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天人實學研討會)
頓超直入─文始派與天帝教修道法門之比較研究 劉見成(正涵)、張燕梅(鏡宇) 摘 要 玄門修道,一般認為以文始派最高,而以少陽派最大。兩派之義理與修煉功法,究其淵源,據傳均開宗於老子。老子以《道德經》授關令尹喜,尹喜奉行道成,「號文始先生,位為無上真人」,故後人乃稱因尹喜所形成的修煉派別為文始派,以《文始真經》為代表經典。文始派功法以虛無為本,養性為宗,為修煉法門中「最上一乘虛無大道」。其修煉下手處即由最上一層煉神還虛起手,逕修煉神還虛功夫,直透三關,頓超仙域,是一種「直指大道的頓修方法」。 天帝教之修煉法門,其正式名稱為「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簡稱「昊天心法」,此法直修昊天虛無大道,不同於道門傳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依序修煉之法,而與文始派一樣,是「直修煉神還虛」的頓法。 文始派之修持法門為頓法,天帝教之昊天心法則是頓法中的急頓法門。二者皆是直修煉神還虛之功夫,但天帝教特別強調急頓之義,乃彰顯其對當前時代人類困境的一種關注。尤其核子毀滅戰爭的威脅,此一危機是現前而急迫的,而為關尹子時代所無。 文始派頓法與天帝教急頓法門,二者之不同遠遠大於所同。其所同者似乎僅止於二者皆主張直修煉神還虛,以及強調煉心之教。二者不同之處至少有下列四點: (1)文始派下手功夫已散佚闕如,天帝教則有明確之下手功夫。 (2)天帝教之急頓法門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3)天帝教之「點道」與「默運祖炁」功夫為文始派所無。 (4)文始派有完整之道論,天帝教之宇宙真道尚待闡揚。 關鍵詞:文始派、天帝教、修道、三關、頓法、急頓法門、昊天心法、直修 頓超直入─文始派與天帝教修道法門之比較研究 劉見成(正涵)、張燕梅(鏡宇) 一、引言 玄門修道,一般認為以文始派最高,而以少陽派最大。兩派之義理與修煉功法,究其淵源,據傳均開宗於老子。老子以《道德經》授關令尹喜,尹喜奉行道成,「號文始先生,位為無上真人」[1],故後人乃稱因尹喜所形成的修煉派別為文始派,以《文始真經》為代表經典。文始派功法以虛無為本,養性為宗,為修煉法門中「最上一乘虛無大道」[2]。其修煉下手處即由最上一層煉神還虛起手,逕修煉神還虛功夫,直透三關,頓超仙域,是一種「直指大道的頓修方法」[3]。 尹喜得道後,另傳法於少陽帝君王玄甫,王玄甫創立少陽派,而後成為道門修煉之最大法派。後世所傳之鍾呂派,南宗、北宗、東派、西派、三丰派、青城派、伍柳派等等均可溯源於此派。此派不像文史派那樣直修煉神還虛虛無大道之頓法,而是由有為而至無為,功夫次第分明,由煉己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一關一關循序漸進修煉的「漸法」。 天帝教之修煉法門,其正式名稱為「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簡稱「昊天心法」,此法直修昊天虛無大道亦不同於道門傳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依序修煉之法,而與文始派一樣,是「直修煉神還虛的功夫」[4],是自然無為的一種「頓法」[5]。 本文旨趣即在於對文始派與天帝教這兩派之修道頓法作一比較研究,探其道源,究其異同,並述其時代意義。 二、修道之階 一般以老子為修道思想開宗之祖,《道德經》一書自然成為修道之根本經典。老子《道德經》中的修道思想是以其道論作為基礎,不僅如此,後世之修道思想亦皆以此道論為其根基。 老子於《道德經》七十七章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天之道」與「人之道」對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6]顯然「人之道」是不合乎「天之道」,與之相違,而只有「有道者」方能做到損有餘而補不足。。[7]「有道者」指的是能依天道而行/不行的人。相對於「有道者」,不能依天道而行/不行的人即是「無道者」,這其實就是指一般人,因其不知道或不修道,其所行乃不合天道者。「有道者」老子稱之為「聖人」,但其內涵與儒家之聖人不同。儒家之聖人是「有德者」,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老子所稱的聖人則是「有道者」,是大道的體現者,是依天道而行/不行的有道之士。 老子之道論並不是因應人生之需求逐步向上思考推求的形上學系統,而是體道合真由上而下作為人生行為規範之根源。老子之道並不是從人道到天道由下而上逐級上推的思考推斷,反之,它是從天道到人道由上而下的價值體悟,依天道以行人道,率人道以合天道,此實則乃老子修道之根本義涵。也就是說,老子深切地體悟到宇宙中有一股無形無狀之力量,此力量依一定的規律展現出某種秩序,而人生之至善就在於將自己之生命調整至與該秩序和諧一體的狀態(與道合真的生命境界)。 老子的修道思想,不是只有原則性的提示(為道日損),也有具體功夫之指點(致虛守靜、處下不爭、以百姓心為心、儉嗇知足等等)。而老子修道功夫之根本要訣就是其「虛心實腹」之教:「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虛心弱志是屬於精神性的修心功夫,實腹強骨則是有關形體的養身之方,二者兼備,方為長生久視之道。這虛心實腹之教大大影響了後世「形神兼養」、「性命雙修」的修煉觀念。不過老子並無明確提出修道階次之功夫次第的觀念。 莊子是老子思想最好的承繼者與闡發者。莊子完全繼承老子修道養生之說,其言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讓王〉)[8]聖人即老子所稱之「有道者」。莊子將修道養生區分為養形與養神,他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刻意〉)又說:「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刻意〉)養形與養神二者皆修道養生之重要內涵,然二者相較,莊子更重養神之道,其言:「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刻意〉)莊子所謂真人即體道合真之人,是全神保生之有道者。「惟神是守,不虧其神」之說,可見莊子之所重。此純素養神之道實即老子「虛心之教」之繼承與發揮,這就是莊子著名的「心齋坐忘說」,指明修心養神的功夫原則階次與相應的心靈境界。 心齋坐忘雖密切相關,理趣歸一,畢竟為二法。「心齋」之法載於《莊子‧人間世》,乃不同於不飲酒、不茹葷的「祭祀之齋」,其詳細內容是: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郭象注曰:「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成玄英疏曰:「唯此真道,集在虛心。」坐忘之法則出自《莊子‧大宗師》,其言曰: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郭象注曰:「夫坐忘者,悉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後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成玄英疏曰:「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外則離析於形體,一一虛假,此解墮肢體也。內則除去心識,恬然無知,此解黜聰明也。既而枯木死灰,冥同大道,如此之益,謂之坐忘也。」坐忘即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境界,而要達到此一境界,有其修習之次序。《莊子‧大宗師》中記載,女偊告訴南伯子葵學道之階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入於不死不生。女偊所述學道之階即坐忘循序漸進之實踐步驟。 唐代知名茅山道士司馬承禎作《坐忘論》,進一步發揮了莊子心齋坐忘之論,提出「安心坐忘之法」,指出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為修道功夫循序漸進的七個階次。司馬承禎定義修道為:「淨除心垢,開識神本。」[9]此修道思想與老子滌除玄鑒虛心之教、莊子心齋坐忘之法,一脈相傳,乃「修道即修心」之觀念。司馬承禎坐忘論所述之修道七階次,實即修心之次序,簡述其要旨如下。[10] 「敬信」是指對道以及修道得道有堅定的信仰,毫無疑惑。 「斷緣」就是要斷除有心造作之俗事塵緣,使心不為俗累。 「收心」就是要排除內心中的 一切塵染俗累,復歸虛靈無垢之心體,如此自然與道合真。 「簡事」則是要求修道之人必須「宅心物外,處事安閑,在物無累」,這是對收心功夫的進一步修證。 「真觀」是指禍福吉凶得見機前,一生得以行無遺累。 「泰定」是前述斷緣、收心、簡事、真觀諸功夫修習有成,近一步達到「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的境界。 「得道」是指完成了層層修練所達到的與道合真之境界,達到此一境界,就是形神俱妙的神仙。 司馬承禎在論述了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等修道的七個階次之後,又附以〈坐忘樞翼〉,提綱挈領地綜述其修道思想之旨,並歸納其要為勤行三戒:一簡緣,二無欲,三靜心。若能勤行此三戒而無懈怠,則無心求道,道自來居。[11] 此外,司馬承禎並指出得道之人在身心修行上不同階次所經歷的效驗徵候,亦即心有五時而身有七候,。[12]心有五時是指: (1)動多靜少; (2)動靜相半; (3)靜多動少; (4)無事則靜,觸事還動; (5)心與道合,觸而不動。心至此地,始得安寧,罪垢滅盡,無復煩惱。 身有七候是: (1)舉動順時,容色和悅; (2)夙疾普消,身心輕爽; (3)填補天傷,還元復命; (4)延數千歲,名曰仙人; (5)鍊形為氣,名曰真人; (6)鍊氣成神,名曰神人; (7)鍊神合道,名曰至人。 凡得道之人,其安心坐忘要經歷「五時」(五個階段),養氣全形則會經過「七候」(七個層次)。修行者鑒察真道的功力,隨其所達到的「時」「候」而益加明澈。若修道者於修過程中身心皆無此「五時七候」,那就是走上歧路,休想成道。「五時七候」中鍊形為氣、鍊氣成神、鍊神合道之說已隱含後世修道三關「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之論。 「修道即修心」之說,直至清代丹道西派始祖李涵虛更有「九層煉心」之法,亦即修心的九個階次[13]: 初層煉心者,是煉未純之心也。 二層煉心者,是煉入定之心也。 三層煉心者,是煉來復之心也。 四層煉心者,是煉退藏之心也。 五層煉心者,是煉築基之心也。 六層煉心者,是煉了性之心也。 七層煉心者,是煉已明之心也。 八層煉心者,是煉已伏之心,而使之通神也。 九層煉心者,是煉已靈之心而使之歸空也。 今日道門中人所言修道的三個步驟:一、煉精化氣;二、煉氣化神;三、煉神還虛,乃源於陳摶所傳之《無極圖》。[14]此圖之來歷,清代易學家黃宗炎指出:「考河上公本圖,名《無極圖》,魏伯陽得之以著《參同契》,鍾離權得之以授呂洞賓。洞賓後與陳圖南同隱華山,而以授陳,陳刻之華山石壁。」[15]此一《無極圖》,在促成宋元時期道教由外丹轉向內丹修練的過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正因此故,道門乃尊之為「陳摶老祖」。黃宗炎進而對此圖做了詳細之解說,分總論與五個層次。他總論此圖之奧妙:「其圖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16]其形式為: 自下而上:初一曰玄牝之門;次二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曰五氣朝元;次四陰陽配合,曰取坎填離;最上曰煉神還虛,復歸無極。故謂之無極圖,乃方士修煉之術爾。[17] 陳摶所傳之《無極圖》,奠定了「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還丹原理與「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基本步驟。[18]此三步驟又稱為修道三關:煉精化氣為初關,煉氣化神為中關,煉神還虛為上關。宋葆真子陽道生《僊學真詮》言:「蓋三關自有為入無為者,漸法也。修上一關兼下二關者,頓法也。」[19]這是說,先修初中二關以達上關者,是自有為入無為的漸法;直修上關以兼初中下二關者為頓法。頓法也就是跳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下手處即逕修煉神還虛功夫,直至虛極靜篤處,精自化氣,氣自化神,即可直透三關,頓超仙域。 本文所論文始派與天帝教之修持法門,即屬修道中之頓法,直修煉神還虛之 功夫。 三、文始派之修持法門 文史派以關令尹喜為宗祖,莊子以其與老子相提並論,稱其為「古之博大真人」(〈天下篇〉)[20],關於其人其事,西漢劉向《列仙傳》中云: 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炁,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爲著書授之。後與老子俱遊,流沙化明,服苣勝實,莫知其所終。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令子。[21] 尹喜曾任涵谷關(一說散關)關令,在此老子應其所求,著書上下篇,以道德五千言(即《道德經》)授之。尹喜奉行道成,亦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22]《關令子》(即《關尹子》)一書,清四庫全書道家著錄稱《文史真經》,疑出自宋人之作。然考之晉葛洪爲該書作序云:「尹真人文始真經九篇,洪愛之、誦之、藏之、拜之。」[23]則劉向所言《關令子》九篇,並非宋人之偽作。今存《文史真經》九篇,有宋元人牛道淳直解,又有《文史真經言外經旨》,為宋抱一子陳顯微所撰。[24] 玄門修道諸派中,以文始派最高,以《文史真經》為經典,宋抱一子陳顯微即盛讚此書價值極高:「自清濁兆分以來,未有立言垂訓,顯道神德,至精至凝,至元至妙,如此書者也。」[25] 尹喜聞道學法於老子,《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記述了尹喜受《道德經》之後,「乃於草樓清齋屏絕人事,三年之內修煉俱畢。心凝形釋,無有飢渴,不畏寒暑。窮數達變之微,形一神萬之旨,悉臻其妙。乃自著書九篇,號關尹子。」[26]是知文始派之修持法門乃歸宗於老子,其修道功夫亦如老子以其道論為基礎。 (一)《文史真經》中的道論 《文史真經》首章〈一宇〉即開宗明義對道做了界說: 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27] 關尹子指出,並非有不可言不可思之道,不可言不可思就是道,此明白揭示道不在言思之義,而究其實,道在言前亦在思外,因道「惟莫能名,所以退天下之言;惟莫能知,所以奪天下之智。」[28]是故道不能由言思得,實則道超言絕慮,既在言前亦超思外。經文中接著又言: 惟不可為、不可致、不可測、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29] 此言道本自然,不假作為,故謂之天;天者,無為而無不為,自然而然也。道本自具足,不假外求而致,故謂之命;命者,性中本有也。道變化莫測,故謂之神;神者,陰陽不測妙用無方也。道渾倫一體不可析辨,故謂之玄;玄者,杳冥莫辨混沌難分也。而在〈八籌〉篇中關尹子對道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陳述: 是道也,其來無今,其往無古;其高無蓋,其低無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本無一,其末無多;其外無物,其內無人;其近無我,其遠無彼。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渾淪,所以為道。[30] 道渾倫一體,無古今、無高下、無大小、無一多、無人物、無彼我,故不可分析,不可組合,不可譬喻,不可思議。此不可分別的渾倫大道,無待自存,生天生地生萬物,為天地萬物之本根:「天非自天,有為天者;地非自地,有為地者。譬如屋宇舟車,待人而成,彼不自成。知彼有待,知此無待,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31]「天地雖大,有色有形,有數有方。吾有非色非形,非數非方,而天天地地者存。」[32]這非色非形非數非方之道,不只化生有色有形有數有方之天地萬物,而且「溥天之下,道無不在」[33],道在萬物,故關尹子言:「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玄。[34]」也就是說,無一物非道也。故又言:「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玄。」[35]亦即,即一物中即可契道,道通為一之故也。物如此,人亦然:「故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造玄。」[36]道在萬物,亦在人身,故人人皆可透過修練而與道合真,這是《文史真經》修道思想之根基所在。 (二)《文史真經》中的修道思想 《文史真經》中屢屢言及聖人,然此所謂聖人,非指儒家之聖人,即有高尚道德修養之人,而是指道家的聖人,指體道合真如道而行之有道者,即莊子所說的真人。有得道的聖人,自然有修道之方,茲以下列幾點以述《文史真經》中之修道思想。 1.道與道之迹 道在萬物,即一物中即可契道,然道非萬物,萬物非道,萬物不過是道顯化之迹,而非道本身,道與道之迹不可混淆不分。修道須知道,不可執物為道,亦不可執道為物。《文史真經》中於此義言之甚切,如言: 知道無物,故不尊卓絕之行,不驚微妙之言。[37] 道莫能言,故退天下之言;莫能知,故奪天下之智。行雖卓絕,言雖微妙,亦屬於迹,而道非迹,故不尊驚。又言: 道無作,以道應世者,是事非道。道無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聖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38] 道可應事,亦可寓物,然道非事亦非物,故有道者也無法以道示人。又言: 仰道者企,如道者浸,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是以聖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豐,不借道於聖,不賈道於愚。[39] 任何景仰大道與追求大道者,即是執道為一事物,企慕而馳求之,是執迹而迷道,故謂之知「道之事」而不知「道之道」。道乃人人本自具足,於此本無少欠,亦無多餘;聖人亦不能以道示人,故不得假借道於聖人,也不能販賣道給愚者。聖人既然不能出道以示人,而道乃人人本自具足,故經中諄諄告誡修道之人不可執迹向外馳求: 勿以行觀聖人,道無蹟;勿以言觀聖人,道無言;勿以能觀聖人,道無為;勿以貌觀聖人,道無形。行雖至卓,不離高下;言雖至工,不離是非;能雖至神,不離巧拙;貌雖至殊,不離妍醜。聖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聖人。[40] 道雖由聖人顯,然超越高下、是非、巧拙、妍醜之相互對待,故不執聖人行言能貌之迹而反觀內求,方能冥契大道。 2.無執 道由物顯,然物之所顯只是道之迹而非道本身,故不可執物為道。就是對道本身亦不可執,有所執即將道視作一物,然道無迹、無言、無為、無形,執道為物即背離大道。故關尹子言: 均一物也。眾人惑其名,見物不見道;賢人析其理,見道不見物;聖人合其天,不見道不見物。一道皆道,不執之即道,執之即物。[41] 一者道也,物者萬物。道寓萬物由萬物顯,道在萬物,見物不見道見道不見物皆有所執。道本不二,亦無所不在,故曰:「一道皆道」。若能無執,不妄意分別,則道即萬物,萬物即道也。言「聖人合其天,不見道不見物。」者,謂其無妄意分別之執也,故不見道不見物。無執故,則即見道即見物也。經中又言: 小人之權歸於惡,君子之權歸於善,聖人之權歸於無所得。惟無所得,所以為道。[42] 權者,用也。小人之用惡,君子之用善,聖人之用則超越相互對待之善惡,其用乃順自然之化,應變無方,無為而無不為,既非作惡亦非為善,故歸於無所得。道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云:「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爲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43]大道無形無象,不可以名言事物求取,所謂「得道」,亦是強名,實則惟道集虛,冥契大道,並無所得。聖人之所以假立「得道」者,只不過是教化導引眾生的權宜方便,此即關尹子所言:「聖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聖人。」之切義。「惟無所得,所以為道。」若言有所得,即視道為物,皆是妄識執著,故關尹子乃言:「聖人不去天地,去識。」[44]即去妄識分別之心,無執之意也,一有所執即失道矣。經云: 目之所見,不知其幾何,或愛金或愛玉,是執一色為目也。耳之所聞,不知其幾何,或愛鐘或愛鼓,是執一聲為耳也。[45] 耳目之所聞見,不知凡幾,若執愛金玉鐘鼓,自然就會厭惡其它聲色,如此則起分別心,徒增煩惱,有礙學道。經中又云: 金玉難捐,土石易捨。學道之士,遇微言妙行,慎勿執之,是可為不可執。若執之者,腹心之疾,無藥可療。[46] 微言妙行尚不可執,何況金玉鐘鼓,有執乃修道之一大障弊。學道之人務須了悟「道無不在,不可捨此就彼。」[47]之理,放下一切執著,包括經典、聖人之行,修而不執,如此方可契合大道。 3.無為自然 關尹子言: 聞道之後,有所為有所執者,所以之人;無所為無所執者,所以之天。為者必敗,執者必失。[48] 大道天命神玄,不可為致測分,人若以一己心識妄作思慮分別,有所為有所執,則背本迷源,必敗必失,去道遠矣。有為有執乃人為造作(之人),無為無執則是合道自然(之天)。關尹子「之人」、「之天」之分,乃直承老子「人道」、「天道」有別之義。「人道」乃人所行之道,然人之所行,有合於天道者,亦有不合於天道者。合於天道之人道(之天),老子稱之為「聖人之道」;不合於天道之人道(之人),則為一般之人道。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法自然」者,非指道之外還有一自然須師法,道本身就是自然。聖人體天道以行人道,也就是合道法自然而行,聖人所展現的一切都是自然無為,而無絲毫一己之個人意志夾雜其中,故關尹子即言: 聖人之道天命,非聖人能自道;聖人之德時符,非聖人能自德;聖人之事人為,非聖人能自事。是以聖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49] 聖人無我,能體大道之自然無為,其道、其德、其事均非一己自我意志之展現,而只是天道自然、時勢所趨與以百姓心為心之人民所託。 4.虛心若鏡 關尹子將聖人之道譬喻為雲之卷舒與禽之飛翔,因其「皆在虛空中,所以變化無窮。」[50]此喻所表之義明顯地乃承繼自老子的「虛心之教」(三章),亦即莊子「至人用心若鏡」(〈應帝王〉)之說。聖人虛心若鏡,故能「日應萬物,其心寂然。」[51]如何才能虛心若鏡?關尹子云: 無愛道……無逐道……無言道……無思道……惟聖人不離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52] 虛心即「不離本情」,何謂「本情」?即愛逐言思未萌前之情也,關尹子又稱之為「性」,其言曰: 惟聖人知我無我,知物無物,皆因思慮計之而有。是以萬物之來,我皆對之以性,而不對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53] 思慮未萌之前,內不知有我,外不知有物,今已知物我者,皆因思慮分別執之而有。聖人應物,對之以性,而不對之以心,此心在這裡指思慮之心,亦可廣而言之,包含前述愛欲觀逐之情,而性則是指心之未萌者。「心既未萌,道亦假之。」心既未萌,即指本心(或稱本情,或稱性)虛明之狀態,在此狀態下,道自來居,此即莊子所謂「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之義是也。 依關尹子所論,虛心之道在於,泯除言思之慮、愛逐之情,渾然利害、賢愚、是非、好醜等分別心[54],超越相互對待而達到一種虛靈明覺之渾淪狀態,則自然冥契大道。 5.頓法 老子修道主「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為依序第入之漸法。關尹子則主:道不可漸修,只能頓入。 關尹子於《文史真經》終篇〈九藥〉中反覆申言直陳「道在言外」之旨: 言道者如言夢。夫言夢者曰:如此金玉,如此器皿,如此禽獸。言者能言之,不能取而與之;聽者能聞之,不能受而得之。惟善聽者,不泥不辯。[55] 更諄諄告誡學道者:「古人之言,學之多弊,不可不救。」[56]學道貴自體悟,不可執於言行之迹。然道不可聞見,由聖人之言行顯,若不假之聖人言行,吾人如何知道?但若執聖人言行之迹,則又非道?如何知道而不執,此為甚難之事。關尹子自然知此難處,他就說: 不信愚人易,不信賢人難。不信賢人易,不信聖人難。不信一聖人易,不信千聖人難。[57] 不信聖人難,不信千聖人更難,確是如此!千聖人皆如此說,豈能不信?縱然如是,關尹子仍然鄭重告誡學道之人:「夫不信千聖人者,外不見人,內不見我,上不見道,下不見事。」[58]不信即無執之義。所謂「土石易捨,金玉難捐。」聖人微言妙行之風範,令人景仰企慕,亦應慎勿執之。要不執於諸聖人之言行,方可直契大道。關尹子總結此義云: 昔之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或曰晦冥,慎勿遇此而生怖退。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說。[59] 天下至理,指道也。道在言前意外,言意俱泯,方契大道。是故修道合道只能頓超直契,無法依迹而求循序漸入。關尹子言: 若以言行學識求道,互相輾轉,無有得時。知言如泉鳴,知行如禽飛,知學如擷影,知識如計夢。一息不存,道將來契。[60] 道本無名,故不可以言求;道本無迹,故不可以行求;道本無知,故不可以學求;道本無思,故不可以識求。若一息之間,言行學識頓忘而不存,自然冥契於道。「彼未契道者,雖動作昭智,止名為事,不名為道。」[61]修道而未契道,則所行持之一切,只是事,而非道。只有頓超直入方與道契,契於道,始可名道。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修道畢竟不像種種人間學問技術,必須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方竟其功,正如關尹子所言: 習射習御習琴習奕,終無一事可以一息得者。惟道無形無方,故可得之一息。[62] 學習射御琴奕,包括其他種種人間學問技藝,都必須經年累月不進則退的練習,方可有一定之火候。然修道則不同,因其無形無方,故可一息之間頓入。正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是頓明而非漸亮。故關尹子言: 勿曰外物,然後外我;勿曰外我,然後外心。道一而已,不可序進。[63] 從外物而外我而外心,是一步一步之漸修也。然道無古今、無高下、無大小、無一多、無人物、無彼我,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道一而已」,道乃渾淪之一體,漸修若有所得皆其部分而非整體,故不可序進。文始派之修道要訣,即上述虛心若鏡之法,不外泯思慮情識知意而歸於虛。惟道即虛,虛則道契,此文始派修練法門「一息得道」[64]之頓法也。 (三)小结 宋葆真子陽道生指出:「長生之學有真有偽,偽者方士之術,真者道士之道。」[65]「方士之術」如服食草木金石及採陰補陽之法等,「道士之道」則引《文史真經》中「能見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66]之說,將修練之道分判為二: 忘精神者,虛極靜至,精自然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此虛無大道之學也。見精神者,虛靜以為體,火符以為用,鍊精成炁,鍊炁成神,鍊神還虛,此以神馭炁之學也。[67] 「虛無大道之學」是舉上而兼下之頓法,「以神馭炁之學」則是自下而向上修去之漸法,此乃「道士之道」之二端,為「金丹之真諦,大道之正宗,體之有益,修之則成。」[68]二者皆修煉之真道,然葆真子仍以「虛無大道之學」為頓超直入之上品丹法:「今只須逕做鍊神還虛功夫,直到虛極靜篤處,精自化炁,炁自化神,把柄在手,命由我立,是一鏃貫三關也,最簡易,最直捷,入道者宜細玩之。」[69]此言坦率地點明文始派上乘修真之要義。 四、天帝教之昊天心法 天帝教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復興於台灣,奉 天帝為教主,人間不立教主,以李玉階先生為駐人間首任首席使者。天帝教之修煉法門,其正式名稱為「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簡稱「昊天心法」,此法直修昊天虛無大道,不同於道門傳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依序修煉之法,而與文始派一樣,是「直修煉神還虛」的頓法。 (一)源起與發展 靜坐是修道煉法之根本[70],天帝教之修持法門亦稱「中國正宗靜坐」,有其源起與發展。 早在天帝教於人間復興之前,李玉階先生即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於台北成立「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71]六十八年(1979)四月先於「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之宗教學術講座中主講「中國正宗靜坐」兩場,之後於七月份開辦「中國正宗靜坐班」第一期,至天帝教復興(1980)前已開辦四期。在早期的靜坐傳授中,既有傳統道家的丹鼎大法,也有一部分是法華上乘昊天心法。[72]在早期靜坐班中,最初亦曾依傳統法守竅一段時間,以助初入道者去妄想止念。直到七十二年(1983)第九期靜坐班起不再守竅,此即是從有為法轉入無為法,是自然無為的一種頓法。[73]次年(1984)才正式宣布帝教之修持法門為:「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法華上乘」是指最高的 上帝昊天心法;「直修」是直接修煉「煉神還虛」工夫;「昊天虛無大道」即宇宙大道或上帝真道;「自然無為心法」是指在修持時不假絲毫人為的力量與意念,全在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此法門簡稱「昊天心法」,又稱「法華上乘昊天心法」,或稱「法華上乘正宗靜坐」。 「中國正宗靜坐」可溯源至黃帝[74],不過「法華上乘昊天心法」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才正式降到人間。[75]時值李玉階先生華山修煉時代,歷時八年,除了修煉道家傳統丹鼎大法之外,業已進入昊天心法之修煉。至七十七年(1988)而有「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與急頓法門靜坐修煉體系總說明」,系統而綱要地表解帝教修持法門之大義。八十年(1991)先生親自闡述「法華上乘昊天心法」,依照「帝教法華上乘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與「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與急頓法門靜坐修煉體系總說明」逐段詳為講解,經門人紀錄整理成稿,而有「帝教昊天心法與急頓法門體系總說明十二講」,這是對帝教修持法門最詳盡的解說。[76] (二)靜坐修道之目的 帝教的核心就是兩件事:一、闡揚教義,傳佈宇宙大道;二、返本還原,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77]要言之,就是研讀教義與老實打坐這兩件事。此外,天帝教精神教育的主要目的,在追求宇宙人生的究竟。[78]天帝教教義《新境界》就在於闡明宇宙人生的究竟。闡明宇宙人生的究竟,終極而言,其目的是要安頓吾人生命之究竟問題,亦即了斷生死。修道的目的就是要了斷生死。[79]而 「法華上乘昊天心法」就是 上帝安排了斷生死的捷徑。[80]研讀教義是理入,老實打坐是行入,理行二入並進,勤持不懈,終能究竟解決生死問題。先生有言: 地球上自有人類以來,大家所關心而得不到究竟的問題,是生命的來源、生命的歸屬、生命的究竟為何?歸結起來就是生與死的問題。凡是生物都是必生必滅,這是宇宙造化的原理。有生有死,死而復生,是一個輪迴,一個究竟,所以生死是一件大事。而天帝教就是要告訴同奮,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的生命究竟。[81] 依天帝教教義,人的生命由和子(精神、性靈)與電子(物質、軀體)所構成。死亡就是和子與電子之分離,人死(身體死亡)之後即成和子,隨即進入靈的境界(靈界)。所謂「靈界」,即生物逝世後所進入之無形的境界也。[82]人死之後進入靈界之和子又分兩種,一為自由神,另一為自由和子。自由和子即生前沒有經過修煉之和子,此為一般所稱之「鬼」。因其生前不修,沾染太多因電子,其體沉重,又不合在靈界生存之條件(無功德、無智能,因其不修之故),而淪為飄蕩無常之悲慘命運。自由神則是生前有修之和子,因其有修而所沾染之陰電子較少,體質清輕活潑,得在靈界之中自由飛旋而無所苦,命運大不相同。修道的目的在了斷生死,也就是要在生前培養死後在靈界生存的條件,修行之基礎即在於「當其生前,即陽電勝於陰電。」[83]生前若不修,死後已無能為力,注定輪迴之命運。生前有修死後成自由神者,死後仍得以繼續修持精進,上達更高之境界。[84] 總而言之,天帝教之終極關懷在於藉由靜坐修道究竟解決生死問題。現實關懷,如化延核戰毀滅劫、保台護國、兩岸和平統一,諸此種種,究其實仍在祈求創造一個足可修道的安定環境,以利靜坐修行,得以究竟解決生死問題。尤其化延核戰毀滅劫更是重要而急迫之根本大事,因為在傳統戰爭中死去的人,其性靈(和子)未受傷害,只是肉體上的死亡,並非絕對的滅亡。但在核子戰爭中,性靈則隨同肉體一起毀滅,是絕對的死亡,是真正徹底的毀滅。若是如此,還談什麼靜坐修道、了斷死生。 有了可以修道的環境之後,重點就放在老老實實第靜坐修道。「昊天心法須透過行入方能體悟」[85],修道須理行並入,然只有行才能真正最後達到修道的目的,所以說:「靜坐是修道煉法之根本」,甚至可以說:「靜坐就是道」[86],天地教的靜坐法門就是「昊天心法」。 (三)昊天心法 關於靜坐,李玉階先生言: 靜坐不但是「養生之道」,而且是「回天之道」。所謂「回天之道」就是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了斷生死,不再輪迴,回到 上帝身邊的大道。[87] 靜坐是「養生回天之道」,在人道上可以健康長壽、長生不老,在天道上則是返本還原的回天之路,了斷生死。是故,唯有透過靜坐方能真正達到修道的目的。 天帝教之靜坐是「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這是依天道自然無為法則而修煉,不守竅,不調息運氣,不聚氣而氣自聚,不勞神而神還虛,進而達超神入化,形神俱妙之境界。「昊天心法」最關鍵的就是「直修」二字。修什麼?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個步驟,逕修煉神還虛,即是以昊天祖炁修煉精氣神。如何修?直修的總原則是「性命雙修」,具體實踐就是做好五門基本功課。[88]每天在做五門基本功課,就是在修煉性功、命功的功夫,「就是天天在直修」[89]直修的要訣是自然無為,亦即「修持時不假絲毫人為的力量與意念,全在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90]直修之所以可能的基礎為何?直修的必要條件在於「點道」(打開無形天門)與「默運祖炁」(接引 上帝靈陽真炁),這是天帝教修煉昊天心法的最大關鍵所在。[91]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接引 上帝的靈陽真氣下來,吾人才能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此一動作只有天帝教法華上乘才傳授,世界上任何一個道門,任何一個教都沒有。[92]這是昊天心法殊勝之處。 昊天心法之大義概如上述,其具體修持功夫進路,其要旨分述如下。 1.調身 此一步驟,包括上坐前、坐中與下坐之動作,與傳統靜坐法大體相同,但有某些細節上重要的差異。[93] 1.1上坐前準備動作 (1)處理大小便。 (2)在家中打坐須擇空氣流通之靜室。 (3)不戴眼鏡、手錶及金屬纇之手飾物品。 (4)點香一炷。 (5)在光殿、家中均需行禮如儀。 1.2上坐中之動作 (1)雙腿伸直,雙手放膝蓋,用力往後板腳掌。 (2)雙眼看兩腳大拇指,貫念首任首席使者之形容,默唸廿自真言三、五、七……遍。 (3)挺胸抬頭。 (4)收腿交叉坐下,調穩坐姿。 (5)誦唸口訣(昊天護身神咒、靜參訣、化身蓮花偈、金光局、上天梯)各三遍。 (6)作深呼吸。用鼻吸氣慢慢引入丹田,稍停一會再呼氣,並用意將氣送至兩足心湧泉穴而出,如是三至五次。 (7)叩手印放在下丹田處。 (8)舌尖微舔上顎,不用力。 (9)眼睛半開半閉,或隨個人習慣全開或全閉。 (10)默運祖炁。 1.3下坐之動作 (1)張開雙眼,解開手印。 (2)雙手放膝蓋上靜默兩三分鐘,使氣回流各歸其位。 (3)雙手摩擦十五遍以上,依序按摩眼角、太陽穴、玉枕骨、前胸、督脈、命門、腰部、肩膀、兩腿膝蓋。 (4)雙腳伸直用力板腳掌。 (5)唸廿字真言三遍。 (6)整裝下坐 (7)行禮。 2.煉心 「煉心」,依「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與急頓法門靜坐修煉體系總說明」〈其二〉中之所述,乃屬性功之修煉,其內容為:「立志希聖希賢,做好道德行為上之修養,以教則、教約規戒身心,將此一顆凡心、人心煉得不動,煉得一無所有。」[94]此看似一般修心養性之功夫,然天帝教之煉心並不僅止於此,還要滌除玄鑒,盡除心垢,使心鏡一塵不染,一心不亂,達到定靜忘我之境界。當此之時,心靜到極點,吾人身中陰濁之氣得以排出,氣機發動,自身真陽之氣就會提昇。排除一分陰濁之氣,即可培養一分一己真陽之氣,同時即可吸收一分 上帝的靈陽真炁,在體內調和運化,自然竅開關通。這才是煉心的終極目的,也就是直修的根本所在:全在修一己之真陽之氣,以接引 上帝的靈陽真氣。如此方可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而直接修煉煉神還虛。煉心完完全全是在配合修煉昊天心法最關鍵之默運祖炁,否則若非無法接引 上帝的靈陽真炁,就是接引下來的靈陽真炁無法發揮調和運化之作用,果真如此,則是功盡唐捐,白費工夫了。 煉心確是昊天心法之基本功夫,其下手處必須把握「心無所住,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之原則。天帝教徒平時做四門基本功課,都是煉心的功夫,在靜坐時則要經常保持將睡未睡、似覺不覺身心放鬆的狀態。 3.煉元神與修封靈 昊天心法是上帝針對三期末劫的時代所特別傳授之急頓法門,不是修煉肉體,是修煉封靈的法門。[95]修煉封靈成功,便是成就身外之身,即可了斷生死,永生共存,才算真正完成修道的終極目的。修封靈以煉元神為基礎,元神不同於後天之識神,它是從母體先天帶來的。煉元神所做功夫之步驟如下[96]: (1)靜坐時,默唸口訣後,叩手印前,用鼻吸氣送入丹田,吸氣要慢、勻、深。 (2)氣在丹田溫養一會。 (3)用鼻吐氣,並意念在丹田之氣,慢慢從丹田而下,分別貫穿雙膝從腳底湧泉穴而出。 (4)如是做法,連續三、五、七、九遍,少則三遍。 以上所述是煉元神的操作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必須得助於先天之炁(祖炁)加以溫養,還有原靈之相助,以促成元靈之修煉。因此也需要其他輔助條件之配合[97]: (1)發大願力,引來先天一炁,配合自然無為心法,勤參法華靜坐。 (2)信心不惑,奉行四門功課。 (3)正心誠意,持之有恆,不畏艱難,奮鬥不懈。 以上三點之目的都在於提昇奮鬥的熱準,與無形有更好的親和感應,以裨益上接先天之炁與原靈合體,而有助於元神之修煉。 昊天心法是修煉封靈的法門,煉元神是修封靈的基礎,主要在加強命功之鍛煉,促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二關之超越,以助直修煉神還虛之功。修煉元神有成,昊天就有一股正氣加持於吾人元神之中,此加持於吾人元神中之昊天正氣就是封靈原種(或稱無形金丹)。元神中有此封靈原種,是為修封靈之基礎,進一步方得以修煉封靈,否則就如空鍋煮水,白費工夫。修煉封靈之道,亦不外勤修法華上乘正宗靜坐,持續不斷犧牲奉獻,培功立德,最後終將成就身外之身,了斷生死,永生共存,徹底解決生命之究竟問題。 (四)救劫急頓法門 昊天心法是「頓法」中的「急頓法門」。「頓法」是指直修煉神還虛之功夫,「急頓」之「急」是時間上的急,直指人類當前危急之處境,也就是說,人類毀滅浩劫之危機迫在眉睫,是非常緊急的時刻。「急頓法門」者,即化解此毀滅浩劫危機之應急法門也,這是因應非常時代的特殊修行法門。急頓法門應世之時代因緣,李玉階先生言: 過去道家在肉體上用功夫,從陰神修至陽神,不知要下多少時間苦功,其中困難重重,所以說「修道者車載斗量,成道者鳳毛麟角」。現因氣運到了三期末劫開始,地球上人類的命運危在旦夕,時間、環境根本不許可人類在在肉體上用功夫,同時天上爲了搶救三期末劫,還需要培養更多的仙佛參與救劫的行列,爲了壯大靈界救劫力量, 天帝頒下昊天救劫急頓法門,修煉封靈,成就立地仙佛,希望來應付未來的局面發展,所以我今特別強調:急頓法們是只有三期末劫出現才有的救劫特殊法門。[98] 急頓法門乃因應三期末劫之救劫法門,故又稱為「救劫急頓法門」。這倒不是說傳統之修持法門無效,而是來不及了。因為人類命運危在旦夕,時間上危急,已不允許以傳統方式修煉。救劫急頓法門則不在肉體上用功夫,直接修煉封靈,希望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立地成就封靈。這一方面是 上帝在非常時代中所特別安排之了斷生死的捷徑,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應世救劫所需,封靈成就之後即能參與救劫行列,以補仙佛不敷分配之需,壯大救劫力量。是故,急頓法門之必要性有其重大的時代意義。 五、比較研究:一些反省 一般人修習靜坐,依南懷瑾先生之見,其動機不外三類:十分之七爲了健康長壽;十分之二為了好奇而求玄妙或者想得到神通;十分之一的人爲了求道,而真正了解道是什麼,修道的正法又是什麼,則幾乎是萬難得一。[99]依天帝教之法門,靜坐乃「養生回天之道」,在人道上可以去病延年、健康長壽,在天道上則是了斷生死的回天之路。了斷生死是修道的終極目的,靜坐係修道的方法之一,修習靜坐即是步入修道之途。修道之方則不外漸法與頓法。 漸法是依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關一關一關循序而修,頓法之修持則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二關,直修上關煉神還虛,不在肉體上用功夫,故依頓法而言,修道即修心。頓法直修還虛之功,以求虛心契道之境。虛心之功乃有賴於清心寡慾之日損,於此可言其為漸修,然契道則是豁然貫通之立頓。究其實,「頓」有二義,其一,直修上關以兼下二關謂之頓;其二,契道是指當下體悟道的渾淪一體亦謂之頓。就前一義言,在修煉中,亦需歷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竅開關通之過程,這根本上亦屬漸修,此頓只是指其直接修煉最上一關,然亦有漸進之歷程。依關尹子所言,道在言前意外渾淪一體,契道只能頓入不能漸修。然而頓契大道亦無法憑空而降,漸修即是爲頓契大道而做的準備功夫,勤行不懈,一旦豁然貫通,自然水到渠成頓契大道。所以必要的功夫還是要做的,尤其是煉心,因頓法直修煉神還虛,已不在肉體上用功夫之故。煉心功夫可溯源老子滌除玄鑒、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致虛守靜的虛心之教。文始派講去識無執、虛心若鏡,天帝教要人清心寡慾、一切放下、一切不想,二者皆可以老子為共同法源。 依蕭天石先生之評述,因其曲高和寡之法理,歷代修習文始派者寥若辰星,故此法門沉寂不興。另一因素是修文始派之虛無大道,全在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真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下手最難。[100]「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此為頓法修煉之要訣,天帝教亦然,不過文始派僅留下了要訣,高則高矣,然虛無飄渺,確實令人茫然,不知何從起手。天帝教之昊天心法急頓法門則明確地指出四點下手方法[101]: (1)不守竅。 (2)不調息運氣。 (3)舌尖輕舔上顎。 (4)不執著於某一處,心無所住,一切放下,心無所注,一切不想。 李玉階先生更是信心堅定地說:「天帝教的靜坐功夫很容易,簡單易行,只要照上述方法坐下去,什麼都不用管,最後一定會豁然貫通。各位靜坐現在不必管它通了什麼脈、什麼經,這都是著相,心理一想就著相,所以什麼都不要想,自然就會貫通。」[102] 文始派之修持法門為頓法,天帝教之昊天心法則是頓法中的急頓法門。二者皆是直修煉神還虛之功夫,但天帝教特別強調急頓之義,乃彰顯其對當前時代人類困境的一種觀照與關懷。尤其核子毀滅戰爭的威脅,此一危機是現前而急迫的,而為關尹子時代所無。此點確切地突顯天帝教急頓法門重大的時代意義,任何有識之士均應慎察明鑒。 天帝教急頓法門與文始派頓法之最大殊異處,在於天帝教特有的「點道」與「默運祖炁」。文始派之頓法雖也是直修煉神還虛,全在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但如何能接?必須達到煉氣化神自行衝破天門,方能接引天地真陽之炁,而要修至衝破天門可能是終其一生遙遙無期之事。而天帝教之修持則是先打開天門(點道),以接引 上帝之靈陽真炁(默運祖炁),配合勤修靜坐、時時煉心,排除身中陰濁之氣提昇一己之陽炁,同時吸收 上帝之靈陽真炁,即可與之自然運化。這是直修之所以可能之基礎,也是天帝教急頓法門的關鍵所在,而為文始派頓法所無。 文始派直承老子道論並有所闡發,對道體有較詳細之論述,如言道無不在但在言前意外、道體渾淪超越對待,並將修道之頓法奠基於道論之上。相較之下,天帝教之道論則顯得缺乏。 總結上面幾點反省所述,文始派頓法與天帝教急頓法門,二者之不同遠遠大於所同。其所同者似乎僅止於二者皆主張直修煉神還虛,以及強調煉心之教。二者不同之處主要有四點: (1)文始派下手功夫已散佚闕如,天帝教則有明確之下手功夫。 (2)天帝教之急頓法門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3)天帝教之「點道」與「默運祖炁」功夫為文始派所無。 (4)文始派有完整之道論,天帝教之宇宙真道尚待闡揚。 六、結語 靜坐修道之終極目的在了斷生死,修道之方不外漸法與頓法。專心修道之人依漸法而修,尚須積十數年甚或數十年之功,方得修道有成,更何況是還在紅塵中打滾的修道者,漫長的修練不免令人有遙遙無期之悵然無奈。頓法直修煉神還虛之虛無大道,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初中二關而直接修煉上關,看似直截簡易,其實玄遠高妙,虛無飄渺,不可思議,難以捉摸,讓人有在無邊無際之中茫然不知所措之感。 因是子蔣維喬先生曾言:「靜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之心,初習時往往反覺心中苦悶,必堅定不移,繼續行持,久乃大效。有效與否,全視信仰。」[103]誠哉斯言!漸法雖遙遙無期,但總是有迹可循,可依之序進,層層通竅過關,然亦須有持之必成之信仰,否則長期之勤行不懈,終因疑情半途而廢,甚或功虧一簀。頓法玄遠高妙捉摸不定,更有賴信仰。信修道可了生死,信一旦豁然貫通,直接還虛,一步登天,即斷生死。信而後能解,理解你之所信,頓法是超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二關而直接修煉上關煉神還虛之功夫。解而後能行,實踐你之所解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勤行不懈地依法做下去,直至自然豁然貫通。行而後能証,體証你所行解之信,功夫到了某一境界自會明了。最後証其所信而登真,回歸自然與道合真。 【附圖】:無極圖 (黃宗炎,《圖說辨惑》) 【參考文獻】 ◎文始派 關尹子,《文史真經》,收於《道藏》11冊。 陳顯微,《文史真經言外經旨》,自由出版社,2003。 葛洪,《文史真經‧序》,收於蕭天石主編之《文史真經》,自由出版社,2003。 ◎天帝教 《新境界》,帝教出版社,2000三版。 《靜坐要義》,帝教出版社,1992再版。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帝教出版社,1992新版。 《天帝教復興簡史》,帝教出版社,1997修訂版。 《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天帝教極院,1998。 《天人學本》,天帝教極院,1999。 《天帝教法華上乘正宗靜坐基礎教材》,帝教出版社,2001再版。 《師語》,帝教出版社,2005再版。 《涵靜老人言論集》(一)(二),帝教出版社,2005。 劉文星,《李玉階先生年譜長編》,帝教出版社,2001。 陸光中,〈修持的依歸-《宇宙應元妙法至寶》導讀〉,《天人研究學會會訊》19,2001,頁28-34。 呂光證,〈直修之門:煉心與神功〉,《天人研究學會會訊》20,2001,頁64-74。 呂光證,〈辨「煉元神」與「深呼吸」〉,《旋和》38-39,2006,頁116-125。 童光照,〈靜坐靜定之研究〉,《旋和》21,2002,頁27-43。 童光照,〈何謂「不在肉體上用功夫」〉,《旋和》38-39,2006,頁97-107。 黃緒我,〈再探煉元神〉,《旋和》38-39,2006,頁108-115。 ◎其他文獻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藏外道書》,巴蜀書社,1992。 劉向,《列仙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中華書局,1998。 趙全陽纂輯,《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上),自由出版社,1968。 司馬承禎,《坐忘論》,收於《道藏》22冊。 李涵虛,《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收於《涵虛秘旨》,徐兆仁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三刷。 葆真子陽道生,《僊學真詮》,收於《藏外道書》10册。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張興發,《道教內丹修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3第9次印刷。 黃公偉,《道教與修道秘義指要》,新文豐出版社,2004二刷。 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九版。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自由出版社,2000八版。 蔣維喬,《因是子靜坐法正編》,收於蕭天石主編,《靜坐法輯要》,自由出版社,1998六版。 施維主編,《周易八卦圖解》,巴蜀書社,2005。 常秉義,《易經圖典精華》(修訂版),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 劉見成,〈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宗教哲學》 [1] 宋趙全陽纂輯,《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上),自由出版社,1968,頁199。 [2]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557。 [3] 張興發,《道教內丹修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頁17。 [4]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帝教出版社,1992新版,頁15。 [5] 同上,頁16。 [6] 本文所引老子經文,以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一書中的文字為準。 [7] 能依天道而行某事之人為有道者,同樣地,能依天道而不行某事的人亦是有道者。重點不在行不行,合不合乎天道才是關鍵所在。 [8]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中華書局,1998,頁552。以下所引莊子皆用此書,只列篇名,不另作注。 [9] 《坐忘論‧收心》,《道藏》22冊,頁893。 [10] 詳細之論述,請參看劉見成:〈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一文,《宗教哲學》即將刊登。 [11] 《坐忘論》,《道藏》22冊,頁897。 [12] 同上,頁897-898。 [13] 李涵虛,《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收於《涵虛秘旨》,徐兆仁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三刷,頁236-238。 [14] 此圖請參見文後附圖。 [15] 黃宗炎,《圖說辨惑》,收於施維主編,《周易八卦圖解》,巴蜀書社,2005,頁510-511。 [16] 同上,頁511。 [17] 朱彝尊,《太極圖授受考》,見《曝書亭集》卷十八,又惠棟,《易漢學》卷八亦載。轉引至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587。 [18] 參見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539。 [19] 宋葆真子陽道生,《僊學真詮》,《藏外道書》10册,頁868,巴蜀書社,1992。 [20]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中華書局,1998,頁617。 [21] 劉向,《列仙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頁3-4。 [22] 宋趙全陽纂輯,《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上),自由出版社,1968,頁197。 [23] 葛洪,《文史真經‧序》,收於蕭天石主編之《文史真經》,自由出版社,2003,頁2。 [24] 參見黃公偉,《道教與修道秘義指要》,新文豐出版社,2004二刷,頁427。 [25] 陳顯微,《文史真經言外經旨》序,自由出版社,2003,頁2。 [26] 同註17。 [27] 《文史真經》〈一宇〉,《道藏》11册,頁513,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以下所引《道藏》《文史真經》經文,只註篇名及《道藏》册頁數。 [28] 〈三極〉,《道藏》11册,頁516。 [29] 〈一宇〉,《道藏》11册,頁513。 [30] 〈八籌〉,《道藏》11册,頁523。 [31] 〈二柱〉,《道藏》11册,頁515。 [32] 同上。 [33] 〈一宇〉,《道藏》11册,頁514。 [34] 同上,頁513。 [35] 同上。 [36] 同上。 [37] 〈五鑑〉,《道藏》11册,頁520。 [38] 〈三極〉,《道藏》11册,頁516。 [39] 〈一宇〉,《道藏》11册,頁515。 [40] 〈三極〉,《道藏》11册,頁516。 [41] 〈八籌〉,《道藏》11册,頁523。 [42] 〈一宇〉,《道藏》11册,頁515。 [43] 《道藏》11册,頁344。 [44] 〈二柱〉,《道藏》11册,頁515。 [45] 〈九藥〉,《道藏》11册,頁524。 [46] 同上。 [47] 同上。 [48] 〈一宇〉,《道藏》11册,頁514。 [49] 〈三極〉,《道藏》11册,頁516。 [50] 同上,頁517。 [51] 〈五鑑〉,《道藏》11册,頁519。 [52] 〈一宇〉,《道藏》11册,頁514。 [53] 〈四符〉,《道藏》11册,頁518。 [54] 關尹子云:「利害心愈明,則親不睦;賢愚心愈明,則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則事不成;好醜心愈明,則物不契。是以聖人渾之。」(〈三極〉,《道藏》11册,頁517。) [55] 〈九藥〉,《道藏》11册,頁525。 [56] 同上,頁524。 [57] 同上,頁525。 [58] 同上。 [59] 同上。 [60] 〈一宇〉,《道藏》11册,頁514。 [61] 同上。 [62] 同上。 [63] 〈九藥〉,《道藏》11册,頁524。 [64] 〈一宇〉,《道藏》11册,頁514。 [65] 宋葆真子陽道生,《僊學真詮》,《藏外道書》10册,頁840。 [66] 〈四符〉,《道藏》11册,頁519。 [67] 宋葆真子陽道生,《僊學真詮》〈序〉,《藏外道書》10册,頁840。 [68] 同上。 [69] 同上,頁868。 [70]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82。 [71] 《天帝教復興簡史》,頁43。 [72] 參見《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2。《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29。 [73]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16。 [74] 《靜坐要義》,頁11。 [75] 參見《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59。 [76] 先生十分自豪地說:「自有人類以來講靜坐、講打坐、講丹道,沒有一個人再比我講的清楚,我可以講這種豪語。」(《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268。) [77] 《天人學本》,頁181。 [78] 《師語》,頁227。 [79] 《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224。或參見《師語》,頁139。 [80]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71。 [81] 《涵靜老人言論集》(一),帝教出版社,2005,頁231。 [82] 《新境界》,頁69。 [83] 同上,頁72。 [84] 和子之存在有其不同等級,從普通和子、自由神、天君、聖、天尊、仙(菩薩)、佛而至 上帝,共有八級。除 上帝至尊之境界外,其餘各級皆可由人類努力奮鬥而修成。參見《新境界》,頁73-78。 [85] 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台南市初院十週年慶,代理首席使者李維生之致辭。見《天帝教復興簡史》〈附錄二〉,頁51。 [86] 《靜坐要義》,頁42。 [87] 《涵靜老人言論集》(二),帝教出版社,2005,頁195。 [88] 天帝教信徒之五門基本功課為:(一)力行人生守則(廿字真言),(二)反省懺悔,(三)誦唸皇誥、寶誥,(四)填具奮鬥卡,(五)打坐。 [89] 《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101。 [90]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19。 [91] 同上,頁49。 [92] 《帝教法華上乘昊天心法》,頁19。 [93] 參見《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34-37。 [94] 同上,頁23。 [95] 《天人學本》,頁272。 所謂「三期末劫」,是道家(教)有關於宇宙生成變化的歷史觀。「三期」者,乃指宇宙循環運行會運之劫。宇宙由始至終為一元。一元有十二會,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會。一會又分三十運。一運又分十二世。一世三十年。如此宇宙歷經十二會,共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宇宙之終始。自鴻蒙開闢,天地分成,至午會陽極而陰生,天地萬物又漸漸關闔而毀滅成混沌。到下元子會又生陽,再創下元之世。然每會之間因氣運之變化,而有數期之劫運。此三期劫運者,即青陽、紅陽、白陽也。劫者災也,指天地萬物所受之災難。所謂「三期末劫」,是指人類目前所處的時代是屬於三期中最後一個劫運,即白陽劫。三期末劫又分行、清、平、春、康、同六個階段,每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定。 [96]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68。 [97] 同上,頁69-71。 [98] 同上,頁78。 [99] 參見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九版,頁47。 [100] 參見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自由出版社,2000八版,頁102-103。 [101] 《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頁16-18。 [102] 《靜坐要義》,頁39。 [103] 蔣維喬,《因是子靜坐法正編》,收於蕭天石主編,《靜坐法輯要》,自由出版社,1998六版,頁79。