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導讀 大學
高緒業
教訊雜誌社社長
五經與四書
儒家思想是中國思想的主流,東方文化的正宗。儒家最重要的典籍是六經,也稱六藝,即詩、書、易、禮、樂、春秋,其中樂經失傳,只存五經。唐時春秋和禮經,各分為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叫做「三傳」,儀禮、周禮、禮記叫「三禮」,和易經、書經、詩經合稱九經。宋時,九經外加論語、孟子、爾雅、孝經合稱十三經。
從前論語、孟子各自為帙,大學、中庸則為禮記中的兩篇,南宋淳熙年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朱熹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亦稱四子書。(朱子以論語為孔子之書,孟子為孟子之書,大學為曾子之書,中庸為子思之書。)朱子並手訂「四書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句,刊印問世。
朱子認為四書是理學入門的階梯。主張:「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精微之處。」
我國儒家對經典的研究,在唐代以前係以五經為中心,宋代以後則以四書為中心。五經的注釋以後漢鄭玄為代表,四書以朱熹的四書集註最具權威。
元代仁宗皇慶二年(一三一三)朝廷以法令規定四書為科舉必讀之書,且以朱子四書集註為本,從此四書成為我國國民的基本讀物,家弦戶誦,深入人心。
大 學
大學的命名
大學本為禮記之第四十二篇,全文僅一七五三字。
大學的命名有四說:
(一)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玄三禮目錄說:「名曰大學者以其博學可以為政也。」又說:「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彰明其德於天下。」
(二)十三經注疏:「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人係對小人而言。論語:「孔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孟子:「體有小大,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按小人係指私其我於一己之人,大人係指擴其我以善群之人。
(三)朱子大學章句序:「大學之書,古之大學(太學)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學對小學而言,朱子並言:「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學是教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
(四)宋儒黎立武在「大學本旨中」提出,大學者,大成之學也。學記曰:「知類強立,謂之大成,是以化民易俗,此大學之道也。」他並主張應與禮記中的「學記」並列比觀。
四說雖各不同,但並不牴觸,合而言之,可以說是:大學是在太學中所教的,教人修己善群,博學可以為政,化民成俗的一本書。
大學的版本
大學原本是禮記的一篇,但朱子的大學章句,和原本次序不同,是經過他改編的,原本不分「經」、「傳」,朱子則把它定為「經」一章,「傳」十章,把原本的先後次序也顛倒了。而且在第五章,還補釋「格物致知」的傳。有人讚揚,有人反對。問題都出在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不同。由於朱子的大學章句,元代以後,成了科舉的標準教科書,以考試領導教育的傳統而言,大學章句自然風行元明清三代。於是原來禮記中的大學原文,反而稱為古本,在禮記裡也抽去了,幾乎湮沒不彰。幸而因王陽明的重視,現在一般大學版本,最後仍舊附了禮記中大學的原文,這是讀者必須了解的。
三綱領與八條目
朱子釋大學提出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與八條目的關係:「明明德」是「格、致、誠、正、修」的綱領,「親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綱領。而「止於至善」又是統「明德」、「親民」兩大目而言,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項條目的總綱。其關係如下頁之表。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立己、修己、成己,內聖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立人、安人、成物,外王之道。
修身正是內聖外王的關鍵地位,所以,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綱與佛教自覺、覺人、覺行圓滿意義完全相符,正東聖西聖,其揆一也。
五段思維法
三綱領是全民共同努的目標,然如何運用其思想,以開展其最高智慧,則必須有方法,定、靜、安、慮、得就是五段思維法。定是志有定向,不昏迷;靜是是心不妄動,不動搖;安是所處而安,不散亂;慮是處事精詳,不暴躁;得是得其所止,得其真理。如以射為喻,定是目標之選擇,靜是目標之構成,安是預備瞄準,慮是專心射擊,得是射中標的。
元許謙的解釋頗得精要說:定靜安屬知,慮得屬行;定靜在事至之先,安在事至之際,慮在處事之時,得在應事之後。
有、能、后、後、而各有其確切意義,有:肯定的推句,必然有、自然有、就可以能。能:為判斷的可能性,含有「如果」「假使」的意思,假使「能夠」。后:有隨後隨即的意味。而:¬有時間的關係,而後和以後的「以」作用相同。兼在推論句的被動關係詞使用。後:位置在後與前對待;時間較晚,與先對待。
知止,朱注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總統 蔣公更進一步解釋,所謂「止於至善」是說明德,新民,皆當盡其天性,止於義理之極,毫無遷易的地步。所以「止」字,是到了極處而止住不移的意思。大學傳之三章有: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本末、終始、先後
朱注是: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本末以物言,終始以事言。但很多學者並不以為善,解說詳後。
絜矩之道與金律
大學傳之十章有一段話:「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這是「恕」的積極意義。美國哲人艾默生嘗謂:耶蘇所倡之「金律」(Golden Rule),五百年前孔子早已創立,是即所謂絜矩之道。
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法則
大學傳文第十章,是解釋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法則,其內容約可分為三點:
第一、是闡釋有關於國利民富的理財法則,如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是我國以仁為本的財政經濟之基本法則。
第二、是闡明行政用人的人事法則,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對於善善惡惡的法則,說得很明白。
第三、是闡釋愛民立國的政治法則,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背)」「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凡此都是立己立人,與民同其好惡的基本法則。
總結論
大學一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做到誠意正心的工夫,再以誠意正心為起點,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目標。
朱王釋義的歧異
一、親民:
朱子(依程頤所釋)「親」當作「新」,因下文湯之盤銘、康誥以及詩經大雅的文句,都是說明「
新」的作用。因此,在「在親民」一句應按「在新民」去解釋。
親民就是使民眾能日新又新進步不已的意思。
陽明則以為仍作親字解。王氏以為下文有「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又有「如保赤子」的句子,這都是應作本字解的旁證。他並引論語憲問的「修己以安百姓」一句來說明。「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親民就是親近民眾的意思。
總統 蔣公認為正因為新民非親民不可,而親民則為新民應有的前提,所以我們講新民便包括了親民。而單講親近還不能包括革新的意思,所以我們還是依照程子的解釋為好。
二、物格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註以「推極」訓致以「識」訓知。朱註說「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依照朱子解釋格物是窮盡事物之理。又朱子答孫敬甫書說:「大學所說格物致知,只是說得個題目,若欲從事於其實,更須博考經史,參稽事變,使吾胸中廓然無毫髮之疑,方到『知止』『有定』地位。」
王陽明說:「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王陽明是主張以「
致良知」來解釋「致知」。
王陽明又說:「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有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書云:「格於上下」、「格於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實兼其義。
依照二氏所說「格物致知」四字,朱子是解作「即物窮理」;陽明認為「致良知」而正其事。
朱王釋義發展的新方向
朱子的即物窮理說,是以窮究知識為重,近世把西方的物理學最早譯為「格致」學就是本此而來。把朱子的學說,加以適度的修正,注入今天的科學方法,限於事理與物理的研究範圍,直接導入科學領域,作純知識的探討,如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即可開出一條知識發展的路線來。
陽明釋「物」為念頭,格物就是「正念頭」,實際上就是「格心」的工夫,於是致知不得不作「致良知」的解釋,向上發展,就可完成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全部過程,如此中國傳統文化中,即可開出一條道德發展的路線來。
為使科學發展於人群,知識不要脫離人生,即可接受良知之指導,儘量使它趨於道德化。如此折衷朱子、陽明格物致知的學說,使道德與知識並重,各得其應有的發展,並能相互調和而無矛盾。
學者對朱王的批評
高明教授在其「大學辨」一文中提出:增字為訓不足信。
朱子初訓「格,至也;物猶事也。」一變而為「窮至事物之理」,在「至」上加「窮」字,在「事物」下加「理」字;再變而為「窮理」,只取「窮至」的「窮」字,而去掉「至」字,只取「事物之理」的理字而去掉「事」「物」二字,於是把「致知在格物」說成「致知在窮理」,這種偷天換日的訓詁法,以無中生有的「窮理」來說大學要旨,居然蒙住了宋、元、明、清多少儒者耳目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依朱子的訓釋,「知識」包括天地間全部的知識,如「身心性命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不但要知之周遍,毫無遺漏,而且要知之精切,毫不含糊。這樣「致知」是可能的嗎?世界上任何一位最偉大的學者都不敢說能做到這樣的「致知」。如果真照這樣去做,其結果一定是「博學寡要,勞而無功」,誠如陸象山所譏「支離事業竟浮沉」了。
如不論王氏訓「格」為「正」的是非,但他在「知」字上加一「良」字,以比附孟子所說的「良知」,仍是增字為訓,他由此來完成他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學說。
王氏訓「知」為「良知」是於內的,不學而知的;這和朱子訓「知」為「知識」,是偏佈於外學而後知的,顯然不同。又大學要旨,朱子把重點放在格物致知上,陽明放在「誠意」上,也截然不同。
筆者按據公文語要說:「大學是聖門最初用功處,格物又是大學最初用功處。然格物是夢覺關,格得來是覺,格不得只是夢。誠意是善惡關,誠得來是善,誠不得是惡。過得此二關,此面工夫,卻一節易如一節了。」陽明格竹子格了七天引起一場大病。依朱熹的方法去格物窮理,絕無可能,恐怕只是一場夢而已。
高明先生在「大學辨」一文中,古本原文不必改格物致知的本意,認為解釋經書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以經解經。古本大學第一段裏明說「知止而後有定」,又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又說「此謂知本」,而結以「此謂知之至也」,正是上文「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的「知至」。「物格而後知至」是與上文「致知在格物」呼應的,「知至而後意誠」是與上文「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呼應的。自其發動處去說,是「致知」,自其結束處去說,是「知至」。「知至」是那個「知」的獲得,「致知」是去獲得那個「知」,那個「知」是什麼呢?便是「知止」之「知」,「知所先後」之「知」,「知本」之「知」。「本」是出發點,也是基礎;「止」是終極點,也是目標,而「先後」則是其中的過程、階段。知此三者,然後可說獲得了全部的「知」。大學裏所謂的「致知」,便是去獲得這種「知止」、「知本」、「知所先後」的「知」而已。
另毛松年先生在「中華聖學淺說」「大學易讀」文中也有類似解釋。
他認為大學原文最初兩段合併起來簡化的說就是「大學之道是在格物」。以公式表示:格物=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至於「致知」二字的解釋,首先「知」是要「知止」,其次「知」是要「知先後」,再次「知」要「知本」。能夠「知本」,便是「知之至也」。
按大學的原意主張一個人應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來作格物的功夫,進而要人知「止於至善」,知「物有本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經此作體驗修省的過程而後乃能達到「意誠」之境。
原文並不很長,有公式,有圖解,確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好詮釋。
大學之道是治國的道理
薩孟武教援認為先秦思想均是政治思想,又認為大學一書,孔子之言應只有五十八字,即是「大學之道」至「則近道矣」。乃就宋真德秀撰大學衍系,明丘濬撰大學衍義補,闡明治平之道之意,撰大學新衍義。全文長達二萬八千字,今謹撮要簡述於後。
「大學之道」是指治國的道理;「在明德」,是講詳悉確實的人民的福利;「在親民」,是說政治家當與人民接近,而後方能知道人民所認為福利是什麼?「在止於至善」是說政治家當依當時財力人力,於施政能夠達到客觀條件所允許的「至善」為「止」。以下自「知止而後定」...直到「則近道矣」。依次解釋是:目標既有所止,則政治家自有確定的政見,既有確定的政見,則心平氣和而不躁求;心情安謐,不因小有成就而狂喜,不因稍有挫折而煩躁,而由煩躁而紛更法制;思慮周到,而後方能計畫興利除害的具體政策,這樣才能成功。對於大政方針的決定,必須先求如何解決一個國家在一個時代的中心問題,對於特定政策的施行,執行之始,不可不顧終局的利弊,施行至終不要忘記開始的目標,施政時如果能知道那一件事應該先做,那一件事可以後做,就合乎為政之道了。
大學一書的價值
熊十力讀經示要說:「讀大學可悟六經宗要,可得六經體系,可識六經面目,可會六經精神。」
國父說:「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在國外的大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到那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的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甚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總統 蔣公說:「大學之道,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哲學,是孔子繼承堯舜禹湯文武的道統的真諦,亦就是我們 國父思想學術的本源。」
他說:「大學這部書,將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包羅無遺,發揮盡致。」
他又說:「大學為古今中外最精微博大完美高尚之政治哲學。大學為本末兼賅,體用合一,修己治人,明體達用之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我們知道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大學一書,把個人的內在修省以及向外發揚的道理,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政治上一切基本的原理都不外此。」
陳布雷「四書新編」:大學之道,以平天下為終,而以修身為始;因為我們若不知起點,則無從入手,不顧根本,則無法推行;推己及人,由近而及遠,是孔子的大經大法。惟由此道,然後自利主義與利他主義,得以調和,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不相衝突。順人類的本性,依事理之自然,方是可行的大道。 善至於止
總統 蔣公大學綱領表
(終始徹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