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義的角度談《天人親和真經》
施光旅
《天人親和真經》是教義的延伸,對教義的理論有詳盡的敘述與補充。該經典的核心架構是由:「生和」、「二大勝善」、「曰同曰異」、「同質相引 異質相悖」、「同衡相衡 異衡相列」、「同氣是離 異氣是求」、「生和十大天人」所組成。以下僅就個人研究體會的心得提出報告。
生和
教義說宇宙天理之真象在一「和」字。因為「大而言之」,旋和系之運行,不得其和,即成混沌;物質與自然不得其和,即無生機。「小而言之」,人生之電子與和子,不得其和子,即有死亡;人類心理感應不得其和,即生仇恨;社會秩序不得其和,即有變亂;國際間不得其和,即生戰爭。「推而衍之」,科學與哲學不得其和,即無真理;道德與知識不得其和,即無和平;天人不得其和,即無大同。1
生和的意義就是宇宙創生的一種順化之道。從廣義而言,生和法則是作為貫通自然律、神律,無形、有形,天(神)、人之間的基礎運行力量;從狹義而言,生和法則是作為貫穿無形、有形,神媒、人類,和子、電子之間的基礎運行力量。
生和的原動力在宇宙萬性萬靈順化演進的過程中顯現,這一切力量都來自於維持宇宙自然律之最高執行者、御統全宇宙和子(性靈)之唯一主宰-上帝2。
二大勝善
教義「緒論」裡說:蓋宇宙整個「生動現象」,本為無量數之和子與電子統一調和構成之空間3。因此宇宙之本體,也就是構成物質之最終成分的電子,以及另一種最終成分的和子4,二者就是宇宙創生順化之道的「二大勝善」。和子因受異引律之支配出入於任何物體之內,電子由於同引律之關係而結成陰靜之物體5,因而由無形生命的宇宙衍生出有形生命的宇宙。
曰同曰異
整個宇宙想要有生動的現象,必需先有宇宙之本體-電子與和子二種成分的存在,而此生動現象的顯現,必需靠宇宙的自然法則-同引異排、同排異引的二大作用才能形成6。因此「同」「異」是心物協調一體兩用之真道,也就是說即使有「二大勝善」電子與和子二種成分的存在,但沒有「同」「異」二種作用,也無法顯現宇宙的「生動現象」。
「同質相引 異質相悖」
「同衡相衡 異衡相列」
「同氣是離 異氣是求」
上述生和的宇宙創生順化之道,廣義而言是貫通自然律、神律,無形、有形,天(神)、人之間的基礎運行力量。就以貫通自然律、神律來探討,宇宙主宰上帝運用特種鐳力以操控宇宙虛空中的電力,來維持自然律的運行,並以其無窮盡之能量施予各太陽系熱能與光7,而產生宇宙五類旋律:
第一類:上帝居住在宇宙中心金闕鐳都,帶動著九大銀河星群-正、智、明、信、成、住、劫、壞、空規律的運轉,形成宇宙間最高階的旋律8。
第二類:九大銀河星群各自形成獨立的中心點,帶動著所屬的銀河星群在運行,形成宇宙次高階旋律。
第三類:各銀河星群又各自形成獨立中心點,帶動著所屬的銀河系運行,形成宇宙間第三種旋律。
第四類:各銀河系又各自形成獨立中心點,帶動著所屬的旋和(太陽)系運行,形成宇宙間第四種旋律。
第五類:各旋和(太陽)系各自形成獨立中心點(恆星),帶動九大行星在運轉,形成宇宙間第五種旋律。
這是上帝以中性律調和宇宙自然律的大威神力,是屬於「同衡相衡 異衡相列」的定律,再加上「同質相引 異質相悖」的同引異排律,「同氣是離 異氣是求」的異引同排律,形成宇宙三大定律。
上述生和的宇宙創生順化之道,狹義而言是貫穿無形、有形,神媒、人類,和子、電子之間的基礎運行力量。就以貫穿和子、電子來探討宇宙三大定律,分析如下:
第一定律:同質相引 異質相悖
當陰陽電子尚未達到適度熱準時,不能成為一個定位,故陰電子結成陰電,陽電子結成陽電9,陰陽電尚不能相吸結合,所以是一種「同質相引,異質相悖」的定律。
第二定律:同衡相衡 異衡相列
當陰陽電子各自同引後,經過相互磨擦激盪,產生熱力而達到相互「異引」所需的熱準後,兩種電力相引扭合而成物質10。其過程是由電子結成原子,原子結成分子,分子結成「物體」,即所謂「愛力」之作用11,其定律為「同性物質,同排異引」,如世人所知。
第三定律:同氣是離 異氣是求
經上述過程結合的物體,即為帶「陰電」的「電子體」,當與含有「陽電」之質素的「和子」,在陰、陽兩電相值時,即結合成有生機之物體。教義對此有兩句話來描述:「礦物、植物得之即有生機,動物得之即有生命」12,故曰:「異氣是求」,而絕不會和子與和子或電子體與電子體相吸引,故曰:「同氣是離」。這是一種「異性物質異引,同性物質同排」的定律。
以上生和的廣義、狹義之分,起因於上帝中性律與第四、五類旋律的契合關係較為間接13,而與第一、二、三類旋律的契合較為直接之故。換句話說,上帝中性律直接契合第一、二、三類旋律,形成生和順化之道的廣義作用,而間接契合第四、五類旋律,形成生和順化之道的狹義作用。人類所居的太陽系是處於第五類旋律之中,因此當上帝施予太陽熱能與光後,就轉交由太陽來運作,所以言上帝居於間接契合的地位,但仍具有調和一至五類旋律的力量14。因此,廣義與狹義的兩種運作方式是相輔相成,而沒有矛盾的存在。
生和十大天人
宇宙萬生萬物都必需有陽光溫暖的照射,以及大地的滋養才能生存。沒有陽光也沒有大地,有形的萬生萬物就無法存在,因此有形宇宙不能沒有太陽與地球,也就是陽光與大地是不可缺的先決要件,而且必須先有太陽與行星(包括地球)的形成,而後才能滋生萬物。
教義告訴我們萬生萬物是生長在行星地球上(其他行星也有不同的生命存在,1994年7月間的彗星撞擊木星的事件,本師世尊曾悲憫不知又要死傷多少性靈,就是一個例證),當大空中之電子與和子不斷降落於地球初表殼之上,由於電子和合成原子,原子和合成分子,而有五行包括植、礦等物之原素的出現,與和子結合而生礦、植物之低級原生物,繼而電子與和子降落不已,層層疊積又將各層埋沒於下,遂生較高級之植礦物及壤土,森林遂在此層同下層未覆沒處生長,而下層被覆沒處以未得氮氣而化為礦物,此為礦、植物之來源15。
因此,十大天人從最低級的礦物開始,分成質粗糙而密度大的「靜凡」,例如可燃燒的煤礦,以及質較精微而密度小的「基靜凡」,包括只能熔成液體而無法著火的金銀銅鐵,還有更堅硬無比的寶玉鑽石等的,都覆蓋在地下與大地合為一體。
接著「動凡」就是生長萬生萬物的大地,其低處為平原,高處為山嶽,再由地心中上蒸之水氣充滿山嶽之內部,遇冷而化為水,溢出地面,遂流成長江大河之源,其匯集之海洋即是陵角之窪地未得覆沒之處16,因此「動凡」也可以說是美麗的藍色行星-地球,地球繞著太陽在虛空的軌道上運行,就好像一座座不斷移動的巍巍的山巖。有了大地的滋養萬物,也必要有太陽光的照射,才會因光合作用而使萬物得以生長,因此「基動凡」就是那具有「鐳能」,能調和萬物生長的恆星-太陽。
於是接下來有「非藏生凡」、「藏生凡」的植物開始生長,來供「飛和凡」、「和凡」的動物當糧食,接著才有「凡」人的出生,藉假修真後,才能成「聖」。如此構成宇宙間的十大天人,秩序井然,凸顯了宇宙生和之道的奧妙與偉大。
註附
註一:教義《新境界》第七章「和與亂」,96頁。
註二:《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142、143頁
註三:教義「緒論」,11頁
註四:教義第一章「宇宙之本體」,17、19頁
註五:同註三
註六:教義第四章「生命之究竟」,42、43頁
註七:同註三
註八:《無形宇宙組織總成》,6頁
註九:教義第一章第一節「電子論」,18頁
註十:教義第四章第一節「生命之來源」,43頁
註十一:同註九
註十二:教義第四章第一節「生命之來源」,48頁
註十三:《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100頁
註十四:同上
註十五:教義第三章第三節「地球之創始」,37頁
註十六:同上
參考書目
一、教義《新境界》,帝教出版社,1995年10月30日再版
二、《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85年2月初版
三、《無形宇宙組織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