天帝教如此重視科學,甚至在教義內區分成「物質之自然觀」與「精神之人生觀」兩大部,其背後之理論依據,非高唱宗教心靈論者,或趕科學時髦論者所想當然爾。

 

方 法 論

 

論述到此,接下來的問題是,天帝教如何來促進科學之改良運動呢?

筆者分理論改良與實驗改良兩部份討論。

翻開教義,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教義主張改良科學的具體意見,比如第四十一頁說明「精神之人生觀」的宗旨:

「故本書第二部之主要理論係在說明一種新的自然科學,以便世人之研究,並望有以光大之。此部之內容,則有涉及超自然現象之問題,而論及『神』之性質,及人生之前途等,然此亦係一本科學立場為闡明宇宙真理而努力,非故作神怪之說以圖增強其論證之效果者可相提並論也,故名『精神之人生觀』。其目的則在建立一種新的精神科學,以明宇宙之真道。此種心物協調一體兩用之真道,係以相對之勢而演出矛盾統一之萬象,始終撥亂歸正,以求其『和』,是為基本意義。」

這裡提到「目的則在建立一種新的精神科學,以明宇宙之真道」,用「精神科學」這個名稱是為了與傳統「物質科學」相對比,同時「求其和」以創造「精神物質協調」的一種新科學。因此教義在理論上採取兩種作法,第一種作法是針對許多物質與精神現象提出理論解釋,給予科學家研究之空間。

例如教義第五章第二節介紹了天人交通的六種方法,包括:侍準、侍光、侍筆、侍聽、精神治療、靜觀,甚至以圖解詮釋其作用機制,將千古以來人與靈界之間憂患神秘的現象予以理性解釋,教義毫不諱言,其目的在:「以期引起科學上之改良運動。」

又如該章第二節「精神之鍛煉」,以氣胎、電胎、聖胎、鐳胎解釋靜坐之心理生理變化,使得這種人神之間神秘莫測的現象也有了一個可以研究、甚至實驗的機會。

又如第二章講「宇宙之起源」捨棄了傳統宗教敘述的方式,直接就其過程、原因、機制加以說明,與人間科學理論形成一明顯且強烈對比,其中彼此符合或矛盾之處,都有賴科學與本教虛心攜手合作,共同探討。

第二種作法是大量採用科學名詞,提供科學家有跡可尋地探索未知領域。例如教義用「陽電」、「陰電」來形容構成人性之善惡以及親和感應之現象,用「電子」、「原子」、「和子」描述微小世界的基本特徵,用「旋和系」、「旋風力」表達自然現象的力量型式,用「鐳」象徵宇宙至高威能之存在。

每一個名詞的選取都有其淵源與用意,並非胡亂命名的,例如用「陽電」、「陰電」來形容構成人性之善惡,這其中透露善惡之念在人性中是一種靈魂與肉體相互引合的自然結果,科學家如果能找到這種引合之力,自能明白靈魂與肉體的關係,這樣的科學發展慢慢會自我蛻變,擺脫唯物窠臼,朝心物一體的方向前進。

以上不過是略舉數例而已,其實整本教義的重點就是將宇宙人生各種精神與物質的現象予以理論解釋,主要目的,即是要銜接科學研究,以這種銜接來促進科學之改良,畢竟科學作為人類追求真理的方法,是無法用政治力或道德力強逼改良或壓制的,即以現在複製人的必然性,可見目前科學宛如脫韁野馬,沒有其他力量足以制衡,唯有從根著手,昭示出一種探求真理的更全面的方法,才足以吸引科學注意,逐漸自我蛻變,教義之重科學,實有此深刻因素。

除了教義提供理論解釋以促進科學改良之外,實驗仍是最直接、最具吸引科學的方法,筆者將此稱之為實驗改良。所謂實驗改良即是將以往科學研究的對象,從僅限於物質領域擴大到包括精神領域,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以腦波生理儀探測人體靜坐時的生理變化,或是作天人功、或是進行天人交通時的生理變化,以生理變化的物質基礎探究精神運作的影響,這是證明精神力量存在的初步方法。大陸正致力發展氣功研究與特異功能研究的途徑,也是其中之一,歐、美、日發展已久的超心理學亦是主流,在這一方面,世界各國已經進行多年,獲得不少成果。本專欄首刊緒致同奮研究超導體天人交通機的計畫,現已開始從測定「天人親和態」著手,持之以恆發展下去,未來將有可能有重大突破。

 

結 語

當然,不論是理論改良或實驗改良,這都是一條漫長的路,教義昭示的是一個大原則方向,在朝這方向摸索前進時,所提出的理論或實驗依據,未必完全是正確的,畢竟教義在許多名詞與理論的表達上,不可能完全脫離當代科學水準的瓶頸,此所以教義也虛心承認宗教與科、哲一樣,在真理面前也只是「各本已知之理」,從而呼籲以科哲客觀精確的態度,配合宗教修持的驗證,創造出一種心物協調一致的學術文化,這種學術文化不單單是科學的改良而已,也是宗教之改良、哲學之改良,教義稱之為宗教文化的第三紀,一種符合自然法則,沒有神秘與偏見的文化,教義謂之「第三紀時三同之理想」,現在人間則謂之「天人實學」。

本文淺論,旨在說明天帝教重視科學的原因,有救劫之所需,有本質之必然,而在促進科學改良的方法上,提供了理論與實驗二路,深盼贊成或反對本教科學發展的同奮或社會賢達,能從本文瞭解其中緣由,彼此答辯詰難也才有一交集,是所期望。

 

註一:「宇宙大道聖訓」將於今年整理出版。

註二:教義原文為「萬有引力」,筆者認為「萬有引律」更符合教義原旨,故在此直接採用此名稱。

 

(作者:天人研究學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