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劉煥玲(敏首)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摘 要 全真教是十二世紀﹐金代華北新道教的主流。至元代全真教大盛﹐與南方之正一教派並列為南北兩大道派,並且流傳至今。 王重陽創全真教以三教合一為立教宗旨,主張性命雙修、行道濟世﹐是一個講求識心見性﹑清靜修行﹐注重真實功行的教派。 清淨家風為全真教重要之內涵,故本文首述王重陽功行雙全、性命雙修之要旨,以明其淵源;次則羅列馬丹陽對清淨修持的內涵,凸顯全真第二代馬丹陽宗師的修行風範。 馬丹陽的清淨家風是承繼王重陽之學而來,筆者通過本文之敘述,衷心祈望有心學道之士,於觀照全真師真之修行體悟後,於己之清淨煉心,亦有所得。 一、前 言 十二世紀的中國,宋金對峙之際,連年征戰,政治、社會動盪不安。而後,金人入主中原,廣大人民慘遭戰亂之苦,十門九絕,備感生命無常。加上南宋無所作為,復國無望,金朝統治下的北方民眾更加痛苦失望。尤其是留在北方的儒生,深感中原民族文化面臨滅絕的危機,因此「存文保種」的使命,在內心深處油然而生。 出身儒生的王重陽,便是在上述的時代背景下,在金朝統治區的華北創立全真教。 以三教合一為立教宗旨,主張性命雙修、行道濟世的全真教,其旨易知,其實易從,成為金代華北新道教的主流。至元代,全真教大盛,備受帝王隆寵,與南方之正一教派並列為南北兩大道派,並且流傳至今。 在道教發展史上,全真教是對傳統道教「弊極則變」的宗教改革。《奉聖州永昌觀》云: 自漢以降,處士素隱,方士誕誇,飛昇煉化之術、祭醮禳禁之科,皆屬之道家。稽之於古,事亦多矣。徇末以遺本,凌遲至於宣和極矣。弊極則變,於是全真之教興焉。淵靜以明志,德修而道行,翕然從之,實繁有徒。[1] 北宋宣和之後,道教呈現弊端重重、道法中衰的情況。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以道德性命之學唱為全真,洗百家之流弊,紹千載之絕學」。 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並以《道德經》、《孝經》、《般若密多心經》為必修經典,認為修道即修心,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陽由關中東出潼關,隻身前往山東寧海州傳教,並在寧海、文登、福山、登州、萊州等地,建立三教五會弘教據點,正式建立了全真教。王重陽在山東期間,先後度化馬丹陽、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劉處玄等七位高徒,世稱「全真七子」,後來皆成為推動全真教發展的弘教骨幹。 馬丹陽是王重陽的大弟子,本名從義,字宜甫。在結識王重陽之前,他是山東寧海州的一位鄉紳,擁有鉅額的家產,生活得逍遙自在,有「馬半州」之稱。然而,四十五歲那年,他結識了王重陽,使其生活發生徹底的轉變。 大定七年七月十八日,王重陽初抵寧海,即於范明叔怡老亭之聚會中與馬丹陽不期而遇。一個溫和的鄉紳、富翁,經過王重陽的一番激發砥礪,兀然變成意志堅定方求道者,並最終成為全真教的第二代掌教。 清淨家風為全真教重要之內涵,故本文首述王重陽功行雙全、性命雙修之要旨,以明其淵源;次則羅列馬丹陽對清淨修持的內涵,凸顯全真第二代馬丹陽宗師的修行風範。 二、全真教的清淨家風:性命雙修、功行雙全 長生成仙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它是要解決人的生死問題。王重陽作為宋金之際道教的革新派大師,對當時道教修煉由重形轉向重神,由外丹轉向內丹,通過性命雙修修煉人的精氣神,以達到與道合一,獲得精神上的超越。 這一新的長生成仙之說及修道即修心的「心性學說」,在王重陽所創的全真教中,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 (一)全真而仙 全真而仙,實際上是要人必須能明心見性,從內心體悟生命本真。王重陽認為金丹就是真性,須煉假修真。他曾說: 修行須藉色身修,莫殢凡軀做本求。假合四般終是壞,真靈一性要開收。[2] 本來真性喚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袞出入仙壇。[3] 而明心見性,要從清靜入手。[4]王重陽認為清靜有內、外兩種: 內清靜者,心不起雜念;外清靜者,諸塵不染著為清靜者也。[5] 有人請教他「修真妙理為何?」王重陽回答: 第一先除無名煩惱,第二休貪戀酒色財氣,此者便是修行之法。[6] 王重陽亦曾以此真言,諄諄告誡馬丹陽: 凡人學道,先修依此一十二字,斷: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自今後更無言可說。如不依此,便作靈丹,性命亦不能了。[7] 馬丹陽清靜無為的修煉思想,即得自於王重陽的真傳。 (二)功行雙修 王重陽對道教成仙修煉也做了根本的革新,主張修仙須「認真性、養真氣」,實踐「真功」與「真行」。例如,他在《三州五會化緣榜》中,云: 功行乃別有真功、真行。晉真人云:「若要真功者,須是澄心定意,打疊精神。無動無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氣,乃為真功也;若要真行者,須是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行拯救之心;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行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伏願諸公,早垂鑒照。[8] 這裡所謂的「真功」,具體指對內丹與心性的修煉,亦即所謂「性命雙修」;而所謂「真行」,則是以仁愛無私之心來濟貧拔苦,傳道度人。 在當時異族統治的時代裡,這樣一個講求識心見性、清靜修行,倡道德互助,注重真實功行的教派,確實在當時的社會形成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在王重陽及七真的帶領下,金元之際的山東半島掀起了空前群眾性修煉內丹的運動。 (三)性命雙修:先性後命,以命養性 王重陽認為「道」乃「性命本宗」[9],故修道求長生實即修煉「性命」、「了達性命」[10]。王重陽所謂的「性」與「命」,又稱「元神」與「元氣」。[11] 而王重陽認為「本來真性喚金丹」,修煉的目的就是要見性,故其內丹修煉以煉性為主,以修命為輔。他認為「賓者是命,主者是性」,「根者是性,命者是蒂」[12]。見性之後,心與道和,自然神定氣和,真氣才能運轉,才能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然而,命對性的作用亦是十分重要。王重陽強調: 心虛則氣住,氣住則神清。[13] 性如燈燭,命如油。[14] 王重陽在《立教十五論.混性命》中亦說: 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陰符經》云「禽之制在氣」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參。……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謹緊鍛鍊矣。 馬丹陽也強調應在命中養性,他說: 陰裡藏陽陽烜赫,命中養性性玲瓏。[15] 可見,性與命是相互作用的,兩者存在著修氣、命以固神、性與修神、性以保氣命的關係。 三、馬丹陽的清淨家風 馬丹陽是全真七子中最早結織王重陽的,也是七子中最早修煉有成之人。他繼承王重陽清淨丹法的思想,並有所發展。尤以在出家修行,去除塵情;心死神活,損忘並用;清淨為無,神氣合一等方面,具有較鮮明的修煉特色。 以下則讓我們一窺馬丹陽清淨家風的內涵。 (一)不得清淨,與道無緣 清淨是全真教修煉最關鍵的步驟。淨化身心之要求不啻見諸於《王重陽立教十五論》、《全真清規》等道門戒律,亦見於全真教歷代師真之語錄,可謂全真家風。 馬丹陽認為修煉內丹全靠清淨養氣,結丹需要在清淨的基礎上,心意清淨,身中內氣才能發動,神意才能與氣結合。他曾說: 道家留丹經子書,千經萬論,可一言以蔽之,曰「清淨」。[16] 所以,不得清淨則與道無緣,根本結不成丹。 (二)清其心源,淨其炁海 什麼是清淨呢?馬丹陽解釋說: 清淨者,清為清其心源,淨為淨其炁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故情定而神明生;炁海淨,則邪欲不能干,故精全而腹實矣。是以澄心如澄水,養炁如養兒,炁秀則神靈,神靈則炁變,乃清淨所致。[17] 無論是「清其心源」或是「淨其炁海」,都是從心意上下功夫。首要修心、煉心,達到意識活動的清淨狀態,才是究竟。 (三)要道之妙在於養炁 馬丹陽認為煉丹就是養氣,但因「炁之難抑,迅若奔馬,唯靜者易」,而控制氣的方法就是清淨。《丹陽真人語錄》云: 雖歌詞中每咏龍虎嬰奼,皆寄言耳。是以要道之妙,不過養炁。 欲要養炁全神,須當屏棄萬緣,表裡清淨,久久精專,神凝氣沖。 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九年不漏上丹結,是名三丹圓滿,九轉功成。 (四)俗人無清淨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 馬丹陽有一段語錄,是對全真修持的很好描述,其云: 大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若施于心身,節欲食、絕思慮,靜坐以調息,安然以養氣。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而丹結。然後滅情于虛,寧神于極,可謂不出戶而妙道得矣。自古神仙不敢跳過「澄湛」二字,乃妙言也。[18] 所謂「無心為體」,也就是排遣有意志的心,如《道德經》所云「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塵心日要損消到忘心忘性,方契入道。 馬丹陽進一步說: 無心者,非同貓狗蠢然無心也,務存心於清淨之域而發邪心也。故俗人無清淨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19] 四、結 語 清淨是全真教高層次的功夫,修心煉心到意識清淨,必然會結丹而仙。 王重陽對清淨十分重視,七真也同樣把清淨作為根本大法。身為全真教第二代掌教的馬丹陽,更是勵行「清淨無為、神氣合一」之教風,他認為: 夫道,但清淨無為、逍遙自在、不染不著。此十二字,若能咀嚼得破,便做個徹底道人。 馬丹陽的清淨家風是承繼王重陽之學而來,筆者通過本文之敘述,衷心祈望有心學道之士,於觀照全真師真之修行體悟後,於己之清淨煉心,亦有所得。 [1] 王惲,《秋澗集》,卷五十八。 [2] 《重陽全真集》,卷十。 [3] 《重陽全真集》,卷二,〈金丹〉。 [4] 《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夫修行者,常清靜為根本大乘之法。」 [5]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6] 《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 [7] 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卷一,〈馬鈺〉。 [8] 《重陽教化集》,卷三。 [9]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10] 《重陽真人金關玉鎖訣》。 [11]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名曰性命也。」 [12]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13] 《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14] 《重陽全真集》,卷十二。 [15] 《洞玄金玉集》,卷六。 [16] 《馬丹陽真人直言》。 [17] 靈隱子王頤中集,《丹陽真人語錄》。 [18] 馬鈺,《真仙直指語錄》。 [19] 馬鈺,《真仙直指語錄》。全真教第二代馬丹陽宗師的清淨家風
全真教第二代馬丹陽宗師的清淨家風
劉煥玲(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