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從「易」的觀點談《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的涵義

從「易」的觀點談《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的涵義

 

施光旅

            

 

 

了解宇宙大道是「天人之學」重要的核心學問,是天人文化探究天人之際的精華,而天帝教三本基本經典是本教教義義理的延伸,都對天人之間的距離如何拉進有極詳盡的著墨。今就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中鼓勵同奮於「積極奮鬥」「爭取平等」「終得大同」而突破定命的同時,該如何瞭解宇宙大道的內涵及如何運用做深入的探討,藉「易」的觀點來研究其涵義。

 

經文-「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 守之不盡 用之不竭」

 

一、試以易的角度解釋「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

上帝所傳播的宇宙大道,於上古時代伏羲皇時,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而則畫成卦,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的先天卦,恰與由龍馬背上之河圖之數,變點為畫,則成八卦:乾、兌、離、震、坤、艮、坎、巽之數,九、四、三、八、一、六、七、二相符合。又於夏禹治水時,神龜出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的後天卦。先後天兩者列成圓圖,相重疊後卻是完全一致,故知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體用相輔相成,構成宇宙萬象而衍生萬生萬物,如圖一示。

 

           
 
   

圖二

 
 
   

圖一

 
 
 

 

 

 

 

 

 

 

 


 

此圖無論直加、橫加、交叉加都是十五,而五為中央土,統率四方的金木水火都成十五,乃貫古通今永恆不變的宇宙真理。而九、四、三、八屬陽儀,由上往下左旋而降,又一、六、七、二屬陰儀,由下往上右旋而升,構成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的太極圖,如圖二。這就是平衡的宇宙自然法則,所以說「十五大光明」。

玆就上述觀點,再細分三部份詳細說明。

(一)先天卦九、四、三、八、一、六、七、二的由來:

河圖之口訣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由此得知:

1、天為陽,其數有一、三、五、七、九的奇數。

2、地為陰,其數有二、四、六、八、十的偶數。

        因此河圖十數,因奇偶之數而分出第一種形式的陰陽。

3、生數一、二、三、四、五,為數之始生,為宇宙元始混沌之,充滿原始物質的生機,如近代物理學所說的「基本粒子」,由於肉眼看不到,故屬陰。

4、成數六、七、八、九、十,為數之始成,為有形宇宙形成後,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物質世界,故屬陽。

        因此,河圖生成之數也分出第二種形式的陰陽。

如圖三。

 

       
   
 

圖三

 
 
 

 

 

 

 

 

 

 

 

 

 

 


 

伏羲皇心與圖通,知宇宙萬物皆包含於河圖之中,不但具相對之理,而且自無而有,自始而無窮,皆出於滋生之變化,於是以河圖所具太極之理則之畫卦,首變圖中圓點而為橫畫,蓋河圖具有面與體之形,由點連而成線,由線連而成面,由面積而為體,而「線」乃由點至體必經之變化,所以天啟聖人(伏羲皇)之心,變點而為橫畫,「畫即是線」此不但顯示卦之有無窮變化,而且更顯示無窮事物,皆在變化中矣。

5、伏羲則河圖畫卦而成橫圖:

太極分兩儀,謂之陰陽,而陽儀中尚有陽與陰,陰儀中也尚有陰與陽。因為生數一、二、三、四、五雖屬陰,但有一、三、五的奇數屬陽,因此是「陰中之陽」,而二、四的偶數屬陰,因此是「陰中之陰」;成數六、七、八、九、十雖屬陽,但有六、八、十的偶數屬陰,因此是「陽中之陰」,而七、九的奇數屬陽,因此是「陽中之陽」。

所以由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成八卦的過程中,都是循著陰陽之中各分陰陽的道理,演化所形成,於是伏羲則河圖畫卦成橫圖,如圖四。

 

 

 

 
 
 

 

 

 
  文字方塊: 圖 四
 

 

 

 

 


 

說明如下:

(1)太極生兩儀:

右畫-奇以象陽,謂之陽儀;左畫-偶以象陰,謂之陰儀。

(2)兩儀生四象:

於陽儀右上畫-奇以象陽,為陽中之陽,謂之太陽;於陽儀左上畫-偶以象陰,為陽中之陰,謂之少陰;於陰儀右上畫-奇以象陽,為陰中之陽,謂之少陽;於陰儀左上畫-偶以象陰,為陰中之陰,謂之太陰。

(3)四象成八卦:

於太陽之右上畫-奇以象陽,三畫皆陽,而成純陽卦,故以成數(陽)最大之九當之,命之曰乾;於太陽之左上畫-偶以象陰,於是以最多之生數(陰)四當之,命之曰兌(河圖之數,五、十為中心,留以待用);於少陰之右上畫-奇以象陽,而以中畫之偶為主,乃以生數之次少數三當之,命之曰離;(三畫中以少為主,如二陽一陰以陰為主,二陰一陽,以陽為主,物以稀為貴,故以少領多)於少陰之左上畫-偶以象陰,以下畫之陽為主,仍以成數之次少數八當之,命之曰震。因此   乾三連,   兌上缺,   離中虛,   震仰盂,即九、四、三、八,由陽儀之二象生出。少陽之右上畫-奇,以下畫之偶為主成為陰卦,以生數之次少數二當之,命之曰巽;少陽之左上畫-偶,以中畫之奇為主成為陽卦,以成數之次少數七當之,命之曰坎;太陰之右上畫-奇,以奇為主成為陽卦,以成數之最少數六當之,命之曰艮;太陰之左上畫-偶,三畫皆陰,成為純陰卦,故以生數最少數一當之,命之曰坤。於是   巽下斷,   坎中滿,   艮覆碗,    

       坤六斷,即二、七、六、一,由陰儀之二象生出。

(4)橫圖既成,則乾坤居首尾,是九、一相對;次為兌艮,是為四、六相對;再次為坎離,為三、七相對;中為震巽,乃為八、二相對。四組相加都是十,所謂太極,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正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出於自然而不勉強。

(5)以河圖觀之,則九四相合為太陽,三八相合為少陰,二七相合為少陽,六一相合為太陰,亦是出於自然。

(6)孔子於繫辭傳中對橫圖之構成贊之曰:「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其義如下:
    其陽儀之卦列右,以乾為純陽,得陽數之最多者九而為尊,由陽數八進而為九,陰數三進而為四,由小而大,向右伸張擴展,代表陽進之象;其陰儀之卦列左,以坤為純陰,得陰數之最少者一而為尊,由陰數二退而為一,陽數七退而為六,由大而小,向左收縮凝聚,代表陰退之象。兩儀由中往左右分列,故孔子先從中間談起,然後及於左右陰陽兩極,其次序是中間陰陽儀相對之震巽為雷風,次相對之坎離為水火,再次相對之艮兌為山澤,兩端之乾坤為天地而成首尾,此乃宇宙自然形成之體象。

(7)橫圖雖是無窮之理,但不能辨方定位,不能盡宇宙之情,故從中分判,陽儀列上,循左而降,陰儀列下,循右而升,使之規成圓形,以象天地之奠定:陽儀以乾為首,兌、離、震依序下降;陰儀以坤為首,艮、坎、巽依序上升。規成先天八卦圓圖,如圖五。

       
  文字方塊: 圖 五   文字方塊: 圖 六
 

 

 

 

 

 

 

 

 

 


 

(8)圓圖既成,孔子贊之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其義如下:
    乾為天,坤為地,相對於上下(南北)而定位;艮為山,兌為澤,相對於西北、東南而通氣;震為雷,巽為風,相對於東北、西南而相搏;坎為水,離為火,相對於東西而不相射。此即宇宙自然界自然形成之體象,亦即教義所說「大自然為大自然自己所創造」,意義相通而不悖。

這就是先天卦九、四、三、八、一、六、七、二的由來。

(二)洛書形成後天八卦:

1、   洛書取法於夏禹治水時神龜背上之象:

神龜背上有圓圈,靠首部有九圈,尾部一圈,左背三圈,右背七圈,靠右肩有兩圈,左肩四圈,右足有六圈,左足有八圈,中間有五圈,因此形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在其中」的口訣,其法從一數至九數排列而成,係指九數中每一數之位置而言,即九在正南,一在正北,三在正東,七在正西,二在西南,四在東南,六在西北,八在東北,五居中央。如圖六(上頁)示。

其卦序為: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綠巽,五黃中,六白乾,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說明如下:

一、三、五、七、九之奇數居東、西、南、北四正方及中心;二、四、六、八之偶數居西南、東南、西北、東北四隅。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於是得知洛書以陽數統領陰數,各居其所,為數之方位已分已定。

這就是後天卦九、四、三、八、一、六、七、二的由來。

2、洛書與河圖畫卦成圓圖之方位不謀而合:

由前面所述,河圖於則畫成卦,將橫圖規成圓圖後,其方位恰與洛書各方定位之數及位置相同,不謀而合。由此可知:

河圖未則畫卦之前,以五生數一、二、三、四、五處於內圈,統領五成數六、七、八、九、十列於外圍,於是一六同處北方,二七同處南方,三八同處東方,四九同處西方,五十同處中央,是方位未分未定之局;但於則畫成卦,由橫圖規成圓形後,就能辨方定位,而與洛書方位相符合,因此得知河圖在未變之初實為數之體,既變之時,即為數之用,因而有先天為體,後天為用之說。

(三)河圖包含後天之理數(先天包含後天):

河圖雖是先天之體,卻包含後天之用,玆將先天卦位如何演變成後天卦位,詳細說明如下:

1、河圖之妙,既含先天之卦理,復包含後天之卦位。將生數一、二、三、四即一坎在北,二離在南,三震在東,四兌在西,居於四正方,而把乾、坤、艮、巽置於四隅,即成後天卦,其法如下:

一六為水處於北方為坎卦,二七為火處於南方為離卦,因水與火的形與質皆為一體,故其用專於一,因此一六、二七之數,亦隨此水、火各自之形質皆為一體的物理之情,而兩相合併,於是留一之生數為坎,存二之生數為離,而六、七就被合併在一、二裡;三八為木在東,四九為金在西,五十為土在中央,因木、金、土的形與體各自不同,故分為二,於是三為震陽木居正東,八為巽陰木則隨二之偶數退居東南,四為兌陰金居正西,九為乾陽金則隨一、三之奇數退居西北,五為艮陽土隨一、三、九之奇數進入東北,十為坤陰土隨二、四、八之偶數退居西南。形成圖七。

 

       
  文字方塊: 圖七:先天卦變後天卦圖
    文字方塊: 圖八
 
 

 

 

 

 

 

 

 

 

 

 


 

形成:乾九純陽統領坎一、艮五、震三奇數為陽方,坤十純陰統領兌四、離二、巽八偶數為陰方。其卦位與洛書之後天卦位相同,而其數二、八、三、五、一、九、四、十,尚不符合者,因其為河圖未變之數;由於河圖在未變之初為數之體,既變之時為數之用,既為數之用,故採用洛書之排列: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綠巽、五黃中、六白乾、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而如圖八。
    形成:乾為父帶領震長男、坎中男、艮少男居於陽方,坤為母帶領巽長女、離中女、兌少女居於陰方,成為後天倫理之妙用。

2、河圖先天卦,洛書後天卦重疊圖,如圖九。

 

 
  文字方塊: 圖九
 

 

 

 

 

 

 

 

 

 


 

因此得知:後天的離坎就是先天的乾坤;後天的巽乾就是先天的兌艮;後天的震兌就是先天的離坎;後天的艮坤就是先天的震巽。先天圓圖具宇宙之體象與本原;後天圓圖盡宇宙萬物之用。先天之體,後天之用,都出自九、四、三、八、一、六、七、二之數,體用相輔相成,實為宇宙大道之一元二用,與教義一元二用論相吻合。八卦九宮再怎麼相加其數都是十五。

由於相對之數,縱橫之數,再如何相加都是十五,其功能涵蓋宇宙大道無形有形界的平衡之真理,用以來解釋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中「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最恰當不過了。

 

二、試以易的觀念解釋「守之不盡  用之不竭」

 

如以「易」的概念來理解「守之不盡 用之不竭」,則其意指,若能瞭解上述的自然法則,又能加以運用,則有二項效應:

◎向內守之的效果:將可在精神上開發智慧,在肉體上激發潛能鍛煉命功,達到性命雙修之效果。也就是說,懂得在後天上「抽坎填離」,將   坎中腎水「真陽」經督脈逆轉,填補   離掛中爻之陰,將原先離火(心)在上坎水(腎)在下的「火水未濟」之狀況,改變成坎水   腎在上離火   心在下的「水火既濟」之態,那麼,心火妄念就能下降,達到剝陰存陽的效果,則離   卦中爻之陰,變成陽而為   之乾,其陰爻下降與   卦中爻之陽交換成   之坤。如此就由後天的「離坎」返回先天的「乾坤」,而使自身的修持達到天地定位的反璞歸真之境界。正所謂「火水未濟」:坎(腎)水下行順漏,行人道以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生滅滅;「水火既濟」:坎(腎)水上行逆修,盡天道以修金剛不壞身,永生不滅。

◎向外用之的效應:將可運用在週遭人、事、物上,只要依循自然法則的規律來做人處事,將讓你事事迎刃而解,小則可以趨吉避凶,挽轉頹勢,大則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說是有「取之不盡」的功能。

如此向內守之有成,向外用之有得,則自然能達到經中所說:「即身為神  即身為斗」的境界而成聖成神。

 

三、易的精神-另類的天人之學

 

上述以「易」的觀點來解經,說明了天地的自然法則都是人類應遵循的道理,那麼,何以「易」可探究天人之際的微妙又密切的關係呢?

因為易學本身具有理、象、數三個要點。「理」類似於哲學思想的範圍,它是探討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理;「象」是從現象世界萬有現象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數」是由現象界中形下的數理,演繹推詳它的變化過程,因此而之人事與萬物的前因與後果,反之,也可由數理的歸納方法,瞭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綜合這三種內涵的意義,便可知「易理」之學是屬於哲學性的,而「象」「數」之學是屬於科學性的。所以完整的易學它必須要由「象」「數」科學的基礎而到達哲學「理」的最高境界,才能發揮易學的精神,才能探索宇宙及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大原理,而達到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大法則,以及人類行為的規範。因此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之哲學思想,也堪稱是「天人之學」,與我們研究的「天人之學」理氣相輝映,故有此「異曲同工」之妙。

 

結論-經意的重點及寶誥的印證

 

◎結論一  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經意的重點有三:

(一)、秉至誠之心可自助助人:經中的「能祝芸生」是頒布此經的目的,要同奮齊心為天下蒼生的福澤而祈禱,以助人救劫為前提,然後才及於「福禱自身」解除自身的困難,以自助而召祥和,其宗旨在於<開經志心文>中所說的「固鞏山河時礪砥  圖安國邦永慶天」。

(二)、積極奮鬥,爭取平等,終得大同,而突破定命:經中說「配其都天為小宇  符其經緯為小體  為人得正準其時刻  有諸宿吉凶祥孽之星氣  下合是身  是名定命」,由此可知芸芸眾生「命有定數」,那是與生俱來的先天命,是每位眾生累世功過相抵後,核算出來的今生之旅程表,但經中接著又鼓勵眾生說「誌有脩士芸徒  謂善平等奮鬥大法  勱履大進  得名大同  雖為體凡  亦為超凡  脫是五行三界  突紀定命」,明白指點眾生要充分瞭解天人日誦大同真經天人日誦平等真經天人日誦奮鬥真經的內涵,進而腳踏實地的積極奮鬥,爭取平等,然後終得大同,定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突破定命。

(三)、瞭解宇宙大道而成聖成神扮演救劫的時代尖兵:經中說「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  守之不盡  用之不竭  無禱於上  無祝於中天  即身為神  即身為斗  即身有福  即身有德」,意指當你能突破定命,我命由我不由天之後,更需瞭解「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的宇宙大道,才能「守之不盡  用之不竭  無禱於上  無祝於中天  即身為神  即身為斗」而成聖成神,發揮你的「即身有福  即身有德」之德性,在救劫的行動中,扮好傳播宇宙大道、伸張天地正氣的角色,才能達成經中所說「何福不臻  何祥不徵  何劫不滅  何厄不減  是身有道  是域有道  熙攘之境  同康有光」的自渡渡人、救災救劫、造福世人,與天下百姓共享大同之光明的時代任務,實踐救劫使者的職責,實現奮鬥的最終目的,成為名符其實的時代尖兵。

◎結論二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的印證:

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中,有好幾篇誥文提到應元仙佛的職責在主持太極、二儀、四象、八卦的天地更新之事誼,此列舉如下:

(一)、<李特首相聖誥>:「執萬象更新之冊,掌八卦變換之機」

(二)、<水德王寶誥>:「太極定兮,二儀自臨,八卦更兮,風雲相聚,天一之水,遍灑丹雲谷中,地六之龍,運歸國脈之源。」

(三)、<第四天激烈天天王寶誥>:「定都育化主  一靜發顯生  八卦更新時  太極懷中天  註易變爻冊  四象兩儀新」。

值此三期末劫之際,經過行、清、平的大總清之後,接著有春、康、同的萬象更新,恢復固有道德的復原之策留待執行,於是乎有上述仙佛所主持的任務要實施。從<李特首相聖誥>誥文中發現萬象更新的步驟,需要重啟該受災劫系星其八卦的變換,才能更新其氣象,使之欣欣向榮。

而三篇誥文談八卦的大意相同,而且與「易」的角度所談論的觀點也完全相符,例如:<水德王寶誥>中:「天一之水遍灑丹雲谷中  地六之龍運歸國脈之源」即與河圖口訣:「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同出一理,而「太極定兮  二儀自臨」即與太極圖分陰陽二儀相符合;<第四天激烈天天王寶誥>:「八卦更新時  太極懷中天  註易變爻冊  四象兩儀新」即與伏羲皇則河圖成橫圖完全一致。

有鑑於寶誥誥文中的天機與「易」的觀點完全相同一致,因此於本文中,以「易」的理念來闡釋「上帝所云  十五大光明」的上帝真道,應當有助於從另一個角度來瞭解宇宙真理,試求用以印證「宇宙大道是萬法歸於一理」的自然法則。

 

參考書目

1、《天人親和北斗徵祥真經》

2、《三期匯宗天曹應元寶誥》

3、《山水發微》 作者王德薰  文武有限公司

4、《白話易經》  孫振聲譯註  星光出版社

5、《周易今註今譯》  王雲五主編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 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作者:台灣省掌院研發委員兼右典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