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神奇的小和子

 

賴緒照

 

DNA 的省思

 

前些日子報載人類分子生化科技已漸漸揭開基因的奧秘,在未來的時日裡,二十三對染色體基因組合的知識勢將揭曉,到那時人類從基因裡可探知可能發生的疾病、壽命的長短…等等,生命在這些遺傳密碼圖譜下,似乎不再顯得是神秘抑或是不可探尋了,而上帝或靈魂賦予生命之說,也將成為可以挑戰的議題。人類此種與上帝競爭的結果,可能與上帝越行越遠,但反過來講,也有可能在極細微的探知裡,找到上帝。這種不同範疇的文化彼此對立、衝激,以尋求出路的趨勢,在二十一世紀會日趨明顯,然而對天帝教同奮而言,最感興趣的焦點,就是本教天人實學與天人大同的觀念能否無懼地面對此一挑戰了。

基因遺傳密碼的開發與研究,牽涉到生命究竟是如何啟動的機制,這種尖端細微的研究突破,給筆者一個很興奮的啟示,那便是本教小和子的理論。在《輯錄》(註一)裡提到︰

 

「生化之原動力,則源於和子帶動電子體之生理基礎功能,進能影響人體中之活性基值體(即指單鏈之去氧核糖核酸DNA及多鏈之腺嘌呤核甘三磷酸ATP,以及由胺機酸組合成之peptide),使其更具功能性而足以強化電子體之個體生命。」

又說︰

「電子體之微妙性,乃在於和子釋放一能量於該物性粒子中,此能量之轉化構成電子體生命活性之動力來源,然此釋放部分能量之和力能源稱謂以『小和子』、『末和子』。」

由上述小和子理論推之,一個生命最初的啟動是來自小和子的作用,而參照現代分子生化學的觀念,此作用應是在DNA分解到極細微的粒子處產生,也就是說,是在組合該生命遺傳密碼之原始點產生啟動生命的作用;因此不免令人悸動,而有以下認知︰「靈體醫學分解到最微細之處,就是人類最先端的分子生物學,人云『無限小就是最大』,此一原始點也許就是未來人類與上帝之間最直接的接觸點,人類的科技文明如能印證此點的實質性,且掌握靈魂存在的證據,那便是天人大同的開始,這是我們拭目以待的。」

當然,目前要達到這個理想尚有段距離,但本教和子理論的確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研發,因為在新世紀的發展中,宗教學術思潮的進步,未嘗不是以後尖端科學的先導,筆者深信,本教和子理論將可能是未來分子生物醫學參考的重點。

 

   和子與肉體如何接觸配合

 

依照本教和子理論,當胎兒初出娘胎與和子引合時,和子與電子體起了不可逆的反應,也就是說,此種引合非等到電子體死亡,否則二者不可能分離。同時在引合的瞬間,和子起了如下的主導作用:

投胎和子旋入人體的松果體內,在這剎那和子將阻斷大部份累世的經驗記憶,只存留一部份「和子餘習」,此和子餘習在大腦中將會複製一部份前世所存留的慣性記錄,然後該和子的靈魂意識即會在新生個體的大腦皮質層中產生強度電力作用,一方面是將大部份未複製的前世、累世慣性深藏於X原素內,另一方面則在大腦皮層上下方的空間,形成不等程度的「靈魂意識交集引合網路」,並以此主宰著新生個體的人格發展。

於是整體的生命就在這種和子主導電子體的模式下,進行生命的樂章,綿綿而行....。

小和子的定義

 

和子旋入人體的松果體後,即在人身起了主導作用,《新探討一》(註二)裡提到和子在人體的分佈是90%藏於大腦,指揮電子體之思惟及活動,10%分布全身。這讓筆者想起,常常會有人問起靈魂到底長得什麼樣子?按照聖訓及教義的描述,筆者認為靈魂在與肉體接觸後即合而為一,有細胞處即有靈魂的存在,只是和子原素的分布有多有少而已,如大腦、松果體處應是和子最集中,亦是主體所在,而其他地方雖較為稀少但卻仍與肉體細胞緊緊相扣,主導細胞之運作,此種細胞與靈魂之間契合的關係,就是本教和子理論中小和子的神奇作用。

依教義而言︰「和子以其原素中之三分之一量充實每個原子中之電核,以司神經知覺之貫通,故每個原子電核又可名為『小和子』或『末和子』。」,所以綜觀小和子的定義與描述,人體靈魂與肉體接觸後所引發的生命現象,筆者認為即是小和子的推動。上面引述的「電核」即是構成電子體之原子之核心,而為電子體最微細的基本單位,也就是和子用以充填能量、支配電子體的生命能源。所以生命發展的整體過程,包括從一開始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到胚胎發育成熟與和子的配合,其中皆有小和子參與,可以說小和子是肉體與靈魂間的必要橋樑。

這種現象與細胞核內基因組成可決定個體生命的特徵是否相類似呢?以此小和子理論對照基因學不覺令人欣喜,似乎有可印證之處,但總覺得還有一段距離,就待有心人來挖掘了。

小和子的作用

 

以上一期刊載的胚胎發育理論再配合小和子理論,我們概略可理出生命啟動機制與和子間的大略關係︰

當一對男女個體分別於青春期開始製造精子、卵子時,在最細微的電核處(即構成精、卵細胞的最小單位處,亦即本文講的小和子),啟動精、卵細胞的生化組合,逐漸形成精、卵細胞,此股生化原動力來自男女雙方和子供應小和子的能量,筆者列出流程如下:

 

男、女和子→分佈原素於電核(小和子)→形成人體之電子→原子(教義之原子)→原子(科學可驗證之原子)→分子→最後產生精、卵細胞

由此過程我們再次驗證,可知電子體生命與和子之間緊密相扣,每個細胞皆有靈魂的影子,因此細胞也有記憶,此種現象皆來自小和子的作用。再如我們常言自己身上流著父母的血,也帶著父母的業,何嘗不是從父母和子三分之一原素充填的小和子所帶來?而當夫妻精、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兩個不同個體精、卵細胞內之小和子彼此融合,形成一體,再次主導受精卵的發育,此時即是醫學上所言染色體的配對組合,亦即基因密碼的組合。但是此時供給小和子的能量來源,卻轉換成來自母親之和子,再加上環繞母體周圍欲投胎的和子及其守護神、部分靈系靈族和子,亦會透過該母體之意識關注此一胚胎的發育。

總結來說,一個胚胎的發育牽涉到父母親的小和子的能量、母親和子的能量、欲投胎和子與其守護神、部分靈系靈族的能量,一起共同組合並影響胚胎,以迄胚胎成熟而成胎兒,再於出娘胎時與投胎和子正式結合,由投胎和子原素的三分之一量充填電核,接手主宰新生命的開始。

而投胎和子接手後,如何藉由小和子來主導電子體,以行使生命呢?

聖訓提到︰

「和子電子體結合後,即在人身形成一種無形的整體電力引合網路(氣化、生化系統),幫助X原素主導其他三種原素,使各原素均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X原素亦是藉由電質原素指揮人體中樞及自主神經系統的特性,透過人身中之無形電力引合網路,帶動體內生化系統的加速運轉,達到強化生理機序的功效」。

可見X原素又是和子中諸原素的主導來源,而X原素又是如何藉著其他三種原素來帶動生命呢?聖訓《輯錄》提到︰

「於和子成分之四種原素所扮演之作用言之,其殊異性為X原素,乃專司下達命令之指揮中心,導引其他三種原素司行本具之作用能力,以連鎖反應而至人體之大腦皮質及中樞神經元,以便產生一連續神經傳導下行性之作用,而由身體內部之小和子來帶動中樞神經之貫連,以行帶動傳導至各組織器官及末梢之運動神經網路,構合成一生命機體結構上之完備,進而帶動電子體應有之生命能量及活潑性」。

所以行筆至此,以本教的和子理論來看整體生命現象,已大致可整理出端倪,甚且對於靈魂的存在也有更實質的認識了。筆者將前頁生命啟動的簡表再補充如下︰

 

接續上述生命啟動的過程→精、卵細胞結合受精→受精卵→精、卵細胞小和子互相融合與受精卵細胞抱合激盪→母親和子供給能量來源、投胎和子、守護靈、部分靈系靈族和子關注→帶動小和子引動胚胎發育→胚胎成熟→胎兒→出生→投胎和子與胎兒引合→和子旋入松果體→90%存於大腦10%分布全身→原素三分之一量充實電核形成小和子→形成無形電力引合網路→X原素藉由全身小和子導引其他三種原素帶動電子體之生命能量。

 

所以靈魂長得如何?存在人的哪裡?其實在上述討論中已可概略得知,靈魂與肉體間沒有距離,緊緊相扣,是本教所謂的一元二用,雖是二種物質但卻是一元生命,所以靈魂與肉體接觸後,靈魂的樣子就是肉體的樣子,這種關係會直到二者分離而中止;進一步說,靈魂的樣子就是細胞中小和子積聚而成的樣子,肉體、靈魂融合而一的指揮艇就是X原素,其中行駛器就是小和子,整體生命就是在這樣的結構下行駛於生命之海中。

和子與電子體接觸後所形成的無形電力網路,包括靈魂意識交集引合網路、生化系統、氣化系統、心性系統,是整體和子與電子體交錯運行的軌道系統,電子體的機能運作、靈魂本身能量的運作或與無形能量的溝通,皆是透過這些系統交互作用進行的,靈體醫學至此將進入靈體實質運作的研發。

待續....

 

註:

註一:指《天人文化聖訓輯錄》一書

註二:指《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

參考資料︰

《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二集

《天人文化聖訓輯錄》

教義《新境界》

 

(作者:台中景新中醫院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