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問:何為心物一元二用論?

答:宇宙整個生動現象,實為電子與和子兩種基本質素矛盾的統一、對立的調和所組成,電子由于同引律之關係,而結合成陰靜之物體,和子因受異引之支配,而出入于任何物體之內,形成心物和合,一元二用的世界。無所謂心,無所謂物,兩者為渾然一體的兩面,物不離心而獨立,心不離物而空寂,兩者不能須臾而分離,心與物的關係,指如一個手掌之有手心與手臂之分,是一個整體不同的兩面而已。可見此宇宙之中實為心物並存,統一調和之場所,即和子與電子之一元二用的世界,因此「心物一元二用論」,成為本教教義的哲學基礎`。凡我教徒,咸應共同體認,繼續精研,努力三種奮鬥,達成三期大同。

2問:何為「第三神論」?

答:系就區別第一神論之「創造神」,蓋當古代民智未開,人類對日月星辰及大地山河等,無一不認為神靈之創造;迨民智漸開,又有第二神論之認識,即神為人類之「救贖神」,以為人之功罪,皆可由神之喜怒而獲得善惡之報償,實則皆非神之本相,神之真正本相實為神媒,即為「媒介之神」,此為第三神論。

3問:奮鬥之真義為何?

答:就本教教義簡述即是掙脫電子即物之影響。

4問:貴教如何解釋死亡?

答:有兩種一、人類即壯至老,雖日常營養補充不已,但因消耗過多,至老年時,人體陽電子多化為陰電子,且和子在電子體居久,事實上必染有陰電性,其陽性已減弱不足與其電子體之陰電相引,而成同性相斥,使和子離體,謂之死亡。二、凡受大大痛苦、大刺激時和子立即飛去,是為生命之結束。

5問:請問貴教之宇宙觀如何?

答:本教體認,大宇宙乃由無形宇宙與有形宇宙組成,且係無形宇宙應化有形宇宙,涵攝有形宇宙。這有形宇宙就是世人可見可聞的物質世界,本教教義於此提出「物質之自然觀」。並指出構成物質世界的最終成份曰「電子」,不過它不同於一般物理學上的電子,不僅它是構成物質中最小而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尤且它具「陰性」及「同引異排」。而無形宇宙,即是俗說之靈界或天界,亦即精神世界,本教教義強調曰「精神之人生觀」,具陽性的和子(性靈)是精神世界組成之最終成份。由有形宇宙而物質世界之陰性電子,與無形宇宙而精神世界之陽性和子相輔相成為「一元二用」之大宇宙本體,亦即「心物合一」的「一元二用」的宇宙觀。所謂心即精神,所謂物即物質,人類的生存,既不能離開精神,又不能沒有物質,精神與物質並重,是為一元;既不偏於精神,亦不偏於物質,是為一元二用。

6問:貴教教義之中心思想可否簡告?

答:本教教義之中心思想,為剛建奮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

7問:貴教之哲學基礎為何?

答:堅信心物合一之一元二用之哲學基礎,貫通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強調民族、民權、民生之時代主流。

8問:貴教最終目的為何?

答:最終目的在追求大同,其進行方式分三段,即「聖凡平等」、「世界大同」、「天人大同」。聖凡平等即人人皆有聖的修養,足以比美仙佛而無愧;世界大同即人間地球上,各民族、各國間的大同;其最後理想為「天人大同」、宇宙大同,而達到新生,故教義又稱為新境界。到天人大同時,人類之修養已達到聖凡平等之境地,世界大同後又有增強向自然奮鬥之能力,一切科學之發明,皆以窮究真理唯一目的,再加以神界之媒介與協助,自能促成天人交通之接近,真理將必自明,則全宇宙之大同成以矣。

9問:何謂「凡」?

答:「凡」者普通和子也,若人在世無功無德、無智無能、死後其和子沾染電子並多而重,而由自由神運用自然律之電力將其捲入旋風中剝去其陰質之電子,使其成為少陽肢體,墜落地面,任其被各種物體自然吸引(因果)或再世為人,或為雞犬,或為木石,如是生生死死,循環不已,謂之「輪迴」。

10、問:何謂「聖」?

答:「聖」之基本地位為「自由神」,然後逐級上昇,回到上帝老家。所謂「自由神」即是和子之電質成份為半陰半陽,上起旋風界,下至地面均可自由往來,在靈界或負擔適當之任務,或依其願力繼續修持,立功立德而遞升。

11、問:貴教之「物質自然觀」,既認為大自然為大自然本身所創,物質為自然所凝成,似乎否定了「上帝創造宇宙」說,貴教有何說辭?

答:「上帝創造宇宙」。但  上帝如何創造宇宙?實非人類智慧所可想像於億萬分之一。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雖然說是  上帝以六天時間創造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萬物,似亦為人類智慧難以想像著。本教教義提出之「物質自然觀」在研天地萬物各從其類各本其性,自然而然地演化衍生。此種自然而然的自然律,不僅未與「  上帝創造宇宙」相悖,由且為「上帝如何創造宇宙」了粗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