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感應」之解析—–從靈意網路談起

「感應」之解析—–從靈意網路談起

                                                                     呂光證


感應的分際

    宗教是人類生活經驗中屬於形而上的部分,是奠基在人與天地間精神相互往來的感受上,因此它是純然主體的經驗,是生命內在的經驗,用通俗語言來說,宗教的基礎即是建立在「感應」上。

    教義緒論有一句話很有名,它說:「不談感應,便非宗教,而是倫理學。」筆者以廿字為例,「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這二十個字同時是「人生守則」也是「廿字真言」,「人生守則」是屬於倫理學的部分,在學校的公民道德這一類課程,乃至學術界人文思想、哲學的領域都在討論,它當然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規範。

    然而,這二十個字若只有「人生守則」的面貌,那麼只要學術界、教育界來闡揚它就可以了,何必需要宗教呢?因此它必然也要有「廿字真言」的定位。「真言」,是一種語言密碼,是人與精神世界溝通的橋樑:靜心靜坐用它引來天地正氣的加持;廿字真言持誦或禮拜法,則可藉之解厄去病,超陰渡靈;另外廿字真言甘露水、廿字煉心步...等等都各具健身修煉之效,因此廿字真言在本教有宇宙總咒之稱,奉命行於三界十方,一體遵循。

    顯而易見,這二十個字之所以有宗教價值,乃是因為它起源於人與精神世界之間的感應,即所謂「真言」涵蓋的部分,進而落腳於人生修養的必備守則,一般倫理學或人文哲學皆著重在後者,對於前者大都視為虛幻難測的經驗,大抵存而不論。然吾人須知,宗教與學術、人文間的最大分野即是在此。

    正因為宗教感應的主體經驗,尚無法用一般學術來做全面的剖析,故世人於此往往附加上各種神秘的色彩,甚至導致迷信、盲從、怪力亂神,而陷入其中難以自拔,於是藉以斂財斂色者有之,玆眾生事者有之,造成社會的衝擊不安有之,流風所及,引起理性主義者的反彈,通通將一切目前理性尚無法全然認識的感應之說批為迷信、落伍,形成兩種極端對峙的現象,真正人天之間的感應道交反被這兩種極端化的風潮給扭曲掩蓋了。

本文有鑑於此,乃試圖從本教既有的資料中梳理出人天感應的機制原理,以冷靜理性的眼光將此宗教中最神秘的一環闡釋出來,所引用的資料俱來自近三期五十五天閉關的聖訓錄(註一),並以實際經驗為準,期能還原它最初的面貌。

人身小雷達靈意網路

   

    如果揭開人天感應之說的神秘外衣,當可發現其中仍有自然法則的脈絡尋。教義以自然法則為宗,即指出感應的理性基礎在於親和力,換言之,一個人親力的發射引來神媒和力的回應,這種親力與和力的往來互動,就形成一般感應的現象。

    親力與和力都是一種電力的放射,其理雷同科學上無線電波的傳遞一樣,也就是說人本身就具有向天界發射、接收念力(下文皆以「訊息能量」稱之,註二)的功能,這種功能由人類的哪一器官負責?目前科學上還未能有所發現,然而在本教的聖訓裡卻已有初步的描述,就是最近大家常聽說的靈意網路。

    靈意網路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機能,但是一般人並不感覺到它的存在。根據教義記載,當嬰兒剛從母體出來時,和子即旋入嬰兒的大腦中,和子的四大原素及能量會釋放於嬰兒體內,一方面與五臟結合,形成「精、氣、神、魂、魄」五種能量區,統稱為生化系統;一方面以四大原素的運作軌道,在全身上下形成不斷運轉的網路,稱為氣化系統。(見圖一)

    氣化系統與生化系統皆可視之為和子(靈)與電子體(肉)的媒介機能,換言之,和子是透過氣化系統帶動生化系統來指揮電子體,電子體反過來是透過生化系統帶動氣化系統來影響和子。靈意網路位於氣化系統的核心,它可視之為小型化、精緻化的氣化系統,我們可以大致這樣來理解:氣化系統的運轉是帶動全身性的生化系統,而作為氣化系統具體而微的靈意網路,主要是與大腦皮層配合。

    因此,靈意網路的位置是以大腦皮層為核心,擴及到大腦皮層上下方的空間,詳細請見圖二。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靈意網路將主宰此一新生個體的人格發展,另一方面,靈意網路具有五個基本功能,簡稱為「接、變、調、聚、轉」,可以接收及發射訊息能量,頗類似科學上的雷達功能,因此有「人身小雷達」之稱。

    本文僅從接收訊息能量的角度來介紹。

    「接」是指「接收」,由B4軌道負責。它就如科學上的天線一樣,可以將天界的訊息能量接收進來,當然它也有一定的接收範圍(註三),大抵是以當時靈體肉體所能負荷與吸收消化的程度為原則,所以一個人能接收訊息能量的範圍有多大,並非一成不變,只要靈肉有所調整,接收的功能、範圍即隨之而變。

    「辨」是指「辨識」,由A1作用區負責(註四)。它有兩個主要辨識的內容:第一,辨識外來訊息能量的「質」,也就是判斷外來訊息能量的正、邪程度與該人意念之善、惡是否相應?判斷訊息能量的熱準高低是否與該人的誠敬之心相符?第二,辨識外來訊息能量的「量」,也就是判斷承載訊息的能量層級是否能被該人心境能量所吸收?經由上述的辨識,不能符合該人狀況的外來訊息能量,會被排斥於靈意網路外,不再被該人接收。

 
 

《圖一》氣化系統與生化系統

 

1、左圖虛線與實線均代表氣化系統,
   每一條線均為和子原素運作的軌道

2、點直線則代表生化系統,共有「精、
   氣、神、魂、魄」五大能量區。

3、左圖核心的灰色區域放大即為下圖
    之靈意網路。

4、詳細說明請見《天人文化新探討》

    第一集p58。

 
 

 


A1

A3


 

A2

A1

b4

b3

b2

a3

a2

a1

 b1

a4

 B1

B4

B3

A4

B2

       
    文字方塊: 氣化系統文字方塊: 生化系統
 
  文字方塊: 資訊處理中心
            大腦皮層
            文字方塊: 引合點文字方塊: 熱準點文字方塊: 接、辨文字方塊: 調、聚文字方塊: 轉

    「調」是指「調變」,常態下由熱準中心負責。它的功能主要是將外來訊息能量的訊息部分與能量部分分別處理、解析,將之轉化成該人體內可以吸收與理解的型態。

    「聚」是指「聚放」,常態下由熱準點負責。首先它是將經由上述調變過的外來訊息能量與和子的特性相結合(包括累世記憶部分),然後再發揮出極強的氣化特性轉到下一個軌道運作。

    「轉」是指「轉運」,原則上靈意網路各軌道皆有轉運訊息能量的功能,惟決定轉運的順逆方向與速度的樞紐,是在b1、b2兩軌道。

資訊處理中心

大腦皮層

    一般說來一個人在接收天界訊息能量的過程中,都是經過「接、變、調、聚、轉」五大功能才能將訊息能量轉入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人類神經細胞高度發展的產物,在醫學上它被視為理性的運作區域,在聖訓上則指出外來訊息能量經轉運後,必須進入此區中才能真正將訊息轉譯出來。

    轉譯是一種資訊比對的過程,因為天界的訊息要用人類能夠理解的概念、意像、語言等等表現出來,就必須從該人大腦皮層的資料庫中尋找相通或類似的資料表達,這種現象有點像語言的翻譯一樣,比如你要讓美國人知道中文的「狗」,你就會在腦海中比對你以前苦記的英文單字,最後比對出「dog」;如果一個中文的概念是英文中沒有時,只好尋求類似的來轉達,比如中文說打坐時坐到「渾渾噩噩」,英文文化中幾乎沒有這種意境的認識,只能勉勉強強用「trance」來代替;如果連近似可以代替的都沒有的話,那真如啞吧一樣有苦說不出了。

    另一方面大腦皮層也是外來能量是否能深入影響神經系統與臟腑的關鍵點,因為神經系統的總樞紐是在大腦神經,而臟腑透過生化系統與氣化系統匯流的中心也是在大腦皮層,故一個人在接收到天界訊息能量的同時,往往也會感到一種能量的加持:淺,則是頭部盤旋的氣感;深,則進入五臟六腑調理其機能。

感應的機制:訊息能量的接收與發射

    總結上述的說明,可以粗略明白一個人要能夠接收到天界的訊息能量,並適當地解讀出來,首先是要由靈意網路的「接、變、調、聚、轉」將外來的訊息能量予以接收、解析、轉化,然後才轉運到大腦皮層中進一步作資訊的比對及能量的交流,爾後透過大腦皮層視覺區、聽覺區、觸覺區、嗅覺區...等等,形成該人五官的感知,即所謂「看到了」、「聽到了」、「感覺到了」、「聞到了」等等的知見。因此,明其理者,謂之自然法則,不明其理者,謂之怪力亂神。

    「接、變、調、聚、轉」不但是訊息能量接收的必經過程,也是一個人念力發射的必經過程,當一個人在念念專注或體內能量自然湧現時,大腦皮層會將處理過後的訊息與能量傳遞上去,經靈意網路的b4軌道「接收」,a1作用區「辨識」,再轉入熱準中心進行「調變」,然後經由引合點「聚放」,由B1、B2軌道「轉運」發射出去(註五)。

    這種接收與發射訊息能量的過程看似複雜,但是在實際經驗上往往是極短暫的感應,一般人也很難一步步去區分何時在「接」、「變」、「調」...等,猶如人在看似簡單的一舉手一投足間,從神經傳導的角度析之,將是非常複雜的神經生理學、神經運動學一般,人在學習舉手投足時並不需要這些學問,但是等到手腳有障礙了,這些學問將是治病的良方。

    本文介紹人之念力接收與發射的機制過程,目的就是在針對現代社會對於宗教上的感應之說的混淆、迷信、偏頗,予以對症下藥,針砭時弊,誠如教義所言:「意雖玄妙,理實至簡。」以下筆者即嘗試著來分析這個「理」。

接收訊息能量的三道關卡

    根據上述聖訓的理論,人體在接收外來訊息能量的過程,筆者歸納出有三道關卡決定訊息能量能否順利進入人體或解讀出(註六):

    第一道關卡是由該人整體呈現出來的靈質、靈氣、體質、體氣決定,如果外來的訊息能量並不在上述的感應範圍內,在靈意網路外圍就被排斥掉了,根本進不來;即使進來,但在「接收、辨識」過程中,如果也不是當下該人靈質、靈氣、體質、體氣所能吸收與負荷者,仍然會被推出網路外,排斥出去。

    第二道關卡是在「調變、聚放」的過程中,如果外入的訊息能量等不到該人心性深處湧現的氣化能量與之應合,將會逐漸耗散至消失為止,無法完整達到訊息傳遞與能量加持的效果。

    第三道關卡是外入訊息能量在進入大腦皮層時,如果該人當下的心境熱準(類似心態上的善、惡分別)與誠敬熱準(類似誠敬態度上的程度高低)沒有辦法契合上外入訊息能量者,就無法進一步與大腦內的實質器官產生作用,這意味著該人仍無法清晰具體地感受到外入的內容。

感應的多樣性

    由此可見,雖然人人與生皆具有靈意網路,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隨時接收來自天界的感應,「非神不靈,不誠故也」是教義原則性的說法,如果照上述的理論,該人靈質、靈氣、體質、體氣的充足與否,是人身小雷達能否接到訊息能量的第一關鍵。一般人在紅塵世俗中打滾,不管靈肉方面的質與氣均大量消耗,試問如果本身小雷達欲振乏力,何感應之有呢?豈能苛求於神?

    此外,一個人是否常在內心深處下工夫,反求諸己,靈台清明,是有否感應的第二關鍵。常在做內心返照功夫的人大都知道,人的內心深處實有無限力量,當日積月累的反省一觸及到深處,心力的湧現將源源不絕,那是一種類似氣化能量的發揮,照聖訓的說法,這正是外入訊息能量能否被解析、轉化的關鍵。因此反省是感應的基礎,深沈的內心省照是人天絕大感應的樞紐,可見宗教經驗並非道德勸說而已,實有確定的自然法則在支配。

    最後,心境的整體展現與誠敬態度的專一與否,決定感應的最後結果:那就是訊息能否被理解清楚、能量是否被有效吸收?師尊在教義中自述當時在華山上:「淡泊寧靜,日與天遊」「興來彈古調,高伴洪崖笑」,講的就是一種心境與精誠,「上接清虛之,溝通天人文化;下貫涵靜之體,闡明宇宙真理。」講的即是真正的大感應、大澈悟,所以才完成這本「感應的結晶——新境界」。

    因此有無感應並非單靠神媒的顯化與否,尚須視該人上述的條件而定,所以感應無法強求,亦無所謂公不公平,有人不求感應而感應不斷,也有人終其一生無所感應,筆者就曾在某個親和集會上碰到一位同奮,他當眾起身向大家說:「我願意奉獻,願意奮鬥,但希望師尊先給我感應吧!」語畢深深向師尊法相一鞠躬,筆者為他感到惋惜,他誤解修道的本意,如此強求感應,徒然自尋煩惱而已。

正與邪的感應

    教義緒論有一段話非常重要:「如動念是善,則所放之電射為陽性,質輕上升,自然能達到熱準,發生感應;如動念是惡,則所放電射為陰性,質重下降,不能達到熱準,即無感應,而與大空間之陰性魔鬼相引,即得惡之反動感。」這一段指出「感應」與「反動感」的差異,告訴我們可與人親和的無形不見得都是正的神媒,也有可能是邪的魔鬼,教義更率直道出其中關鍵點便在該人動念是善或惡的分際。

    本文為針砭時下一般人對感應的錯誤心態,因此並不採用教義對感應的界定,本文將之擴大到包含惡之反動感的現象,也就是提出感應有正與邪之分別,並進一步以上述的理論加以分析如下:

    首先,既然靈意網路可接收的範圍是由該人靈質、靈氣、體質、體氣所決定,那麼他的靈質、靈氣、體質、體氣是偏向於正面或負面,當然會影響到該人接收到的訊息品質,由此可見,一個有負面靈肉質氣的人,自然會與神媒絕緣,而不斷與大空中的魔鬼相親和,這顯然並非宗教上常說的懲罰與否的問題,而是自然法則的結果。

    再者,心性深處湧現的氣化能量在常態下固然屬正面,但是在特殊的變異狀態下,一旦激起心性深處隱含著和子先天特性中的負面部分,如X原素的妄欲、電質的瞋欲、氫精華的慢欲、氧精華的貪欲(註七),則此種來自累世業力的偏執造作,將會強化已引進靈意網路的負面訊息能量,造成一發不可遏止的局面。

    至於該人心境狀態的善、惡與否,較屬於後天意識的變化,但同時也是扮演著正邪決戰的最後關卡,即使是已引來一股邪的訊息能量,只要後天意識能當下把持住善念,這股訊息能量將無法在大腦皮層契合,必當自然耗散,故教義云:「如人類所動者為魔念,必引來魔之壓力,必使之沈淪墮落而後已;反之,其人若一念轉善,便魔去神來矣。」

    筆者八年多前有一晚正在祈禱,雜念紛飛不已,心魔隱隱待發,突然憶起一件恨事,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遂一發不可收拾,突然間察覺四周儘是呼吸聲,狀甚驚人,我疾步快走,仍然聲影相隨,教我全身如電擊般恐懼,我搬出諸多口訣、咒語、法技,一概無用,原來筆者心無正氣,徒具形式而已。筆者猶記當時如陷身鬼陣,恐懼排山倒海而來,最後幸好靈光一閃,想起少年時常背的正氣歌,我雙膝一跪,從「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開始如連珠炮唸將出來,此種邪之感應才豁然消失,此後筆者益信教義與聖訓所言不虛。

人心與天運

    根據本教對三期末劫的看法,從民國八十年起,氣運已進入到了平劫階段,但實際上春劫的腳步已經降臨。師尊曾描述春節的特徵,是一個百花齊放、萬教爭鳴的時代,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會發生。筆者的看法是春劫是一個極端多元化的時代,社會價值觀異常混淆的時代,也將是人心最混亂而無所適從的時代。

    同時根據聖訓指出(註八),本地球亦已運轉至兩大旋和系的交集區內,受到其中不穩定的磁場影響,地球周圍充滿各種靈訊雜波,加之地球本身是屬於多連型的靈團,與地球相連共存的靈團尚有五個之多,各種性靈和子彼此重疊交錯在一起,無形中聲息互通,影響極為密切,人類處在這種環境裡面,稍一不能把持,即受到各種雜訊的影響,演出各種荒腔走板的鬧劇,可歎的是卻以宗教修持的外衣掩飾,在社會上喧騰一時,教人看得目瞪口呆。

師尊的警語

    本教身負救劫重任,以開創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的終極理想為己任,故無形近幾年來所傳下一系列天人文化聖訓,不但為同奮自修自證上的指導方針,更為本教藉以弘揚自然法則,彰顯理性價值的珍貴資糧。

    然現今不免有些同奮未能深入了解天帝教內涵,一心追求感應,惑於靈通神異之變,日積月累下靈意網路逐漸質變、量變,不斷親和到雜訊與邪道一方,漸受制於氣運而不自知,猶以修煉有成自惑惑人,殊為可惜。

    顯然師尊有鑒於此,留下了許多警語給我們自我審視:

    對於一般社會人士,師尊的標準是:「什麼是迷信?為自己求福報就是迷信。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就是正信。」

    對於同奮們,師尊的標準是:「不做煉心的功夫,眾生永久是眾生,凡夫永久是凡夫。」

    對於神職及教職人員的標準,師尊宣布三要:「絕對效忠上帝,絕對服從組織,絕對實踐制度。」

    凡離師訓一句者,宜當戒慎恐懼,勿以偏差之思想、邪雜之感應為信仰,須知一念即迷,一念即醒,千萬要慎思明辨啊。

    本文以靈意網路、大腦皮層的理論來解析感應,目的除了針砭時弊外,也是希望有志同奮更重視聖訓之研究,相信一門深入下去,必然能跳出傳統宗教的窠臼,在這學術極端發達的時代中,綻放出本教天人親和理論的花朵。

 

註釋:

註一:主要是來自第五、六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及第一期傳道傳教使者訓練班聖訓錄的部分內容,學會已將其中屬學術理論的部分抽出,整理成《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已發行),第二集、第三集正在排版中。

註二:念力的要素包含訊息與能量兩部份,訊息是含藏在能量之中,藉由能量的交流來傳遞的。

註三:更完整的說,初步的接收偵測是由體外能量發揮層負責,請參考第六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p133。

註四:其實「辨識」仍有「初辨」、「二辨」之分,「初辨」由D1軌道負責,「二辨」才由A1作用區負責,請參考前書P135。

註五:這期間的運作機制仍相當複雜,此處只是以常態下的通則作概略描述,詳細請參考前書P133。

註六:請參考第一期傳道傳教使者訓練班聖訓錄,或《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三集。

註七:出自《天人文化新探討》第一集P21。

註八:參考同註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